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__行业需要一家Warby Parker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youmy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身边的“小事”,这是商学的第一张“牌”;
  消费者体验、减法、成本、媒体……这些统统都是商学中必须考虑的“牌”;
  公益也已成为树立企业口碑的一张关键商学“牌”。
  在美国,如果你想要一副高质量的眼镜,平均花费是500美元——直到有了“Warby Parker”;在美国,眼镜的网络销售额只占销售总量的1%——直到有了“Warby Parker”。
  这家由4名沃顿商学院毕业生创办的网络时尚眼镜店,以其低廉的价格和独特的销售方式,正在撼动传统眼镜销售界的版图。
  Warby Parker可以说是吐槽的产物。
  “一副眼镜怎么能比iPhone还贵!”在一次网络聊天中,Warby Parker 的四位联合创始人抱怨起了眼镜的高昂价格。作为一名资深眼镜使用者, 大卫·吉尔伯(David Gilboa)不能理解为何配副眼镜动辄就要花到四五百美元,“它们不过是塑料 金属 玻璃而已。”
  经过调查,价格虚高的原因来自垄断。整个眼镜行业被少数几家大型连锁店牢牢控制,也许你从未听说过一家位于米兰的眼镜制造商——Luxottica,它却悄无声息地拥有绝大部分你耳熟能详的高端眼镜品牌。它控制整个眼镜销售链,制造从低端到高端的商品分层“假象”。这些眼镜巨头可以随心所欲给眼镜定价,消费者就算觉得贵,也不得不买。
  消费者在眼镜这件事上,一直在被剥削。这么简单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但是,能够发现其中秘密的,是少数人,其中包括尼尔·布鲁门塞尔、安德鲁·亨特、大卫·吉尔伯和杰佛里·瑞德,四名毕业于沃顿商学院的学生。他们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起而反抗。他们要打造一个平价时尚眼镜品牌,绕过所有中间环节,不要分销商,不要零售商,用自己的游戏规则定义眼镜零售业。于是,诞生了Warby Parker。
  这就是商学的第一张牌——关注身边的“小事”。
  扫清障碍,一张张牌打出去
  消费者体验、减法、成本、媒体……这些统统都是商学中必须考虑的“牌”。
  不过对于创始人来讲,第一步是踏上创业之路。他们要做的事情,是解决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在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中,用天才的设想来为Warby Parker的成长扫清障碍。
  一切都关乎消费者体验。
  4名创始人将自己从商学院学到的理论运用得很纯熟。他们分析了实体眼镜店售卖模式的弊端,决定给自己的网站做减法。Warby Parker的眼镜分为“男款”、“女款”和“单片镜”,所有的眼镜都是一个品牌一种价格;网站刚刚起步时,只推出了27款经典时尚复古设计。如此一来,消费者就免于在各种各样的眼镜品牌、材质、样式和价格之间苦苦纠结。为了吸引更多的文艺青年,他们给每一款眼镜都取了精致的名字。
  如何削减眼镜成本?
  他们找到中国加工厂,采用与Luxottica相同的材质制作眼镜。他们以网络为主要阵地售卖眼镜,节省下来的成本用于降价——95美元,这可是实体眼镜店中价格的1/3~1/6。
  面对一副看得见摸不着的眼镜,消费者怎么知道戴上眼镜的视觉美感如何?Warby Parker推出“虚拟试镜”服务,只需打开摄像头,消费者就能看到自己戴上不同款眼镜的模拟效果。但是,这样就能成功了?网站上线两个月,他们卖出的眼镜不足100副。但是,网站上线3个月后,他们就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最畅销的15款眼镜卖断了货。
  转折来自于《GQ》杂志的报道。
  起步阶段的Warby Parker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改变人们购买眼镜的习惯。眼镜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快速消费品,人们也不会有上网“淘”眼镜的习惯,更何况——我凭什么相信你?创始人及时调整策略,不再致力于闷头改进设计,而是琢磨着如何将品牌推广出去。乔佛里·瑞德表示,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后认为,时尚媒体应该是不错的途径。他们找到了一个在时尚媒体界工作多年的人,接着,男士时尚杂志《GQ》对两位创始人——尼尔和大卫进行了专访,效果几乎立竿见影,接下来的一个月,Warby Parker销售额猛涨。
