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本文分析了目前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问题 建议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课程设置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地运用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规范化的研究进程,系统地完成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科研活动。对教师和学校而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对大学本科四年一个轮回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的归纳总结。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被列为学士学位与本科院校評估的关键指标[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选题大而空,针对性不强,在有限的篇幅内论证清楚很困难;二是一些选题的涉及面比较窄,专业性过强,超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三是纯理论性选题过多,联系实际的选题过少,论文缺少灵魂,没有实践感悟无感而发;四是抄袭现象过于严重,部分学生论文完全由两三篇相关文章拼凑而成;五是论文审阅及答辩流于形式,一些导师只看格式字体基本不看内容,马马虎虎答辩过关。
二、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的考研就业压力大。
学生就业和考研压力大是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的首要原因。毕业设计开始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毕业实习之后,大约从三月份至六月份。而这一阶段许多学生要为寻找用人单位或考研复试而奔波,同时学生也需要完成查阅资料文献,熟悉实验仪器设备或研究设计对象,确定实验方案或设计方案,进行完成实验操作,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或绘制工艺流程图和设备布置图。最后进行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并准备答辩。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不小,但时间并不充裕。
(二)师资问题。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剧增。一是一个教师指导6—8个学生甚至更多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高校的许多教师同时承担着大量繁重的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有限的精力使他们无法对每一个毕业生都指导得面面俱到。二是个别教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责任心不强,在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和具体实验设计指导工作中不上心,自然不能保证论文(设计)的质量。三是部分年轻教师因为客观原因,一进入高校就立即承担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自身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的缺乏也使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受到影响。四是学校实验环境等硬件条件的增长速度相对滞后于学生的人数增长,这也使毕业论文的实验条件不能较好地满足需求,导致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受到困扰。
三、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
(一)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若学生缺乏完整、系统的基础知识,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要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有一定困难的。鉴于学生论文写作经验不足、水平不高的现状,教师在某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写小论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撰写论文的学术规范和论文的整体框架,从而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要严把选题关,保证论文质量。
论文的选题因人而异。不同的学校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就是同一所学校不同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区别。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般院校过于强调论文的创新性是不现实的。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已经不是所有本科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了[2],将来要考研的学生要着重培养其科研思维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选题应该侧重于培养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选择与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题。指导老师在给出毕业论文题目时,也要严格把关,所给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选题大小和深度要合适,所选题目对学生和本校实验条件应具有可行性。
(三)延长毕业设计有效时间,降低找工作、考研的影响。
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前
我系将毕业论文时间提前至第七学期,此学期课程不多的毕业生可提前选题,进行毕业论文的相关准备工作。此时本科生的基础课已经结束,专业课也基本结束,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工作中。这样包括寒假在内,整个毕业设计时间就加长了两个多月,从而保证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对于部分考研的学生,可以和相关指导老师协调将时间提前至大四之前的暑假进行。
2.毕业论文(设计)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
我院从2003年就开始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即组织从事教学、科研方面的骨干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吸收各年级中优秀学生一起参加研究,导师不定期地向这部分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供他们选择。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可直接和课题较多的老师联系,选取课题相关部分,作为自己毕业设计的题目,使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阶段,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3]。
(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毕业设计所涉及知识面较多,对指导老师要求比较高,指导老师不仅要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因此优化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队伍应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群体。加强指导老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加大培养力度,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应深入生产和工程实际,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毕业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学生都应充分认识搞好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4):51-53.
[2]陈岳林.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3,(5):74-76.
[3]毛力,袁励红.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8):35-36.
关键词: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问题 建议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课程设置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地运用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规范化的研究进程,系统地完成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科研活动。对教师和学校而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对大学本科四年一个轮回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的归纳总结。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被列为学士学位与本科院校評估的关键指标[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选题大而空,针对性不强,在有限的篇幅内论证清楚很困难;二是一些选题的涉及面比较窄,专业性过强,超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三是纯理论性选题过多,联系实际的选题过少,论文缺少灵魂,没有实践感悟无感而发;四是抄袭现象过于严重,部分学生论文完全由两三篇相关文章拼凑而成;五是论文审阅及答辩流于形式,一些导师只看格式字体基本不看内容,马马虎虎答辩过关。
二、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的考研就业压力大。
学生就业和考研压力大是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的首要原因。毕业设计开始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毕业实习之后,大约从三月份至六月份。而这一阶段许多学生要为寻找用人单位或考研复试而奔波,同时学生也需要完成查阅资料文献,熟悉实验仪器设备或研究设计对象,确定实验方案或设计方案,进行完成实验操作,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或绘制工艺流程图和设备布置图。最后进行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并准备答辩。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不小,但时间并不充裕。
(二)师资问题。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剧增。一是一个教师指导6—8个学生甚至更多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高校的许多教师同时承担着大量繁重的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有限的精力使他们无法对每一个毕业生都指导得面面俱到。二是个别教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责任心不强,在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和具体实验设计指导工作中不上心,自然不能保证论文(设计)的质量。三是部分年轻教师因为客观原因,一进入高校就立即承担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自身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的缺乏也使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受到影响。四是学校实验环境等硬件条件的增长速度相对滞后于学生的人数增长,这也使毕业论文的实验条件不能较好地满足需求,导致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受到困扰。
三、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
(一)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若学生缺乏完整、系统的基础知识,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要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有一定困难的。鉴于学生论文写作经验不足、水平不高的现状,教师在某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写小论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撰写论文的学术规范和论文的整体框架,从而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要严把选题关,保证论文质量。
论文的选题因人而异。不同的学校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就是同一所学校不同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区别。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般院校过于强调论文的创新性是不现实的。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已经不是所有本科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了[2],将来要考研的学生要着重培养其科研思维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选题应该侧重于培养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选择与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题。指导老师在给出毕业论文题目时,也要严格把关,所给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选题大小和深度要合适,所选题目对学生和本校实验条件应具有可行性。
(三)延长毕业设计有效时间,降低找工作、考研的影响。
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前
我系将毕业论文时间提前至第七学期,此学期课程不多的毕业生可提前选题,进行毕业论文的相关准备工作。此时本科生的基础课已经结束,专业课也基本结束,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工作中。这样包括寒假在内,整个毕业设计时间就加长了两个多月,从而保证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对于部分考研的学生,可以和相关指导老师协调将时间提前至大四之前的暑假进行。
2.毕业论文(设计)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
我院从2003年就开始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即组织从事教学、科研方面的骨干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吸收各年级中优秀学生一起参加研究,导师不定期地向这部分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供他们选择。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可直接和课题较多的老师联系,选取课题相关部分,作为自己毕业设计的题目,使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阶段,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3]。
(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毕业设计所涉及知识面较多,对指导老师要求比较高,指导老师不仅要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因此优化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队伍应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群体。加强指导老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加大培养力度,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应深入生产和工程实际,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毕业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学生都应充分认识搞好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4):51-53.
[2]陈岳林.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3,(5):74-76.
[3]毛力,袁励红.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