高校后勤管理中员工激励方式的研究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367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实施科学、合理的员工激励措施也就十分必要了。但目前高校后勤企业管理者激励理念滞后,激励工作缺乏必要的支撑等问题还很严重。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合员工的激励措施,有效激发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高校后勤是指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提供物质条件与服务,是我国高校管理系统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后勤员工是为师生员工提供坚实后勤保障的群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后勤企业科学、健康、持续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高校后勤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后勤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有过不少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构建起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薪酬体系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首要表现。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员工最为关心的就是薪酬分配问题。企业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现行的分配制度,执行缺乏活力,而且也没有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对员工没有激励措施,这样就造成造成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激励策略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有些后勤企业管理者对员工激励在理解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单纯的认为"给钱"是最有效的唯一的方式,因而在提高员工待遇上会经常举棋不定。还有一些高校后勤中的管理者决策主观随意,不实际出发进行科学激励,造成员工积极性受挫,致使大量人才流失。
  3.激励工作缺乏基础管理的支撑。激励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体现。如岗位分析可以理顺部门职能、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大多高校后勤企业没有进行岗位分析,造成岗位职责不清,随意设岗现象严重,相互间矛盾突出,降低了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大大挫伤员工积极性。
  4.激励措施缺乏可持续理念的支撑。企业发展靠的是人才。但不少高校后勤企业管理者只重视用人而不培养人才,不愿在培养人才上进行投资,只是去同行业企业挖人,却从不派员工出去学习、培训。使得高校后勤企业员工没能得到企业给予的成长机会,对企业难以保持忠诚,总之,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方面不容乐观。
  二、高校后勤员工激励的策略
  高校后勤企业存在的员工激励问题是整个后勤工作开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不给以及时有效解决,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很大负面影响。针对此情况,高校后勤企业管理者应该在观念上加强重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企业健康发展。下面就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以利于高校后勤企业员工获得激励政策,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1.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后勤企业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激励机制,并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建立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包括在劳动报酬、福利待遇、职工培训、提拔晋升等多方面进行激励措施。建立各种薪酬制度,满足员工生活上的需要,激发工作积极性。如基于市场价值的薪酬模式可以缓解人才紧缺,基于职价值的薪酬模式可以引入风险工资。但反过来薪酬制度不完善,发放不合理,就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也得不到保证。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激励体制,给予员工物质和精神的激励,使他们都能得到公平的评价和认可的机会,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快速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2.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制度。首先结合工作分析与企业自身特点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能与责任,充分发挥组织效率。不少高校后勤企业管理失效,就在于没有建立相应合理的管理制度。其次,关心员工的发展和成长,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企业多途径帮助员工规划出并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企业多方位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发展,如各类目标的制定和修改,各种管理的透明化公开化,让员工真正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第三,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增强企业活力。管理层不仅要关心工作,还必须重视人际关系。利用各种社团组织,使个人与组织的目标相统一。第四,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所有员工都想及时了解上级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所以建立一种沟通与反馈机制就很有必要。
  3.建立可行的员工培训体系。员工培训是企业激励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节,员工掌握着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更好适应其工作岗位,激发工作积极性,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首先,管理者要积极参与员工培训。高校后勤企业的培训离不开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参与和支持,管理者应经常与培训部门和员工进行交流沟通,将企业的需求贯彻到培训的具体实施当中,提高培训效果,提高员工对其岗位的适应能力。其次,明确科学的培训计划。一个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能改善员工的态度,提高企业的绩效。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目标,设计不同的内容,拟订出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第三,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从组织、工作、个人三个层面对培训的开展进行调查分析,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及时评估和反馈培训效果,使员工的人力资源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第四,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培训方式选择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目前培训方式包括课堂讲授、网络教育、案例讨论、参观考察等,企业的培训在标准上要体现出个性。第五,做好培训评估,确保培训质量。培训评估起着信息反馈作用,能够发现问题,检验培训是否符合实际需要,使员工培训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斌,杨清涛.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员工激励机制[J].安徽农学通报,2006.
  
  (作者简介:胡怀雯(1986.2-),女,汉族,湖南津市人,中共党员,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方式探讨。)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多年来,农村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家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的变革城市发展的拉动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很多农民开始外出务工,寻觅其他出路。而伴随而生的农村相关问题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农民工问题的不断加深,这使得改革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与挑战。虽然社会各界一直在关注着农民工问题,无论国家政策还是当地企业一时都很难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在当今这样一个市场机制不断推进的时代,
Point  除了被虐患者,是个正常女子都会感到被人追求时的暖意吧?暖得了一时不是问题,暖得了一世才叫功力。
期刊
文章主要是以拉萨市两所重点小学优秀语文教师为个案,通过他们的课堂表现,探讨西藏基础教育中智慧型教师的培养与塑造,希望能对西藏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矿工作为农民工的特殊群体,是弱势人群,政府日益加大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他们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思考矿工问题,指出社会工作介入矿工问题的现实意义,探索一条有效解决矿工问题的新途径,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1.煤矿矿工。煤矿矿工是农民工的特殊人群,主要指那些在煤矿从事挖煤工作的人员。当前,我国许多挖煤工人都来自农村,大家习惯上
摘 要:医学双语教学是高等中医学院校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医学本科生中开展双语教学,是尽快融入世界医学的快捷方法。结合高等中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概论专业教学特点和双语教学的实践,以生理实验教学为平台,提出了关于基础医学概论实验的双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提高基础医学概论的双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语教学医学;基础医学概论实验;高等中医学院校  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学的
面对学生群体中的感染性高热,附近缺乏正规医疗条件的家属易因焦急而失去理智,入两种误区:一是求助于非法诊疗机构过度医疗,折腾患者;二是在家中束手无策,延误时机。笔者通过观察调研1例高热患者治疗过程,提出家庭即时控制治疗感染性高热的“三部曲”,即物理控温—化学降温—中药治本。现予分述。  一、病例情况  患者李某,女,12周岁,身高162厘米,体重46千克,广州某校初二学生,免疫记录完整,无病史。其班
期刊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互相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技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是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文章分析了阅读材料选择的原则,旨在鼓励教师开发适合学生情况的阅读材料,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引言  阅读是学习语言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