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英语学习与语音、语法和词汇密切相关,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关键。然而,学生的词汇学习主要是基于机械记忆,缺乏对语境的关注。虽然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还是有很多错误的教学方法。开展英语词汇教学,他们仍然局限于对单词的发音、形式和意义进行解释和分析,老师常常只是简单地表达单词的意思。显然,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词汇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近年来,外语学者开始从概念隐喻的角度研究词汇。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了人类认知因素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隐喻思维的形成可以帮助学生预测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概念隐喻使枯燥的词汇学习变得有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短语和俚语在英语中的表达。总之,本文试图将概念隐喻理论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初中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理解英语词汇。
  【关键词】初中英语;概念隐喻;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康思婷(1997-),女,汉族,福建龙海人,闽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在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的今天,英语的重要性在国际交流中日益凸显,英语也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必备技能。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正如Wilkins, D.A所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效果关系到外语学习目标的实现。因此,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初中科目较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课标规定的词汇量,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对老师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改进机械化的词汇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育工作者开始致力于探索出新的词汇教学方法去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阅读相关文献后,笔者发现概念隐喻理论能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新的方向,概念隐喻视域下的词汇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词汇教学水平是有效的。
  二、理论基础
  1.概念隐喻的定义。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在1980年被Lakoff和Johnson首次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概念化方式。隐喻一词已成为概念中的跨域映射系统”。他们还指出,隐喻是一种典型的跨域映射,即从源域到目标域并保持在目标域中的推理结构的跨域映射。两个概念域元素不同但性质相似,被称为 “始源域”和 “目标域”。
  2.概念隐喻的分类。莱可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将词汇的隐喻分为三种: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
  (1)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是指两种概念相互阐释,将难以理解的词汇用另一较为简单且相关联的概念去解释。结构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属于不同的概念但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郭旭明曾提到结构隐喻这种思维模式是人类最原始的、通用的。通过喻体来理解本体即构成隐喻。以下例句就是基于“Life is journey”这一隐喻概念而形成的:That life should contrive.
  It is not length of life, but depth of life. Time will prolong time, and life will serve life.
  (2)方位隐喻。方位隐喻是指把一些空间关系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因为人们最初认识世界就是从感知自己的空间方位开始的,这些空间方位来自人类身体的感知和社会经验,帮助理解抽象事物。夏竟成提出“方位隐喻是人们用自己对空间方位的经验和感知去理解新概念。方位隐喻是在原有的认知下,通过效仿表示方位的词而进行重组的”。例如:
  Happy is up (高兴为上。)
  I’m feeling up/down. (我情绪高昂/低落。)
  My spirits sank. (我情绪很低落。)
  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他这几天是真的很难受。)
  以 “up” 和 “down” 为例,句中的 “happy” 被概念化为方位 “up” ,也就有了“I’m feeling up today”的表达。由此可见,挺直的姿势则表达积极的情感,而低垂的姿势通常与悲伤有关。
  (3)本体隐喻。本体隐喻是指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有形的实体。Lakoff和Johnson提到人类对物理世界里的实体及物质的经验是一种非常基本的经验,我们可以将那些较抽象的经验,如感觉、行为、观念等视为离散的、有形的实体,以便对之进行推理,所有具体存在的事物,如动物、植物、人或非生物,均可作为本体隐喻的始源域。例如:
  1) Inflation will reduce our standard of life.2)Inflation has hoisted the rate of unemployment. 3)Inflation is causing losses at the cash registers and the gas pump.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用 “reduce” 和 “hoist” 这两个词修饰,分别表示生活水平和失业率。于是“通货膨胀”就被量化为可理解的概念。本体隐喻经常应用于我们的日常表达,教师可以多举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围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先提出整体的研究框架,即相关问题、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以及详细的分析过程,得出最终的研究数据来解决问题。
  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平潭岚华中学两个平行班的学生。笔者设定初一(7)班为控制班,学生人数为38人;初一(10)班为实验班,学生人数为38人。授課时长相同,两个班每周各5节英语课。整个实验过程对学生保密。   2.研究问题。
  (1)概念隐喻理论下的词汇教学是否能有效促进初中生的英语词汇学习?
  (2)概念隐喻理论下的词汇教学是否能提高初中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
  3.研究过程。控制班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即对单词进行释义以后要求学生背诵掌握。而在实验班的词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解释单词的含义,而且通过概念隐喻理论引导学生探索单词的多重含义。
  (1)实验班。实验班的教学实验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很多学生一开始对概念隐喻理论并不熟悉,因此,笔者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了隐喻,定义、分类和一些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对概念隐喻有比较全面和初步的认识。然后,笔者尝试在教学运用概念隐喻进行词汇教学,创设具体的语境解释一词多义的现象,减少学生对一词多义的排斥感。最后,对隐喻与明喻的区别进行辨析并把隐喻思维广泛地应用到日常词汇教学中。
  比如,在教授 “bear” 这个单词时,笔者先提问学生单词的含义,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单词的原型意义“熊”,接着再提问 “bear” 除了名词词性外是否还有其他词性。一部分学生能够说出“bear”的动词词性,这时候就可以给出例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1)Some of the new planted apple orchards have also begun to bear. 2)I can’t bear people who make judgement and label me. 3)Who will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 “bear”还有“结果”“忍受”“承担”的动词含义。总结起来就是“bear”的动词含义主要可以概括为“负重”,可以理解为“承担压力”或者“支撑重量”,还可以引申为“怀有,孕有”的意思,在特殊语境下还有“佩戴某物或者怀有某种情感”的意思。这些含义其实都与“负重”相关联。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学生,英语多义词并不是毫无逻辑,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这样学生就能记住单词的多个含义,还能在脑海里形成关系图,在课后操练中选择正确的词义进行应用。
  (2)控制班。控制班的教学沿用传统教学方法。首先,教师领读单词,教学生单词的音标和发音,然后逐个讲解单词的含义,根据这些单词不同的含义给出相应例句,在学生理解词义后让学生造句或翻译。以词汇“raise”为例,教师通过例句逐个解释“raise”的不同含义:
  How can we raise standards in schools?
