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古文字起源——中日金文书法展”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j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外友协和陕西省对外友协与日本北枝篆会等单位合作,于2007年8月19日至26日分别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举办了“中国古文字起源——中日金文书法展”。日本北枝篆会会长北室南苑女士率随展团一行13人出席了展览开幕式等活动,并对西安、天水、宝鸡等地进行了友好访问。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丰碑,在笔法、结字、章法上都为汉字书法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7月,应日本石川县日中友好协会和北枝篆会的邀请,对外友协在日本石川县县立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中国古文字起源——中日金文书法展”。开幕式后,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副馆长张亚炜在报告厅举办了“金文的世界”学术讲座,为普及金文知识、宣传中华文化作了努力,中日双方达到了很好的交流。
   陕西省是文物大省,尤以青铜器和金文为代表的周秦文化最负盛名。为带动地方对外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此次2007年“中国古文字起源-中日金文书法展”选择在陕西的西安、宝鸡两地举办。
  此次展览上,对外友协在日本首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展品、扩大展览规模,展出了中日两国古文字学者、书法家创作的金文书法、篆刻作品以及青铜器实物和照片资料等作品140余件,其中日方展品75件。
  今年适逢西安碑林建立920周年。中日金文书法展作为当地一系列庆祝活动的序幕,受到各方重视。陕西省对外友协副会长刘先莲、碑林博物馆书记强跃、馆长赵力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明善、终南印社社长赵熊及各界人士3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对外友协文化交流部主任王秀云出席开幕式并宣读了陈昊苏会长的贺词。为给展览助兴,在号称“天下第一名钟”的碑林景云钟前,特意安排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太极拳和扇子舞表演。现场人头攒动,气氛非常热烈。精彩的表演引来阵阵掌声,吸引了众多原本只到碑林观光的游人,许多欧美游客也不禁驻足欣赏这古老而美丽的文字。
  为便于双方书法家相互了解和学习,开幕式后举行了书法交流笔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明善和北枝篆会会长北室南苑代表中日双方首先开笔,现场书写金文。两国书法家把对汉字文化的热爱融于笔端,以现代的艺术形式再现了3000多年前的钟鼎文字。他们精湛的艺术赢得了阵阵掌声。中日金文书法风格不同、各有千秋,双方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甚多。如中方作品主要以古典诗词或青铜器铭刻的金文为题,忠实体现金文原有的风貌,处处透着严谨古朴的治学之风;而日方作品则注重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如使用日本传统的和纸、金箔配合篆刻、彩色装祯等各种手法来烘托金文书法的艺术性,题材较有现代感,更强调赋予古老文字以新的气息。
  此展的第二站是青铜器的故乡宝鸡。宝鸡市副市长孙毅、市友协、市文物局及市书法家等各界代表出席了开幕式。两国书法家举行了交流笔会。
  


  临近展期时,日方提出希望将参展作品编辑成册。对外友协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及时赶印出双方参展作品集在开幕式上发放,受到了中日书法家和到场观众的欢迎和赞赏。
  为实地“触摸”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日方随展团专程访问了西安半坡遗址、周原岐山遗址、天水麦积山石窟、炎帝陵等古迹,并与当地考古工作者、古文字研究者、书法家进行了交流。双方从文字的角度追溯文字传入日本的历史,探讨中日文化的异同,透过其中的发展演变看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
  北枝篆会是日本北陆地区讲习和研究书法篆刻艺术的主要团体之一。会长北室正枝(南苑)是该地区颇具影响的书法篆刻家。她酷爱中国文化,自1994年起,几乎每年都与对外友协合作在中、日两国举办各种展览,不仅在日本弘扬了中华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内古汉字文化的传播,为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和中日民间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