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科学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apple1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元化学习与弹性学习的教育资源支持下,为了有效弥补校内科学教育资源的不足,笔者特意设计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校科技课堂的内容。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和传授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身边的问题,争做小小科学家。
  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广东省致力于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的工作项目,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创新发展科普之翼”重要使命与责任。各部门多次联合创办“科普嘉年华”活动,为市民走近科学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坐落在东莞市中心区行政文化广场的科学技术博物馆是国家、省、市教育基地,是公众科学启蒙的三级科普基地。面对如此丰富而又方便的可用资源,我们有必要将它运用起来。
  我校持续探索和实践,逐渐将科学教育融入学校文化中,形成本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在这个活动背景下,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小小科学家”探索体验科学的实践活动。
  二、实施活动的有利条件
  1.科技馆的场地、设施优势。东莞科技馆坐落在东莞市中心区行政文化广场,是国家、省、市教育基地,是文化导入和培育的载体、产业科技教育的阵地和公众科学启蒙的三级科普基地。
  2.科技馆承接学校科技课堂的优势。科技馆注重与学校正规教育的优势互补和有效衔接,通过科技馆的专业辅导员队伍、创新的科技教学手段、丰富的科技教学资源,利用“科学兴趣小组”这个活动载体有效地承接中小学的科技课堂。
  3.学校开展科学兴趣小组。科学老师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与研修班成员共同设计实践性活动,在校内开展科学兴趣小组。课堂教学知识点清晰,课程设计实操性强,学习内容富有趣味性,学生们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学习,感受特别深刻。
  三、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体验等亲历活动,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逐步了解科学的主要特点与重大意义,感受到科学进步对人类发展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形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和热爱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活动的计划与过程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和方案
  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开展调查和研究
  活动一:小组合作调查、查阅资料,了解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影响,开展调查汇报。
  活动二:参观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
  活动三:画出你心中的科技未来。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和交流
  科幻画、心得体会
  第四阶段:评价活动和奖励
  评价颁奖
  第五阶段:提升拓展和延伸
  制作科学小发明
  五、活动内容与形式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和方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思考。欣赏图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提出疑问,激起学生的研究欲望,然后帮助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最后制定探索与体验的实践计划。
  2.选择内容,设计方案。笔者引入一个问题:在这科学中,你对哪一方向更感兴趣?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发言决定活动方式和内容,形成活动方案。方案的详实,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最后强调每个小组之间、每个成员之间既要有分工,更要有合作,要体现团队精神。
  第二阶段:开展调查和研究
  笔者尽可能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如调查、访问、统计、社会宣传等,这样避免了活动的枯燥单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充分锻炼与发展了多种能力。
  1.科学技术与人类进步。根据学生的问题确定以下指导内容:可以通过校园、家庭、社会调查,或者图书查阅、网络搜索,采访有关工作人员等方式来了解科技的原理,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发展带来的进步。
  2.参观东莞科学技术博物馆。为了让实践活动更加科学,笔者组织学生到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参观体验。经过一番体验,学生对科学文明有了更深刻的想法。
  3.画出心中的科技未来。小学生天生想象力丰富,通过大胆的想象,猜测日益进步的科学给人类带来的重要变化,在画纸上绘制出自己心中的科技未来。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和交流
  安排“我爱我的科学家园”主题班会完成汇报、交流和展示。整个探索实践活动以“团队作业”贯穿始终,一方面通过合作学习,分享学生团队智慧,体现实践活动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汇报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欣赏;再一方面通过精心准备到精彩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信心与心理满足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个人实践能力。
  第四阶段:评价活动和奖励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整个课题中学生的研究状况,并将“优秀组织奖”“积极参与奖”“最佳记录奖”“最佳设计制作奖”等奖项的授奖权交给每个小组成员,在他们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
  第五阶段:提升拓展和延伸
  探索科学只是一个热身,在活动中我们又生成了新的实践主题:制作科学小发明,将自己学习到的新知识进一步深化运用。
  六、活动结果
  本次探索实践活动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带领学生通过观察、调查、体验等方法对科学发展展开调查研究。通过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深入实践,学生懂得了更多科学知识,对科学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总结以简报形式上报并存档,通过校园网站进行宣传報道。针对课程主题,笔者还设计了问卷调查表,面向学生、教师及家长进行调研,让参与者对活动的内容、形式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对课程效果进行科学评估。通过调查问卷的填写,及时了解参与者的心声,知道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需要改进、完善。
