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bi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能够在掌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的同时,充分结合实际项目运用到设计中,是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在校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要求。只有通过真实的项目实践,充分接触到市场,才能使设计理论在美学的标准下更具经济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装潢艺术设计;环境分析;课堂教学项目;实践结合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专业,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但在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往往存在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分离的现象。
  一、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环境现状分析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中国许多大专院校都开办了设计专业,进行扩招,不管是综合类院校,还是艺术类院校,都纷纷跟风而至,但是也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教学专业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不足成为限制装潢设计专业发展的客观原因,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良性开展。而学校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刚刚毕业一般根本不能适应自己的岗位,用行业的话说就是“刚毕业的学生不能用”,所以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一般都会把经验作为一个先决条件。我们的祖先早就已经开始以作坊的形式传授技艺了,而我们现在的设计教学中,缺少实践,与市场结合不够,设计的东西往往没有考虑具体的应用环境,不能真正使用于市场。例如,学生在设计印刷品时根本没有考虑印刷的成本价,没有真正计算过开本的切割,没有考虑到印刷工艺的使用,没有考虑到设计作品与印刷机器的衔接,没有考虑设计所直接面对的消费者,没有考虑到印刷或者制作所具备的条件等,天马行空,最后往往不能实现或者效果大打折扣,这就是缺少实践的后果,也是中国设计教育的一大缺憾。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一个方法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市场接轨的工作环境,让教师以团队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提倡一种与市场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创造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并学会一种自己探索解决的方法,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并验证课本上枯燥的知识点,并学会活用知识。
  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的紧密结合
  1.VI设计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的相互补充
  VI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团队当中的协调能力。目前,社会上企业标志、整体企业策划、吉祥物等的征集活动越来越多,这给VI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极好的大环境。作为课程的授课教师,应适时接触最新的设计动向,收集大量标志和VI征集纳入课堂中来提供给学生选择,或者尽量寻找不同行业的招标内容,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以真实的客户案例带动学生,使学生可以多种角度练习。在讲授期间,通过各种讨论和实地调研,并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和作品,或者邀请一些一线的资深设计师,和在校教师一起探讨投标的方法和过程。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把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在学校授课项目实践学习期间养成讲求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的习惯。
  2.包装设计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的相互补充
  在今天,世界趋于大同,经济全球化,商品需要大量地流通,商品的包装就显得非常重要,不但要求实用经济价值,还必须在同类商品中提高自己商品的知名度。包装设计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根据个人喜好主观创意去进行设计,没有考虑消费者和企业的要求,最终效果不切实际的状况,针对包装设计的教学内容,我们采取了让学生直接跟单的做法,解决这一难题。譬如在今年的2007装潢设计2班的包装设计课程中,引进中南山人参的包装项目,在前期的沟通阶段,把中南山人参的执行总经理请进课堂,让学生了解人参作为滋补品在市场的简况以及人参商品的特性、客户和市场的需求,随后教师又根据包装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包装设计思维的训练。在创意实践期间,组织学生走进我们的实践基地金生印刷厂,了解包装印刷工艺流程和包装的工艺要求等,所以说包装设计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基本的知识点,还应在技术与工艺、设计理念与形式的衔接方面,增设现代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课程。这些都有利于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和研究的系统性发展,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
  设计专业理论教学教授的更多的是专业理论知识,而社会实践是巩固专业知识和进行实践印证的一项必需的教学任务,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朝阳专业,每一步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而不容忽视的。
  
  (作者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语感教学就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语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方式为:训练朗读能力,触发语感;比较品评语言,培养语感;指导背诵运用,积淀语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语感培养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
目的:研究桂皮醛对大鼠体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囊袋法制备
目的:探讨PET/CT用于体外无创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方法学、可行性及机制。方法:9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动脉粥样硬化组(n=3):进行动脉粥样硬化诱导后5个月时进行
中国教育提倡教育改革,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进行系列性变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是自教育改革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实质。什么是个性?在心理学上界说为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那么对阅读教学而言,个性化行为应怎样理解,怎样在阅读实践中体现呢?笔者试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个性化阅读得到张扬  个性化阅读需要宽松的阅读环境,这样,学生才能进行自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编演课文、表情诵读、激情辩论、放飞思绪形成阅读高潮。在此基础上,增强引发阅读高潮的意识,努力实践生命化的阅读课堂观,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好学生的兴奋点,就会引发更多阅读高潮。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高潮、    阅读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一整堂课不能水波不兴,没有高潮,它需要一个引发思想的课中活动,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以其独特的科学体系,使传统智商式思维受到强烈的批评,它探索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模式,把艺术教育提到很重要的位置。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进行。作者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提出了如何搞好智障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智障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运用    由于学生的脑损伤而造成的智力残疾,使得其中大多数学生智能逻辑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