  品牌打出去了,Warby Parker算真正上道。
  上道的加速器是其客户体验杀手锏——在家试戴、先试后买、运费全免。客户可以先在网站上找出自己最喜欢的5副眼镜,下单;Warby Parker会一次性为您寄来5副镜架,您有5天的时间向亲朋好友得瑟,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与建议;5天后,做出决策,将眼镜返回,在网络上正式购买;Warby Parker再将配好镜片的眼镜送货上门。
  如此一来,眼镜配送成本自然会随之提高,但是,千万不要低估口碑营销的作用。想象一下,在Facebook和Twitter上,你的好友贴出他们戴着不同款眼镜的照片,急切地问道:“亲们,我戴哪一副好看?”朋友聚会中,你的同事拿出五副眼镜向你征求意见:“我该选哪一副?每副都是95美元呢。”你能保证你可以hold住,而不去打听一下这是谁家的眼镜吗?尼尔·布鲁门塞尔说,Warby Parker近一半的销售量来自口耳相传。
  现在在网络上搜索“Warby Parker”,还能看到很多试戴者的博客,而在这些博客留言中,则不乏潜在消费者——“天哪,你那副黄色的眼镜太酷了,我也得去试试。”
  公益——最后一张牌
  Warby Parker的启动资金为15万美元,如今,它的市场估价为1亿美元。
  不过,创始人介绍说,赚钱并不是Warby Parker的唯一目标,“公司从成立第一天起,就强调社会责任。”商业与公益并行,Warby Parker不仅要颠覆传统眼镜业,还想给世界带来些改变。不难想象,在现如今这个社会,公益已经成为树立企业口碑的一张重要“牌”。
  Warby Parker没有公布2011年他们具体的销售数额,但是在年度报告中提及,他们这一年送出了10万副眼镜,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本身的眼镜销售量为10万副左右——Warby Parker承诺,每卖出一副眼镜,就会捐一副眼镜给需要的人。
  “这不是我们的营销策略,而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目标,从第一天起,我们就决心做些有益社会的事情。”
  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尼尔·布鲁门塞尔曾经在公益组织“Vision Spring”工作,多年来,他奔走世界各地,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送去眼镜。他很清楚一副眼镜对贫困地区意味着什么——提升35%的产出,提升20%的收入——这使得眼镜成为最为有力的脱贫工具之一。“我们不仅要降低美国的眼镜价格,我们还要努力使世界上每个需要的人都戴得上眼镜。”
  大卫·吉伯尔分享了一个故事。两名印度农民因为看不清庄稼上的害虫而没有获得好的收成;他们家里有合适的灭虫药,但是,他们就是看不见那些虫子。视力不好却没有眼镜,毁了他们的收成。“这太不可思议了,眼镜发明已经800年了,还有这种事情发生!”Warby Parker为他们送去了眼镜。现在,他们都能轻松地给自己的孙子念故事书了。“我们坚信,每个人都有看清楚这个世界的权利。”
  现在,“Warby Parker”这个名字代表的已不仅仅是“网络眼镜品牌”。在Twitter上,有人发起这样的造句:“我们在__行业需要一家Warby Parker( We need a Warby Parker for __)。”要理解这样的句子,就得明白,Warby Parker意味着这样一家公司:它进入一个一直以来被人为抬价的市场,通过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设计制作自己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低价商品。比如,你可以说:“房租真是太贵了!我们需要一家租房界的Warby Parker!”对消费者来说,“Warby Parker”堪称“业界良心”。
  责任编辑:尹颖尧
其他文献
我看网上说从你喜欢的东西可以看出你的特点,我觉得90后总是能给人惊喜的一代,特点分明,看起来可能是不正经,很疯闹;或是狂热追星,寝食难安;还有孤僻的存在于自己的世界,让别人理解不能。其实深入交流后会发现她们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判断。90后应该是一个中性词,而不单单是一个贬义词或褒义词。以兴趣为生活,以生活为自我,90后是在不断进化的一代。  自黑的“村儿”  “叮铃铃”闹铃响起,“逗比的一天开始
