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爱“随手记”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ENG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四(7)班三个多月来,我一直努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效果还真不错。我们班的作文形式很自由,也很有趣,这些生动有趣的作文栏目都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撷取的。“生活万花筒”“你我悄悄话”“童话乐翻天”“诗歌发烧友”“故事连连看”“词语麻辣串”……学生给这种作文形式起了个形象的名字——“随手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两个作文栏目:
  你我悄悄话
  学生特别喜欢讲悄悄话,咬着耳朵,永远讲不完。如果你喜欢讲,那么,就在“你我悄悄话”栏目里尽情地讲吧!可以跟爸爸妈妈讲,可以跟爷爷奶奶讲,可以跟老师同学讲,甚至可以跟任何动物、植物支讲!说悄悄话这种写作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与老师、家长、同学进行沟通。最有创意的是班里的杨炯同学,我们来看看他的悄悄话:
  蝉先生:
  你好!
  夏天过去了,秋天到了。在这季节转换之际,你神秘地消失了。你为什么偏偏在这时候失踪呢?你是不是去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如果你能在冬天“知了……知了……”地叫,那该多好!可令我们想到夏天的炎热,听蝉止冷。不过冬天很冷,你可能会受不了,但你可以去温室取暖,这样就又可以过上幸福温暖的生活了!如果你们愿意住在我家,我十分欢迎!我给你开空调,请你看电视,和你做游戏……但是,你别忘了给我唱歌哦!
  祝你开心,居住愉快!
  你的朋友:炯炯
  2013年10月22日
  老师回复:你好有创意啊,居然给蝉写悄悄话!蝉先生一定很高兴!一定会喜欢你!你是不是特别喜欢昆虫?或许将来你会成为一个昆虫学家,和昆虫一起生活,一起歌唱!
  这样的悄悄话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
  词语麻辣串
  “你说一个,我讲一个,他也出一个……看谁有本事把这些词语串联得天衣无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词语麻辣串究竟是怎么回事,看看天天同学的作文就明白了:
  一上课,盛老师问我们:“这周的练笔,大家准备选哪个栏目来写?”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最后一致决定选“词语麻辣串”。“好,下面就请同学来说词语,一人只能说一个词语,一共说五个,看谁举手快?”我们纷纷举起手来,像大海中几十叶乘风破浪的小舟。
  “黄忻澜!”
  “嗯……哦,五颜六色!”
  “陆易淼!”
  她似乎很合拍:“百花怒放!”
  有同学嚷:“哈,简单!”老师又喊了两位同学,他们分别说的是“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可是紧接着,盛老师突然叫到了特爱整人的陶子,他灵机一动,说:“呵呵,龙腾虎跃!”全班一片哗然,有的拍手,有的跺脚,有的倒在桌子上,有的大叫:“太难了!”这时,盛老师一锤定音:“越难越有挑战性,就这五个词语吧!”写就写呗,谁怕谁啊!有的同学已经提起笔,“唰唰”地写着; 可有的同学却摆出一张苦瓜脸,正痛苦着呢;而有的同学双手撑着下巴,若有所思……
  本来是让同学们用上这些词语来描写一定的情境,看看他们是否能恰当地运用这些词语,没想到机灵鬼天天却别出心裁,如实记录了当时的课堂情景,可是用上的这些词语,与“词语麻辣串”的写作本意却不符,我夸他有创意,但跟他说,只此一回,下不为例!
  下面再来欣赏欣赏其他同学的“词语麻辣串”:
  节日的广场热闹非凡!
  广场边的高楼上挂着一条条彩带,巨大的气球飞上天空,把广场装点得格外美丽。演出正在进行,有的人踩着高跷,有的人舞着狮子,有的人敲着腰鼓……各路人马尽显神通、龙腾虎跃!观赏的人群把整个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可惜,天公不作美,天突然阴沉了下来,顿时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人们只能纷纷躲到屋檐下、走廊里,跺着脚,叹息着。
  不知什么时候,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这是什么?原来是从美食街上飘来的香味,直引得人们馋虫大动。有人按捺不住,闻香而动,其他人也纷纷跟了上去。瞧,五颜六色的大雨伞下,菠萝蜜散发着甜美的香气,酸辣汤热气冲天,小笼包玲珑可爱,还有最令人垂涎的烧烤大餐呢!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呼唤声,此起彼伏。冒雨而来的人们脸上顿时犹如百花怒放,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词语麻辣串是同学们最喜欢的习作形式之一,他们常常会随机选择一些词语写着玩,越是搭不着边的词语组合,他们越喜欢,兴趣越浓,想要写好,可是需要一点真功夫的啊!