  She has been wrestling to raise the money all year.
  You know, it’s not easy to raise kids.
  She was apt to raise her voice and wave her hands about.
  在学生理解了例句以后,让学生尝试造句,要求学生课后记忆单词的多重含义。下节课,笔者采用提问或听写的方式检验单词的掌握情况。
  四、结果与讨论
  1.英语词汇前测成绩数据分析与讨论。实验前笔者用前测试卷对两个班级的词汇掌握情况进行测试,数据结果见表4-1和表4-2。
  由表4-1可知,可以知道实验前控制班词汇前测成绩平均分数是38.3947,而实验前实验班词汇前测成绩平均分数是38.2895,两个班级的平均分数相差0.1052分,几乎没有差别。根据表4-2,方差分析的Levene检验值Sig=0.460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发展,在新的教育课程改革中对科目有许多新要求,对教学方式也有许多新要求。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说”占有很高的“地位”,口语教学在课堂中被逐渐重视起来。为了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许多初中教材也为此作出了许多符合学习要求及培养方向的改变。英语教学不能是“哑巴教学”,所以要注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口语教学,口语教学并不只是“说”还要注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
【摘要】在我国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放在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性地位上,指出核心素养教育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武器。随着国家对核心素养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各所学校开始大力开展核心素养教育,学科核心素养成了教师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也是高考中的必考课程,更应当加强核心素养教育,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提
小时候,大人们常常会用“俗话说得好……”很多我们常听到的俗语在当初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意思,这些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是否也一直深信不疑?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语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老头,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这是那个“三从四德”社会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俗语转音成鸡、狗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真相:“皮匠”实际上是“裨将”
【摘要】初中阶段的英语学科相较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涉及大量的语法知识、对话知识,虽然学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勉强应付考试,但是在生活中用到英语的时候就无从入手。笔者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本文从实物、图画、多媒体、角色扮演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
【摘要】社会在进步、在发展,对人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要求人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因而,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培养人才的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需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业务素质,还需要明确教学重点与方向,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目的。基于此,在研究核心素养下,提高教师PCK的措施尤为重要,乃是培
杭州萧山的湘湖边上,有座石岩山,是当地海拔最高的山。南宋绍兴年间,有人在石岩山顶建了一座宏大的寺庙,取名“先照寺”。原来,每天这个寺庙是享受第一缕阳光的地方,是最先承受天地刚阳之气甘露滋润的所在。人们如果选择在这里修身养性,念经奉佛,无疑会功力大增,事半功倍。  先照寺气势恢弘,大殿里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整个寺院金碧辉煌,给人肃穆之感。它一建成,就引来了周围方圆百十里的信众纷纷上山进寺,烧香、许愿
【摘要】目前翻译研究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逐渐将翻译视角由语言层面不断地转移到了文化层面,译者身份变化在翻译活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角色变化,使译者身份与译者行为之间存在了必然联系。本文主要分析了译者身份和译者行为的相关内涵及表现形式,研究译者身份与译者行为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译者身份;译者行为;关联研究  【作者简介】宋卫阳(1973.05-),女,土家族,湖南桃源人,长沙理工大学,讲
小芳陪闺蜜相亲,事后疑惑地问闺蜜:“人家都是问家庭情况、收入什么的,为什么你啥也不问,就问家里WiFi装哪、信号怎么样?”  闺蜜说:“嘿嘿,你不懂!家里什么地方信号都满格,不就充分说明他家太小了嘛!买这么小的房,不就说明经济条件一般吗?”
江梅大学只上了两年就辍学了,随后她去了南方,找了好多天,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后她一咬牙,进了一家电子厂当了工人。  这天,江梅下班后到食堂吃饭,找了个位置刚坐下,发现椅子上有本书,她翻开一看,是本初中物理,扉页上写着杨栋两个字。江梅有点好奇,此处虽然是电子厂,可干活都是流水线,懂不懂物理其实不相干,难道这杨栋是个初进厂的不了解情况?  江梅正想着,一个小伙子急忙忙的跑了过来,一眼瞥见她手上的书
【摘要】英语语音学是从生理、声学和感知的角度研究英语语音的科学。而诗歌是最注重语音和语义选择的文学,往往短短的篇幅隐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本文以卡尔·桑德堡的诗歌《港口》为例,应用英语语音学的方法进行诗歌解读。  【关键词】英语语音学;解读诗歌  英语语音学是研究英语语音的科学,它主要从生理、声学和感知等角度对英语语音进行研究:从生理角度研究英语元音和辅音的发音,包括这些音在发音时喉咙和口腔的变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