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开地理命题支点,打造最优复习方案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binbaya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高考,全国有26个省(区、市)使用全国文科综合试卷(地理)。探究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的核心考点和命题特点将有助于考生了解来年的高考命题趋势。笔者就2016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进行分析,为考生备考提供一些方向和建议。
  依据以上两个表格的分析,可以得出2016年全国卷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1. 试题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旨的命题思想
  全国三套试题均以“提供材料→设置问题情境→提取图文有效信息→迁移主干知识→探究地理事象发展过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模式出现。试题不能靠死背书本就能得出答案,考生必须活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题,这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突出考查学科特色主干知识
  地理学科特色主干知识主要是指地理规律和原理,如大气运动规律(气候问题)、水的运动规律(水循环、洋流)、区位问题、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问题等(全国三套试卷都考查了气候问题、区位问题、产业转移问题)。
  3. 图像减少,区域定位弱化,对文字材料的阅读能力要求提高
  与高考地理试题“无图不成题” “无图考图”的时代相比,2016年试题中的图像有所减少,并且没有“新图”和“怪图”,一套试题6幅图左右,对区域图定位能力要求降低。但是大量的文字信息开始走入试卷,考生答题阅读量大增,如以全国新课标Ⅰ卷为例,第1—3题、第4—6题、第36题,文字材料分别达到130字、180字、300字之多。其用意是创设情景,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
  4.材料情景化,将教材蕴含的知识活化于新情景之中
  试题的题干多以情景的方式出现,材料都是课本以外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细致读起来又跟教材知识很相似。如自然地理中气候、河流地貌、生态景观等都是课本中的主干知识,全国新课标Ⅰ卷以堪察加半岛的科学考察为情景,考查了区域内地形、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备考方案:打通主干知识脉络,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高考大纲稳定少变的特点,可以预测2017年高考地理仍将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传统。2017年仍将主要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以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为主,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仍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源泉。备考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夯实基础,狠抓地理主干知识
  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入命题者的法眼,主干知识才是高考命题的基本点。考生要熟练掌握以下地理主干知识。
  自然地理:气候分布、特征描述与成因分析,常见天气系统及主要气象灾害;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水循环和洋流;地质作用、地貌与地质灾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人文地理:工农业区位;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交通区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问题;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等。区域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区域特征和差异;世界重要区域和国家。
  【《求学》提醒】一轮复习中,一些细枝末节的非主干考点考生要一带而过,减少试题和训练量;二轮复习要围绕特色主干知识,以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 注重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复习
  一是抓住地理规律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链。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这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复习中考生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点,抓住一条线索将单个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地理知识链,进而从某一知识点出发找出与其相关的各个方向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考生可以将知识链织成知识网,把书本读薄,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例如知道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的特点,就能联想和理解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冬季也能生长,为常绿林。同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季,从而使河流夏汛明显,也使得夏季洪灾威胁大。相反,如果将该区域的气候、植被、水文等要素不加联系地割裂开来记忆,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考生思维的跨越度也不够,不能举一反三,甚至答出与该区域特征相悖的内容。
  二是提高考生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虽然2016年高考相对减少了图像的考查,但读图能力依然是地理学科必须要掌握的解题技能。图表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掌握了图表就把握了地理脉络。在复习中,考生要学会利用图表去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一图胜千言”,这能极大地提高复习效率,达事半功倍之效。
  如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热力环流”可通过示意图揭示过程,然后用概念图固定概念,最后以变式图将概念具体化。
  【示意图】热力环流的形成
  【概念图】
  【变式图】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三是建立原理分析思维模型。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立意所在,亦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尽管问题千变万化,其落脚点还是教材中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高中地理常用的思维模型:
  光照图判读:一定南北与自转,二定晨昏线,三定日期与季节,四定太阳直射点;时间计算参考方法:赤道参照法、晨昏圈切纬线法、直射经线圈法、平分昼夜半球法、日太阳高度最大最小法;区位因素结构:自然因素有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有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等,社会因素有政策、环境、科技等;区域可持续发展:优势、劣势――发展特征――问题及对策;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危害――成因――治理措施;资源跨区域调配:为何调――怎样调――有何影响。
  ◎ 提高在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提取试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实际上就是从材料中找出答案提示性信息和隐含信息的过程。考生做题时要仔细阅读试题的文字材料,一边读一边将关键词句圈出来,特别是关于时间、空间和地理事物特征的关键词。综合题文字材料往往较长,考生可以在通读一遍试题的基础上,找出设问中的中心词和限定性词(指令词)等,然后再反过来读材料、提信息、找条件,推测答题要点。还有一点很重要,为避免答综合题时犯“意思明白,写不出来”的错误,在一轮复习备考时,考生要回归教材,培养“地理语感”。
其他文献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大妇女的地位最为低下。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这四条绳索紧紧地捆绑住妇女的手脚,束缚着妇女的心灵和思想。其中,族权、夫权,即封建的宗族势力,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尤其是在我国推行公路施工监理制度这一重大决策以来,又一次给我国公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目前我国监理制度的实施工作还处于较低阶段,监理队伍建设、监理过程、监理机构等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公路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意义以及公路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分析研究,阐述监理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路施工;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