  七、收获与体会
  林妙说:“科学实践让我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得到了提升。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实践活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晓涛说:“我们小组经过一番揣摩,终于知道了某个电动仪器的原理。如果一个人想要掌握知识,就必须寻根问底,这样才能知道。”子淇说:“参观科技馆让我学到了课本上从未学到过的知识,亲眼看到了前所未见的科技作品。”
  在这次科学实践活动中,师生一同见证到了科技的奥秘和趣味,学生逐步领会到了科学的本质,并且对科学的兴趣愈加浓厚。感受着他们自信心和进取心,笔者想,这才是充满生机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古诗进行研究和分析,得知其中存在较多的特点,尤其是其中美的教育,具体表现在意境美、音乐美和形象美三方面。古诗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有必要从基本学情出发,将上述三个方面的美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接受古代文学的熏陶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艺术的魅力所在。因此,本文重点对如何在古诗教学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意境美和形象美这一问题,加以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  【
【摘要】合理使用地图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地图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激发兴趣、索象于图、引入板块和联系实际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由此来展现地图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学好地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教学;应对策略  一、地图的重要作用  地图的作用重大,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地理知识。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地理,对地理的理解还停留在名山
【摘要】德育是重要的教育,是贯穿学生所有求学阶段的教育。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没有德育的保驾护航,是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应从“心”出发,以关怀的心态来展开德育。笔者以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作为背景,基于“心”视角下从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实践德育管理。  【关键词】心灵视角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本文浅谈在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做法:  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英语阅读、交流的环境,给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学习英语的状态,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合作、主动回答。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让学生的听、说
【摘要】本文探究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如何用细节提升初中语文课堂质量的问题,列举了一味害怕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忽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从忽视组织教学、只重视学习过程忽视教学效果、不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能力等几个教者容易进入误区的小细节出发,以论证如何从细节入手,打造高质量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细节  新课程改革中,大家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视是无庸置疑的,愉快而高效的课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有长远目标的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学习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提问计划,掌握有效的教学提问技巧,并提出巧妙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拓展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如何设计出新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问题呢?本文以原题型为问点,分析提问意图与所预定的效果,改变问法,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巧妙提问,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摘要】现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体育教育得到越来越多重视。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深受少年儿童喜欢。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識、团结意识、荣誉意识。然而,在足球运动课堂教育中却存在着众多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保护小学生身心安全的基础上发挥足球作用,增强足球课堂趣味性。  【关键词】小学足球;现状;趣味性策略  一、足球课堂的意义  足球运动是现阶段比较流行的运动形式
统编版教材已推行六年了,我们对前段语文课改实验的状况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调查与总结反思。我认为前段是“激情投入”,已初见成效,但仍然出现不少问题,产生一些误区,有待于我们进行科学思考,认真整改,不断走向理性推进。下面特从两个方面来作一些探讨。  一、现状:激情投入  新教材的实施六年来,各地领导和教师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的研究,在实验中积极主动,尤其对教学观念、教学过程
【摘要】教师应当设定场景,用积极心理学的光照亮学生们的内心,让学生们克服消极的心理,体验到所在环境的安全,所在集体的愉快,积极做事情。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解决生活难题,起到教师的主导位置。教育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导,唤起学生的积极情绪。良好的学习环境,投入的学习状态,适量的体育锻炼,鼓励的眼神,语言的肯定,适度的压力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和老师合作共赢,获取力量。  【关键词】积极心理;正面管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學教学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以及价值观念。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课堂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