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文学艺术理论中常讲一个概念:“风格”。什么是“风格”?在有些文艺理论书中,往往引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评论家布封的一句名言;“风格即人”。我们常说“风格就是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学艺术理论中常讲一个概念:“风格”。什么是“风格”?在有些文艺理论书中,往往引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评论家布封的一句名言;“风格即人”。我们常说“风格就是人”。这是一句描述性的语言或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虽然说得很深刻,但是比较笼统,比较不明确,是人的什么?理应做些补充,即人的个性。这个个性是多方面的,是个性化了的思想、性格、脾气、秉性、气质艺术创作特色。而在美学中考察这种个性,自然要指出历史、社会、环境对创作主体的巨大决定作用,同时还要承认创作者自身的生理、心理的秉赋
其他文献
汶川大地震以来的日日夜夜,泪水无数次盈满我的双眼,无数个镜头和画面给了我太多心灵的震撼:灾区同胞承受的巨大苦难,我们民族在灾难面前的众志成城,抗灾一线最可爱的人的无私奉献
一次音乐课上,我临时想在书本上写点什么,很随意地对一个学生说:“用一下你的笔。”根据我的经验,老师用学生的笔,学生会欣然答应的,而且会手忙脚乱地把他认为最好用的笔拿给我。可是,这个学生却没有,反而把桌子上的笔收进了铅笔盒,铅笔盒盖得紧紧的,还把手压在了上面。这个学生是我们班的智障学生。我以为他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用一下你的笔。”我又说了一遍。他看着我摇头。我还是不相信学生会拒绝老师用他的笔。但他
寒假期间,我读了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遥远的声音》,小说中的主人公正彦,仿佛是个机器人。他每天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都是由他母亲一手安排和操控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