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英语教学浅析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epwq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活化教材,将动静、声像结合;CAI教学课件、网络技术等辅助教学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上课的教学模式,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更有利于将书本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和强烈的感情。多媒体技术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并且形式活泼多样。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的感官刺激,对英语学习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也是英语教学中所必须采用的。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他们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教师讲课要多得多,并且更有利于知识的强化和迁移。如我在采取多媒体上英语课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记得快,记得牢,能积极主动地参于到我设计的活动中来。
  
  多媒体能够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也往往只注重句型和词汇的学习,忽视句型的具体应用。学生通常只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因此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多媒体,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如我在教句型“Can I help you ?”时,通过Powerpoint设计了几个情景:(1)去商店购物;(2)到餐馆就餐;(3)去图书室借书。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Can I help you ?”而且知道使用这句话的具体环境,它所表达的意思,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根据前面设计的情景,我们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自动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如“Thank you very much./Thanks a lot. ”和“You are welcome . / My pleasure.”等句型和单词,并将它们用到现在的情景对话中。这样一来,通过多媒体我们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多媒体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
  
  由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接受程度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活动时要具有层次性,要使学生通过模仿结构操练领悟新知,记忆新知。而有效地巩固新知识须经过多次交际性操练,将新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去,使学生在用英语交际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听、说、读、写并举的英语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调节学生学习情绪,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创造多层次的练习机会,开发潜能,使学生既能提高学习效果,又学得轻松愉快。我在英语教学中扣住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内容,运用电教媒体虚拟语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英语对话情景中,教材中抽象的语言知识变成了生活中的人物对话,引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的输入
  
  英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信息量大,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教师不再以黑板和粉笔为武器进行“一讲到底”式的教学,而是根据网络教学的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控制台,利用计算机、投影机、大屏幕,调用自己在校园网上的教学站点,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这样既切实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为英语的创造和发现学习提供了条件,对高密度理解知识提供了可能,同时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特别是对农村英语教学,农村孩子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多媒体给他们提供了机遇,给他们打开了世界之门。
  总之,多媒体的使用将把英语教学推向一个新起点。它将以其生动形象、音形兼备的特点有效地促进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多信息、大容量和高效率的发展。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特点,巧妙地利用电教媒体将抽象的知识赋予想象化,具体化,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声、画交融,给学生创造学习氛围,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发学生学习欲望,创造生动的英语学习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心路历程我是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计算机时,进入教育技术领域的。当时国际与国内电化教育、声像视听教学已经有相当大的发展,计算机对于教育的作用必须超过原有技术所产生的价值
传统手工判卷的费时、费力、准确性差等缺点曾一度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和学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种更高效、更准确、更方便、更智能的网上阅卷方式日渐盛行起来。网上阅卷,就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表单识别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对客观题采用计算机自动识别,对主观题采用计算机显示试卷信息、判卷人给分的计算机判卷信息处理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可以控制主观题阅卷误差,实现阅卷的公正性、公平性,而且通过计算机处理
2004年12月7日-9日,首届亚太创新教师大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召开.我有幸应邀参加了本次大会,并深有感触.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为语文教学手段的优化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必将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但如何才能合理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呢?笔者现将自己的点滴感悟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寻找教育理论的制高点    南国农先生认为:“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运用电教手段,必须要有
能否搞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关键是由学校的条件、学科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的特点及学校办学理念来决定的。但由于市区、县区、农村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使得众多学校对整合的理解及操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郑州市从2001年开始,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模式。即,在条件中等的部分市区学校及县城学校实施以课程知识为中心的整合模式;在市区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实施以资源为中心的整合模式。根
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出行方式的选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创新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
数学网络教学,点击鼠标中“刷新”数学课堂,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形式,使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得到完美的结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还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
作为宋初诗坛上一位由白体而昆体的人物,晁迥可以说具有坐标的性质。他以自己的诗歌创作见证了白体、昆体的转变过程。其“抗心希古”,多作“道情诗”,实开“理学体”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