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的心理适应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还被赋予了多种角色,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值不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一般说来,教师往往被要求成为多面手,能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譬如说是一个管理人员,能有效管理好班级;是一个心理咨询师,能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良好的倾听和含专业学科、家庭生活、职业规划等内容的咨询服务;是一个项目负责人,能配合学校的各种 “活动周”“活动月”量身打造并完美实施班级的活动策划;最好是个全才,能写能画,能吹拉弹唱,还能搞搞科技小发明……
  当教师们被赋予了各种各样角色的同时,是不是也会困惑,这么多的角色转换我能很快地调适吗?这些角色的功能我能很好地体现吗?我需要成为一名“全能运动员”吗?今天,让我们来谈谈教师角色的心理适应。
  首先让我们了解,教师角色具有哪些特征呢?
  ⒈具有自主性与个体创造性
  教师的教学经验、能力、兴趣、教学风格都能通过影响教师对学生、对教材、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决策。教师可以自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组织游戏活动、设计比赛等多种方式丰富自己的课堂,还会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肢体动作,将情绪情感传递给学生。教学工作体现了丰富的个体创造性。
  ⒉具有完美的人格化特征
  教师对学生具有多大的影响力?教师的品格意志、道德面貌、情感态度、学识能力和言行举止能够同时对一个群体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每个学生身上都带着教师劳动的痕迹。我们的所见所闻中不乏社会对教师角色的各种要求:教师应该带给学生父母般的关爱、学者般的指导、朋友般的慰藉;教师应该谦卑又自信,宽容且严谨,处事公正并善解人意;教师应该不求名利,处处以身作则。教师角色无疑有太多完美的人格要求。
  ⒊具有弥漫性和模糊性
  正如日本学者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里所述:“医生的工作是通过治愈一种疾病而告终结,律师的工作是随着一个案件的结案而终结,教师的工作并不是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就宣告结束。教师的工作无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且不断地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的特征。”如此没有明确的界限,使得许多教师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才算完成工作。
  ⒋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
  没有一位教师会认为“除了教书,我什么都不用做”。教师肩上所承载的各种期待会随着教师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发展性已经渐渐被证实为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
  很多教师觉得每天有操不完的心,着不完的急,学生安全、班级纪律、考试成绩……经常处在焦虑紧张之中;有的则时时处处注意为人师表,对自己,对学生事事要求完美,掩盖作为一个常人所有的喜怒哀乐,活的很累,心更累。在诸多的教师角色中,到底是“教师”这一角色重要还是“家长”这一角色重要?到底是“教学”重要还是“管理”重要?“老师一定要有问必答,无所不知吗?” “老师是家长代理人吗?”
  怎样更好地适应教师角色的转换呢?首要的是将被社会无限拔高甚至被扭曲的教师职业角色,回归正常状态,走向生活,走进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角色进行恰如其分,合乎职业特点的定位。教师的主要角色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
  作为一名教师,摆在首位的仍然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是知识的传递者。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这是教师最基本的任务。术业有专攻,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是每一位教师教学工作的立足之本,缺失了这一点,会失去职业发展的基础。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还要时刻把握所教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因此教师的知识要“广”“深”“新”。不仅如此,还必须懂得如何传授知识,应是学科教学法与学科知识的双重专家。另一方面,还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掌握知识的方法上,而非掌握知识的总量上。具体来说,包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制订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媒体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方法。
  ⒉教师是学生的示范者
  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教师的人格特点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的痕迹。儿童、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理所当然会成为他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其一言一行都将是学生的表率。实际上,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社会成员,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个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学生如何发展,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但是,教师只是普通人,不必刻意拔高自己,殊不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在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⒊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
  学生的学习和其他活动都是按集体方式进行的,教师的地位、年龄、知识经验决定了他对学生集体负有领导者的责任。教师必须意识到,有效的教学和有效的领导、管理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提升学科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组织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作为纪律的执行者,教师不但要传递社会规范,安排学习情境,制订学习规则和程序,还要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和自律自控的能力,评价学生行为的正误,相应实施奖励或惩罚。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严格的管理者”的角色将更多转变为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灵活的组织者”的角色。
  ⒋教师是心理卫生工作者
  在社会生活中,教师很难保证学生不会出现心理问题。虽然课堂不是心理治疗的场所,但是职业角色要求教师在这方面应当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担负一定的责任。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及积累的生活经验,不断调整完善对教师角色的评价、判断并形成教师职业特有的责任感、自尊心和荣誉感,我们便形成教师的角色信念。当今社会,教育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机构的创新、教育岗位的竞争、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等方兴未艾。但是,我们始终要清楚教师的主要角色,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坚守的角色信念,不能本末倒置。
