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生物教学的大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绿化是校园美化的基石,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对生物课来说,绿化了的校园就是活生生的最好的教材,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场所、课余观赏的景点及标本的采集地,而且更能为学生在课外活动时观察、研究和试验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材料。与校外场地相比,校园近,方便学生参与活动,方便教师的指导,特别是植物种植的有关实验,有的不是一两天可以完成的,而是要经过较长时间多次观察、记录才能完成的。从时间的安排到材料、场地的利用,利用校园开展生物教学活动更有优势。为此我尝试将校园生物列入生物教学内容,把校园当作一个生物大课堂,对其进行了一些探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我的做法介绍如下。
  
  一、以教材为本,讲授校园生物知识
  
  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有许多知识与校园生物有关。为此,备课时我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绿化校园因素,找准教材与校园生物的渗透点。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也知道一些生物的理论,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绿化的参与意识。如学习《植物的无性生殖》时,讲述植物压条、扦插、嫁接等原理,并把课堂设在校园,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学习《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时,通过观察校园中的扶桑花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使课本上的知识直观化。介绍课本中植物的多样性时,可让学生辨认或考察学校中的很多树种并适时适量渗透我国古人以树喻人,以树喻情的故事,使学生知道植树造林,绿化江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以校园为教室、教材和教具,组织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学科的许多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而发现的。有些实验是不完全能在学校的实验室中完成的,如植物的种植、扦插、果树的嫁接等都需要在室外进行,而校园则是最为理想的基地选择。例如,在《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中,我们的课堂就设在校园,学生设计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而且利用课余的时间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得出结论:含氮的无机盐使植物长得粗壮,颜色鲜绿。通过这次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生长不仅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还需要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并对它们的作用加深了解,从而进一步了解合理施肥的原理、目的。通过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也培养了他们处理问题的技能、技巧。在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我也把课堂搬到校园,利用校园里的盆花作教材和教具,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理解抽象的生物理论。在学习《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时,我组织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各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点,通过观察,使学生理解自然界的生物以不同的方式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在学习《生态系统》时,让学生观察、研究校园里的一片草地、一个花圃,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了解有关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物和生物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
  
  三、创造生物教学大课堂,加强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生物技能的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生物教材中的实践对学生有很强的诱惑力,教学中我们除千方百计地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实践内容外,还利用课余时间以班为单位,进行校园绿化的实践,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如花木栽培。我们特别注意“见缝插绿”,充分利用学校内和校门周围的空地,把空地整理变成植物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进行移栽、浇水、施肥,进行定期观察并记载,这样可以历经一次植物栽培的过程,同时也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不仅使学生提高了科学素质,还培养了爱劳动、爱自然、爱校园一草一木的美好情操。
  在学习《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这一节时,我告诉学生,学校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美丽的校园需要有良好的绿化,这样,当我们漫步校园时,就会深切地感受到绿色的生机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然后组织学生根据校内自然地理条件、建筑物的分布、用途等进行树种搭配并配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校园绿化设计,学生根据要求纷纷参与活动,有的翻书查报,有的上网查找,提出了很多方案。有的学生从思想教育出发提出校园绿化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这样才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例如,种植一些我国的珍稀植物,如水杉、银杏、金钱树、香椿、喜树等;有的从观赏游憩着眼提出校园绿化要注意大门和教室周围的绿化,学校大门是要重点绿化和美化的地方,绿化和美化得好,就可以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教室周围的布置一定要保证教室内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给人以明快舒适的感觉。道路两旁应种植行道树和不同花期的花卉,使校园处处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例如香樟、国槐、梧桐、垂柳、龙柏、桂花、海桐、紫荆、木槿、麻叶绣球等;有的从净化环境着想提出选用抗污力强的树种,如夹竹桃、龙柏、无花果等,有的学生提出公共厕所周围应种些黄槐,可以吸收一些异味;还有的从经济价值着手,选用桃、橘子、荔枝、龙眼等树种。通过规划、设计,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为校园绿色工程建设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四、设牌挂签,普及绿化知识
  根据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的要求,我们对校园的主要植物设牌挂签,以便学生观察植物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和类群,促使他们更好地参与校园绿化建设。例如,桃树:蔷薇科,桃花寓意大展宏图。三角梅:紫茉莉科,三角梅代表热情、坚忍不拔、顽强奋斗的精神。紫荆花:别名洋紫荆,红花羊蹄甲,豆科,人们用紫荆花来比拟亲情,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洒金榕:别名变叶木,大戟科,洒金榕是自然界中颜色和形状变化最多的观叶树种。这样,对校园植物挂牌设签,展示它们的名称、科属及特征,对学生认识植物,理解教材内容,激发他们参与校园绿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以校园为生物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为人处世、心理情感培养等方面得到发展
  在学习《植物的无性生殖》时,利用校园里的植物资源,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嫁接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竞争与交流,同时还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感性认识,提高理解和思维能力。
  在校园绿化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注意把知识引入到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激励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美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而提高审美能力。在实作中,教育学生爱护劳动工具,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作中体验生活,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艰苦奋斗、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其中的学问。
  在校园绿化美化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地理特点和实际,做到乔木、花灌木、草本植物结合,高低檔互相搭配,现在我们的校园基本上达到四季繁花似锦,常年草木葱绿,花的馥郁芳香随风阵阵飘来,金秋时节硕果累累,使人心旷神怡。在这样的校园里,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专心,道德情操得到了陶冶,文明习惯得到了培养。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对改性磺化碱木素陶瓷添加剂(LST-MA)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经改性后的木质素分子已成功地引入了羧酸基团。将LST-MA的分散性及增强性与市场上的HY和JT添加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
利用PLC控制技术、步进驱动技术对机械操控系统电气化改装,通过控制逻辑分析,设计PLC控制程序。运用人机界面显示压路机控制状态和参数设定,方便操作人员对压路机状态的监视。通
安良堡是福建土堡的典型代表,属闽中地区防御性乡土建筑类型,其防御理念和防御策略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研究认为安良堡作为防御性土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社会时期闽中
随着2009年高考的结束,伴随着考试分数的揭晓,随着一份份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伴随着学生、家长欢愉的心情,各位教师终于能够放下悬着的心,如释重负,尽情享受辛勤耕耘后那种成功的喜悦,同事之间的话题大都是哪位学生考了多少分,哪位学生被哪个高校录取,那种心情简直太美妙了。  高考,对于每一位高三学生来说都是必须经历的一道坎,它是学业上的一道坎,更是心理上的一道坎。作为伴随着他们走过这段难忘历程的老师,既应
常常听到教师们的痛心疾呼:“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所言的便是刁蛮的学生,实在令每个教师头痛不已。他们从小学进入初中,经历的“风风雨雨”甚多,从调皮,逐渐到顽皮,再进入刁蛮的过程。他们的行为往往有危害的性质和攻击性行为,他们无视什么校纪校规,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大无畏”精神,一般来说,教师奈何不了他。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果对这类学生引导不好,不仅会影响他的学习,还会阻碍到整个班级的发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