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博物馆相关论文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名城保护范围中有多样的保护内容,但截至目前,西安城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民居虽被以某种方式纳入历史文化......
佛教造像的雕刻、塑绘,都有佛教典籍作为依据,包含了很多时代信息。特别是其上所雕刻的各类佛教用具(以下简称佛具),不仅是佛教造......
十年前,两位老人在和平门的门洞里相遇,拉着家常。此刻,夕阳正暖暖地打在他们身后的城墙上。这个城墙是明朝的,这个门洞是60年前开通的......
“十一”黄金周,淘宝哪里去?文化旅游新概念,使我们想到了北京古玩城和琉璃厂、上海的豫园、南京的夫子庙、天津的海河古文化街、西......
杭州孔庙,在西湖东南侧吴山脚下,原为南宋临安府学所在地,也是宋、元、明、清四朝孔庙所在地。说起杭州孔庙,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珍藏......
千年白茶,有考古为证。 2009年,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吕氏家族古墓发现了距今千年的宋朝茶叶。专家们几经比对论证,认定它们是茶叶中少......
《淳化阁帖》刻成后,曾拓印以墨本分赐近臣。后因禁中失火,阁帖被焚损。原拓本弥足珍贵。自宋至清代,翻刻众多。宋代即有绍兴国子......
唐玄宗时期,胡人安禄山因骁勇善战,成为玄宗爱将,位居三个大镇节度使,兵权在握。然而,公元755年的冬天,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叛乱,次年......
《周孟瑶墓志》一九九八年九月出土于西安东郊灞桥热电厂西侧围墙外施工工地,同年十一月为西安碑林博物馆征集收藏。此志未见志盖,......
一直以来,博物馆作为陈列、收藏、宣教的专业性机构,被普通民众认为是非常高深、不可触摸的文化圣殿。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
经过近两个月的工作,近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完成了对第4、第5、第6展室及墓志回廊展示的碑刻文物划痕等损害现状的调查工作。本次调查......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成建正,副主编:赵力光。2000年1月第一版,1/16开本,35千字,图版250幅,其中彩版165幅。该书为第一部全面......
金秋十月,总是一个令人喜悦的季节,是一个可以告慰耕耘、感谢收获的季节。今年,适逢纪念西安碑林九百二十周年华诞,藉此机缘,西安......
由西安碑林博物馆科研人员张婷所著《商周时期青铜盘的整理与研究》一书,于2012年12月由线装书局正式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地搜集整......
1960年4月四川省一位叫严谷声的人到当时的陕西省博物馆出售一套手抄本《长安志图》,此书共分六册,五针线装,其中志为五册,共二十......
西安碑林自北宋元祐二年(1087)迁至现址以来,与西安文庙、府学互成一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明清以来,承载着中......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在西安碑林和原孔庙旧址上建起来的,在馆南墙(影壁)的南侧至今还浮雕着“孔庙”两个巨型大字。当你走进博物馆的......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北魏佛造像数量较多,不少为铭刻纪年和题记的造像,其中不乏精品,如皇兴造像、朱双炽造像碑、景明四面造像等,......
一、导言唐《史怀训墓志》~①,1992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居安村,收录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一书。此方墓志提供......
耶律秃花及其兄耶律阿海是与成吉思汗同饮班朱尼河水的重要功臣,在元史上拥有显赫的地位。1950年出土于长安县韦曲、现藏于西安碑......
西安碑林博物馆于2005年~2006年从渭南征集了一批出土于山西地区的唐宋时期墓志共二百余方,时代从唐代、后唐、后晋、后周延续到宋......
1973年,从陕西省三原县陵前乡焦村的李寿墓内,出土了墓门、石椁和龟形墓志等石刻~①,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陈列室,这些石刻......
近日,好友在聚会的餐厅见到一张老照片,标题为《西安碑林院景》(图一)。照片上可见石门、带栏杆的石桥,背景有类似牌坊的建筑。见......
<正>作为十三朝古都的陕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遗产丰富。其中的民间艺术诸如陕西皮影、剪纸、彩陶、拴马桩等,丰富多彩,不胜枚......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外友协和陕西省对外友协与日本北枝篆会等单位合作,于2007年8月19日至26日分别......
路毓贤,1951年生于陕西周至,号逢庵,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历代碑石、拓本以及书法作品,被誉为是中国书法艺术之宝库,其中不乏众多书家名作,如《董其昌临米......
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道因法师碑》,又称《道因碑》,全称《大唐故翻经大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并序》。李俨撰,欧阳通书,常......
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内的碑石,1934年在西安小湘子庙街出土,其上半部已断残;下半部完好无损.这是一幅年代久远、精度较高,具有形象......
书法改变了我的命运。少时受家庭氛围之影响,偶有写画,习文练武,十五六岁时则能书一手端庄严谨的唐楷,闻名乡野。每逢佳节,相邻皆......
<正>东汉熹平四年(175年),灵帝刘宏采纳著名学者、书法家蔡邕的建议,将官方审定的儒家典籍以隶书字体勒碑立于洛阳太学门前,作为学......
近年来,西安碑林博物馆党委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按照十七大“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要求,站在时代的高起点,积......
先前,西安碑林博物馆王庆卫先生给笔者赠送了一张唐代宦官夫人墓志铭的照片,是研究唐代宦官家族问题的重要史料。由于没有见到墓志......
唐《庞廓碑》2009年出土于陕西省泾阳县,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该碑螭首,额题“唐故使持节申州刺史柱国韩国公庞使君之碑颂”20字,4......
《唐故中大夫复州刺史嗣吴王墓志铭一首并序》,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现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墓志高51厘米,宽50厘米,厚9厘......
陕西蓝田,以产玉而得名。《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山出美玉。《周礼》注曰:‘玉之美者曰球,其次曰蓝。盖以县出美玉,故名蓝田。”蓝田......
在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5千米的地方有一座九(zōng)山,一座古代帝王的陵墓就坐落在这座大山里,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在昭陵墓旁......
记得同杨兵相识是在2005年,那时我在桐城博物馆工作,因西安碑林博物馆要承办桐城博物馆的一个展览"文苑清韵·艺海藏珠—桐城清......
<正>景云钟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故得此名,原悬挂于唐长安城内景龙观钟楼,明初移至西安钟楼,1953年移至碑林博物馆。景......
<正>南北朝时期,天水赵氏是赵姓最著名的郡望,《魏书·赵逸传》收录了北魏天水赵氏的主要人物。赵超宗作为族人,亦附于传中。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