  让我们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医学与牙科学院挂在墙上的教师应当奉行的职业价值观共勉。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医学与牙科学院把教师应当奉行的职业价值观挂在墙上,它们是:
  学问(Scholarship):我们发现,解释和传播促进和复兴健康的新知识。
  尊重、同情和关怀(Respect, Compassion and Caring):我们应用这些理想来指导我们教导自己的学生、关怀自己的患者,与我们的同事一道工作。
  正直(Integrity):我们履行自己对患者、学生和同事的责任,保持最高的道德标准。
  卓越(Excellence):我们遵循最高的国际标准从事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给予患者关怀。
  合作(Partnership):我们在教育、研究和健康保健方面与合作伙伴一道为了更大的社会利益而工作。
  管理(Stewardship):我们明智地使用自己的资源。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其他文献
医生总不忘嘱咐每一位病人:“按时吃药、打针,生活要规律。”什么是“生活规律”?  ⒈每天起床和入睡的时间应有规律,成人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  ⒉工作、学习、劳动的时间应有规定,应尽可能按时作息。  ⒊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不偏食,不多食,讲究饮食卫生。每天坚持饮水1500-2000毫升。  ⒋每天应尽量定时排便,以减轻残渣和毒性物质对肠道的不良刺激,保持腹中舒适。  ⒌早晨或晚间应适度参加健身
2010年3月18日,海南省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该省地方财政支出明显体现出“教育优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据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1至2月,在海南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中,对教育的支出累计达8.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6%,占同期全省一般地方预算支出的25.1%,超过四分之一,也是各项支出中最多的一项,名列榜首。 (吉 羽沈彤中)
随着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相关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课堂新模式,为学生品德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品德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掌握体验、探究、实践的学习策略,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从而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    一、真切体验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
写作文,常常令老师“皱眉毛”、让学生“咬笔杆”。 一句话,作文难,起步作文更难。那么,怎样有效指导低年级孩子写好作文,让他们赢在起步作文的起跑线上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在讲故事的氛围 中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   我发
摘要:幼儿教育是人生发展起步阶段,一个人的人生观的形成、个性能力发展以及责任意识的产生,与幼儿时期接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幼儿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幼儿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一颗爱护孩子的心,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方式;形式;探究    幼儿教育是塑造性格品行、培养行为习惯、发展个性能力、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天地精华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每一首古诗词都蕴涵着诗人们对家乡、对友情、对山水、对生活的深厚情感。而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就是在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古诗词的意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引导他们从朗读开始,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品读鉴赏,领悟诗作的艺术风格,品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意境美。  关键词:
衡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南部,现辖5县2市5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731万人。目前,衡阳市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2363所(小学1946所、中学417所);中小学教职工6134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6450人,中学专任教师27218人;全市在校学生共1004578人,其中小学生625488人、初中生265127人、高中生113963人;现有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10个,其中市级教师培训基地
中学是培育学生的基地,而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目前中学的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自然班为授课单位,全部按年级进行分班教学的“一勺烩”教学,这种不管学生的入校英语基础和水平起点如何,机械地按照一样的教学要求、一样的教学内容统一进行教学的英语教学模式,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实行,并且常常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因“吃不饱”而降低了求知欲,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基础差的学
《新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一、情境——点燃交际的火焰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情乃语言教学之根本,境乃语言
“表扬”是一种艺术。表扬,可以增进幼儿的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表扬,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关爱与认同,使其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表扬,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和谐,让教学事半功倍。  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说过:“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可见,表扬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强化剂,是推动班级工作顺利进展的必要手段。在表扬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让表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