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农村小学数学课的点滴体会

来源 :中国教育探索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89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应从生活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习惯;兴趣;信心;培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怎样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结合多年的实践,就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课,谈谈体会: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学校的孩子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怎么能学好数学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聽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样的教学方式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本身很枯燥、乏味、逻辑性很强,学生不易理解。怎样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东西都容易产生兴趣。教学时,根据教材特点,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提出新颖的问题,创造诱人的学习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使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如:在教学《自然数》时,问:“哪些数是自然数?”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皱着眉头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就引导学生:“今天,你吃了几颗糖?”大家都积极的举手发言,有的说今天我没有吃糖,我就接着问:“没有吃糖用什么数来表示?”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0颗。”有的说1颗,还有的说2颗,这时候教师要总结:“没有吃糖的孩子就用0来表示,吃了糖的孩子就用1、2……来表示,像0、1、2、3……这样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就叫自然数,所以0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在教学中,教师举例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
  3.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农村学校,孩子胆怯、退缩,缺乏自信,总说“我不会”。怎样培养的自信心?孩子的任何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给予以鼓励,让他们尝试成功。教师要采取信赖、欣赏的态度,多说鼓励话,不说泄气话,更不说抱怨挖苦的话。因为教师的每一声赞许犹如一束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田,每一位孩子,不论其个性品质如何,成绩如何,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都渴望照耀到鼓励、赞许之春日阳光,特别是那些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孩子。如我班一位男生,4岁时妈妈去世了,爸爸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在家里照顾他。他的数学基础差,常常不完成作业,同学偶尔讥笑他。于是他就很少跟同学说话,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缺乏自信的孩子。我上课时发现他思维敏捷,就鼓励他:“你是很聪明的孩子,你能行!”得到我的肯定,似乎特别信任我,就开始认真听我讲课,按时完成作业,进步很快。教育孩子,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平常;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冷眼,多一些赞许,让孩子享受到温暖的阳光。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这样,潜能被激发,奇迹就会出现。
  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一旦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就有积极向上的动力,就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所以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就会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 鼓励能增强孩子的自信,激励孩子不断尝试,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开创自己成功的人生。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从生活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说”的能力是与“听、读、写”并重的,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未来社会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学校、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各种说话场合,营造说的氛围,并能坚持经常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一定会得到很快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说话能力;培养  语
期刊
【摘要】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在众多的学习方法中笔者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背诵。背诵在英语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视。它有利于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及书面表达等多方面的提高。  【关键词】背诵;输入;输出  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语言,如何学好英语也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和学习者最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在众多的学习英语的好方法中,背诵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英语专家陈琳
期刊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它不仅需要熟练的运算能力,还需要清醒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充分的空间想象能力,更需要敏锐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能力  “应用题”是用于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师生的关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的不断更新,中考“应用题”命题形式也发生了多次变革,最明显的
期刊
【摘要】培养牧区中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知识渊博的教师,能引起兴趣;运用真情叩击心灵,激发学习兴趣;高超的授课艺术,能提高兴趣;利用赏识教育对兴趣激发的意义。  【关键词】牧区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法  把握牧区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先导和切入口,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线”的现代教育思想。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云:
期刊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优化  时代要求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
期刊
【摘要】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不仅利于说、读、写技能的提高,而且更利于语言的日常交际。对此,教师应该将“听”置于英语教学四项基本技能之首,熟悉学生听力障碍的各种成因,并且采取妥善的方法逐一排除。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在尽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关键词】提高;听力能力;我见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初中生最感困难的一项技能。初中英语新目标将“听”置于
期刊
【摘要】根据本人参加教学工作的体会,对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做出总结:一、抓好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二、重视教学解题的一般策略;三、重视变式练习。  【关键词】小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培养;总结  根据本人参加教学工作的体会,对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做出总结。  1.抓好简单应用题的教学  大家都知道,解简单应用题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基础,无论整数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都是一样,它们有共同的教学规律。 打
期刊
【摘要】英語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手段,建立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构建有效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目标的英语课程。  【关键词】创新;英语;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我们甘孜民族地区已实施几年了,纵观我们小学语文教育,本人深感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有待提高。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要提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就是要不断在课堂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产生浓厚的兴趣,总结思路,归纳方法,为藏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搭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个体差异;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在我们甘孜民族地区已实施几年了,纵观
期刊
【摘要】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基石,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教师定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准确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把握和处理,设置情景,寓教于乐,注重情感教学。  【关键词】提高专业水平;把握教材;与时俱进;找规律;举事例;人文教学  人常说“教学得法,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然而,学生没有好的学习兴趣,且积极性也不高,又怎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