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数学素养 渗透人文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ey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探讨基于“人”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人文教育和数学素养。主要从数学教学中忽视人文教育的危害和数学教学中基于“人”的教育策略两方面来探讨,而人文教育又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深挖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构建生命化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以人为本 人文教育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关注人”,关注生命,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提升人文科学,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是本世纪人类教育理念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作为一直践行小学数学变革的教研工作者,就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数学素养和人文教育谈一点肤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孔子《学记》言:“親其师,信其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他对你所教学科的情绪。喜欢你这个老师,就喜欢听你的课,对你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所以我们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
  1、生活上关心体贴每一位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上无人体贴和照顾,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爱”。此时师生亲密无间的关系,就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上帮助鼓励学困生
  学困生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上进心,努力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他们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学生作业时,重点辅导他们;学困生的作业尽量当堂面批,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这样持之以恒,学困生就会逐步转变。
  二、深挖课程中的人文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人文教育内容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中潜在的人文因素,把人文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学习中。
  1、借助数学规则,培养自律意识
  如“第几”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达成“从前往后数或从后往前数,谁排第几”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外,还应明确“先到的先排,后到的排后面”的社会规则,以形成一种对社会公德、秩序等内在自我约束能力。
  2、借助史事材料,培养民族自豪感
  适时地介绍有关数学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过程,体会现代机械钟表的优越性。通过一些数学史实,钟表等史料、格言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不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三、构建生命化的数学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达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新课程强调课堂是一个生态环境,教与学的过程都要以人为本,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奠基。
  1、注重个性培养,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不受思维定势等心理因素的干扰,发挥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全方位、多角度的解决问题,在求异中培养创新精神。“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都能享受成功”、“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追求各阶段发展的划一,而追求个体最终发展的最大化”。
  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積》时,“老师想做一块面积是24平方分米的小黑板,你们想帮老师怎样设计?”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新颖多样的解答思路,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和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发展。
  2、借助小组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已成为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小组学习,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共同分享集体的智慧,提高解决问题的质量。
  3、利用练习测试,培养健全人格
  数学的各项练习与测试除了知识性外,老师应充分发掘其他的功能,特别是培养学生要有责任感 ,一种勇于取得胜利的信心。如:平时练习老师一定要求学生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作业要独立完成,这对培养学生责任感极有益处。此外。平时的练习与试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些提示:如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可提示“只要仔细些,轻松能过关”,对一些中上难度的题目,可提示“只要有信心,成功等着你”,总之,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到一种数学特有的亲和力,美感。从而培养人的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数学素养,这是数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又一渠道。
  总之,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工程,要真正扬起数学教学的“人文”风帆,必须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关注“人文”,走近“人文”。作为数学工作者,我们不要忘记应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在数学教育中多一些人文的关怀,让学生不但是未来的一个“科学人”,还是一个“文化人”。多年以后,知识可以忘却,但根植于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文化将让学生受益终身。总之,只要在数学教学中时时注意渗透人文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我相信数学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打好数学基础就应该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思维特点鼓励学生利用多样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操作办法,而教师在鼓励学生使用该方法的同时首先自己应对解题方法多样化的含义进行透彻理解。  关键词: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随着教育事业的
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小学社会课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在社会课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了一些尝试.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教学评价中指出:听力测试在学期、学年考试、中考、会考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20%。听力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不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作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rn
【摘要】厌学现象在当前的小学生当中并不少见,每个班都有一些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由于老师、学校、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也导致一部分小学生厌学语文,对于语文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甚至一想到上语文课就不愿意上,厌烦写语文作业等。老师作为语文学习的指导者,需要对学生的厌学心理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干预,帮助学生转变厌学语文的心理。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厌学;厌学原因;辅导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贵阳市第十三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初中各个年级数学教师的访谈,依据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PPT的情况以及学生对数学PPT授课的感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及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PPT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即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在教学中。特别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静脉输液是老年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如何运用最佳的进针手法以减轻老年患者点滴的疼痛及对组织、神经、血管壁的损伤,并确保穿刺一针成功,这是护理工作者一直探讨的问题.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