辅导没效果就等于偷了家长的钱    我是2002级的北大研究生。本科想考北大,但是没考上。考研究生的时候考到了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一直以来,我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18岁以后应该自力更生。所以,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想做点兼职。但是,父亲不允许,他认为我应该好好学习,我又比较听话,所以就没有做。  读了研究生后,我就决定出去做兼职,挣一点生活费。我家是农村的,父母没有工作,所以我一个学期做了7份兼职。研
就着酒,同事忧心忡忡地讲述着和女儿的代沟。同事年龄大些,孩子生得早,女儿已经上了高三。最让他郁闷的,是发生在去年的出走事件。  女儿喜欢一个美国的摇滚乐队,去年来上海演出,她特别想去看。同事夫妻俩工作忙,没法陪孩子去,又肯定不敢让她独自前往。同事好说歹说劝女儿,最后达成的共识是:把来回路费、演唱会的票款,都折合钱给女儿,不去看演唱会,可以在北京做其它她想干的事。女儿沉默半天,答应了。  结果,演唱
所谓科普硕士,就是普及科学技术的高端人才?  Out啦,文绉绉的解释小伙伴们听不懂,  “百科全书”就是他们最简洁明了的称谓。  学什么、怎么学能成为想象中的“百科全书”?这可有讲究的。  不信?一般人可不告诉的哦。  男女比例1:1  尝鲜指数:★★★  印象中的理工科男,胡子邋遢,衣服皱巴,不用看,远远地就能闻出来。可若见了科普硕士,准保大开眼界——男生干净利落,女生落落大方。一点都没有“硕士
芒果台又要翻拍《天龙八部》,网上流传的演员名单和定妆照,让很多网友大呼“吐血身亡”“恨不能戳瞎双目”……金庸大师作品的每一次翻拍和改编都能引出话题,怨不得一拍再拍版本众多。《天龙八部》确实是个好看的故事,人物、线索众多,我的某闺蜜中学时曾声称那是她看过的最好看的电视剧——当然她看的是黄日华演虚竹的那个版本。  我从前最喜欢看《神雕侠侣》,香港、大陆、新加坡的各个版本都追看过好多遍。可成长真的是件奇
编者按:作为一名刚大学毕业的村官,张小青觉得自己作为不大,但是作为一名旁观者,她却难得经历了基层民主选举的壮阔场面,发现即便是村里的能人有如彪子者,立志“为村里的百姓干实事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篇深入基层的文字,可说代表了一代青年的观察与思考。  村党支部书记换届选举三年一次。我所在的村老书记老王已经连任两届,熟谙为官之道,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村民百姓,都打点得头头是道,如鱼得水。六年来,虽说没
宇航1992年出生,家乡是黑龙江绥化,因为上学早,已经工作2年了。宇航不是一个特“东北”的姑娘。她身上有北方姑娘的硬朗,混杂着南方城市柔软细腻的文艺情怀。她学的是国际文化交流,大学时候做过电台、组过乐队、排过话剧、画过画儿,现在她离开了舒服慢节奏的成都,漂到一切都沉甸甸的北京,给她青春期时代的偶像画家Benjamin(国内实力派新锐漫画家)做助理,同时她还是朋克乐队S-mud的主唱,经常在北京各大
编者按:网上曾有这样一篇文章被广泛转载:“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我们都担心,这块贫瘠的土地容纳不下你们公益的热心……真的,叔叔阿姨,我没有任何恶意,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再来这里支教。 ”支教、义工,这些是我们大学生在假期最常扮演的角色,各个高校几乎每年都会组织或让学生自行组织各式各样的支教活动,或帮助留守儿童,或关爱农民工子弟。可是我们这些关爱怎会得到如此回应呢?看上去那样美的支教给孩子
毕业那年,我们义无反顾地冲向社会,在第一份工作中卖过萌也犯过二,回过头来再看,仍然青涩,依然值得回味。  高级脑袋犯的低级错误  文/东东枪  大学毕业后的头一年,在某快速消费品公司的市场部做管理培训生。  领导让我去广东出差——一套8个产品(同一产品的8个库存量单位)的新包装,在顺德的一个工厂印,让我去签样。  也就是说:让我监督工厂的工人们调试机器,印刷出合格的包装来,并签字确认,今后以此为标
赛后“福利”让人喜  出身于西安农村家庭的范石钟,从小就对绘画特别感兴趣。那时候,一张宣纸8毛钱,一盒颜料则相当于家里一星期的伙食费,不菲的花费,让父母很难支持范石钟的学艺之路。小学四五年级后,范石钟担起了家里写春联的重任,还在学校办起了画展,父母才正视自家孩子出色的绘画天赋,送他去系统学习。2010年,艺术生范石钟,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湖南大学视觉传达专业。  刚进大学时,范石钟有过迷茫期。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