  [教学思考]
  作文是学生的一种真实生活过程,也是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作文应该由学生的自我需要、情感、意愿来决定,而不是任由外在的因素来控制。作文应该是学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让学生在作文中获得应有的快乐与愉悦,应该成为学生作文的基本要义。
  让学生切切实实活在当下真实、快乐的生活中,不是虚假地与人“交流”,而是用真实“独白”或“告白”的方式,自由地述说生活中的种种愉悦和快乐。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学生一边学习着展示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一边又享受着这种生活给他带来的种种快乐。即便是一小段酸涩、痛苦的记忆,也是心灵宣泄与逐渐成熟的一种需要。因为此时的作文是自我和心灵对话的最佳方式,向自我倾诉心中的喜悦与忧伤,接受自我成长过程中的那些错误与缺失,或原谅,或鼓励,或欣赏,都将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更丰富、更积极的意义。
  丰富人格、完善自我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第二个要义。一个人的人格成长往往是在自我实践、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学习作文,就是在时时观照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忠实朋友,除了分享自己的快乐以外,还会分担自己的忧愁或烦恼。通过作文,对生活进行梳理、反思、总结,从中得到一些经验与教训;通过作文,从那些看似琐碎、割裂、片面,乃至混乱的生活中,理出自己的成长轨迹,从中发现一些被自己疏忽、遗忘,甚至过去不知晓的东西,于是心智就会变得更为成熟,人格变得更为健全。更为重要的是,作文能使学生的各种感官更加敏感起来。对周遭世界保持视觉、味觉、听觉、嗅觉和心灵的敏感程度,使得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生活变得更鲜亮。
  当写作的过程成为成长的过程,学生便会发现作文交流不仅是一种爱的传播,一次美的分享,更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建立过程。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不存在任何的障碍和隔阂,彼此之间平等、信任、理解。假以时日,这种作文生活不断扩展、巩固,便能建立起生命个体对他人、社会和这个世界的信任,学生的生活在写作历程中将会变得更为真实、丰满起来。
  (作者单位: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运用“咬文嚼字”理念写作文,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的语文实践。这里的“咬”“嚼”就是推敲、斟酌、辨析、体悟、鉴赏等意;“文”“字”就是构成文本的一切元素(字词句段等)、形式(结构与表达方式)与意义(意义与价值,内容与蕴含等)之所在。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我们习作评改教学的视野里,除了对习作主题、构思、结构、语句等进行推敲、品味外,更是直接指向于有利于学生习作素养的养成。  一、 “咬嚼”的策略导
为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习作修改有必要教会学生“咬文嚼字”,让学生掌握整体审视,立意谋篇、选词炼句的有效方法,努力使其习作达到最佳水平。下面试就习作评改中“咬文嚼字”的基本过程及相应方法发表我们的体会。  一、 主题的重新审视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统率着文章的全局,又关照着文章的细节。审视习作的主题有无问题,应运用全篇通读、整体知觉、归纳梗概、确定主次等方法。一次暑期返校,我们根据
【案例回放】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星光大道”吧,很多明星都是站在这样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上一举成名的,今天,老师也为大家提供一个舞台,让你们习作的精彩片段在大伙面前展示一下,有信心吗?(有)  师:请同学们以小小组为单位,先朗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片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认真评一评。选出小组内的精彩片段在班上交流。  师:习作T台秀开始了。  生:我推荐xxx写的《扬子鳄的自述》。  啊哈,大家好
一、 高位指导——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也在评价建议中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毋庸置疑,学生有质量的书写,离不开教师悉心的指导,而教师只有明确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标,有的放矢,写字指导才能步步到位。  1. 用好教材资源。北师大版低年级二下教材中语文天地的第一题,都是安排学写字的练习,遵循书法学习循序渐进
初读课文,我们常常只是按部就班地学学生字,读读课文,机械重复,教学必然缺少应有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常态的教学中,怎样增添新的因素,以启动、刺激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这就要求
有效的词语教学,能使孩子依托文本深入品味,领略作者的精妙用意,使阅读、写作教学根深叶茂。那么该怎样帮助孩子体会词语的意义,挖掘词语的意味,从而激发词语的活力呢?  一、 回归生活,让词语教学“接地气”  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要尽量让词语教学回归生活。本学期课本上,我们要学习一组描述秋天的成语,又刚好是秋天,我就带孩子们去校园走一走,看看风景,闻闻花香,听听鸟鸣,尽情享受秋风
一、营造氛围,消除障碍,使学生敢于深度质疑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很少提出问题,似乎习惯了用耳朵听,却忘记了用嘴巴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障碍:一是怕提
众所周知,“非连续性本文”区别于“连续性文本”,它需要学生从图文并茂的“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 面对独具特点的“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又该如何去探求、遵循其教学之道呢?下面笔者就“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第一重境界:入情入境始与亲——循“境”而“入”  境,即教师在课堂伊始创设的情境。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
当下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为:言之无物与无物言之。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作文教学和复习时做了以下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 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携手并进  1. 从课文中挖掘素材,丰富训练。学完课文后,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挖掘出略点、隐点、续点、触点进行扩展、补充、接编和改写。如我们教过古文《陋室铭》之后,学生对这种短小精悍的骈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引导学生写《学习铭》《作业铭》《上课铭》,
2011年正好任教初一,于是,我的作文教学改革就开始了。初一的习作教学我着力做以下十件事。  首先,写日记。写日记的目的,一是练笔,二是积累素材,三是使学生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可谓一举多得。教给学生日记的一般格式之后,学生从开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写了。一开始并没有规定题目和内容,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目的就是让学生去掉那些条条框框,甩开膀子写!可是,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出现了,该写的好像都写过了,学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