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英语阅读课中,阅读文本的方式有很多种。本文以“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为依据,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出发点,以提高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效率为目标,提出了在阅读课中,选择合理阅读方式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者学习方式的类别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课 以学生为中心 读 教学效率
一、前言
小学英语的阅读课上,读的活动占据了教学活动的大多数时间,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是要提高“读”的质量。因此,我反复思考阅读课上为什么读,如何读,读多久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出“在英语课程的每个决策环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和怎么评。” 笔者结合实例提出,要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教师在组织读的活动时,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读的方式。
二、读的方式的分类
1.以理解为目的。让学生理解文本材料的意思而进行。主要方式有听录音、默读、小声读等。
2.以掌握发音为目的。要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课本中某部分词汇或句子发音。主要方法是跟读。如跟录音读,跟老师读。
3.以巩固、练习为目的。通过反复的“读”加深学生对所学语音知识的印象,加深对所学文本内容的理解。形式有自由大声朗读、全班齐读 、分角色朗读 、表演故事全部或部分情节等。
三、合理选择阅读方式
1.根据学习目的,合理选择读的方式。读的方式的选择首先要明确学生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完成每一步的学习目的。本课教学目标:理解和认读文本故事;学习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forest,river,the best student,good at… run a race,have a try,What’s the matter?”;学生听音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有所提高。
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时,教师选择读的方式如下:故事里有一个小兔子正在哭。教师用课件播放故事动画,要求学生在看完动画后回答以下三个问题:“Why did the rabbit cry?”“Why he said he is a bad student?” “Do you think the little rabbit is good or bad? Why?”学生边听边看文字。在帮助学生回答了问题并理解了文本信息后,教读目标语言:“What’s the matter?”、“I am a bad student”等,这时老师需要带领学生齐读。接着,老师请不同的学生读原文中人物的语言。在上述的教学环节中,呈现文本和理解文本主要采取了听读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获取文本信息上。然后,教师要求学生选读故事中的一部分,根据材料后面的提示复述此部分故事的内容。
这一部分教师采取了自由朗读的方式,这种读法的选择正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遵循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存在个体差异性,自由朗读能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自我检查和查漏补缺的时间和空间。这种读的方式对学生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帮助最大。
2.根据学习者学习方式的类别,选择读的方式。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倾向性有很大差异,首先通过调查统计了解大多数学生属于何种学习的类型,再针对性选择合适的读的方式。例如,班级学生是行动学习者,觉得身体的活动能有效的帮助他们学习语言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加入一些“活动”的因素。如:表演课本剧;将文本中的句子分别写在几张纸条上,让学生读完以后,将纸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粘贴或拼接。如果学生都善于通过听的活动来学习语言,教师就安排更多听的方式感知阅读文本。如在教授《剑桥小学英语》学生用书3第6单元中的一首歌曲《 The polar bear》时,由于我所任教的班级中,三种不同学习类型的孩子数目比较平均,分别设计三种方式:(1)听歌曲回答相关问题;(2)看歌词,跟读歌词;(3)表演歌词中所描述的北极熊捕捉猎物的过程。这样做使得所有的学习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实现每个个体的学习效率最大化。
3.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握好读的“度”。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教学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每一种“读”的方式所使用的时间和频率。例如: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音方面的能力明显要突出,他们不需要反复的机械的读词、读句,操练发音。不宜长时间的使用分组朗读,指名读等方式进行操练。在高段的阅读课上,随着文本理解难度的加大,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理解文本信息,宜加大理解性的“读”的时间和强度,多采用默读、小声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在教授六年级新教材Unit5中一段有关kingfisher的文本时,我采取读的方法依次如下:(1)听读文本,找出文章说的是什么动物;(2)听录音,看文本,理解翠鸟住在哪里,并学习课本中的新单词(riverbank,hole等),同时,教师带学生朗读新词。(3)学生默读文本,找出他们濒临灭绝的原因。在这节课中,以理解为目的的“读”占到全部阅读时间的60%-70%。而在三年级的阅读课上,以理解为目的的“读”相对时间少一些,大约占全部阅读时间的30%-40%,而以掌握发音为目的的“读”会更多一些。
小学英语阅读课上,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帮他们选择最合理的方式去读,并严格控制每一种读的方式所使用的时间,从而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丽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理与实践指南[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2]黑尔·斯蒂.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课 以学生为中心 读 教学效率
一、前言
小学英语的阅读课上,读的活动占据了教学活动的大多数时间,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是要提高“读”的质量。因此,我反复思考阅读课上为什么读,如何读,读多久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出“在英语课程的每个决策环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和怎么评。” 笔者结合实例提出,要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教师在组织读的活动时,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读的方式。
二、读的方式的分类
1.以理解为目的。让学生理解文本材料的意思而进行。主要方式有听录音、默读、小声读等。
2.以掌握发音为目的。要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课本中某部分词汇或句子发音。主要方法是跟读。如跟录音读,跟老师读。
3.以巩固、练习为目的。通过反复的“读”加深学生对所学语音知识的印象,加深对所学文本内容的理解。形式有自由大声朗读、全班齐读 、分角色朗读 、表演故事全部或部分情节等。
三、合理选择阅读方式
1.根据学习目的,合理选择读的方式。读的方式的选择首先要明确学生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完成每一步的学习目的。本课教学目标:理解和认读文本故事;学习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forest,river,the best student,good at… run a race,have a try,What’s the matter?”;学生听音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有所提高。
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时,教师选择读的方式如下:故事里有一个小兔子正在哭。教师用课件播放故事动画,要求学生在看完动画后回答以下三个问题:“Why did the rabbit cry?”“Why he said he is a bad student?” “Do you think the little rabbit is good or bad? Why?”学生边听边看文字。在帮助学生回答了问题并理解了文本信息后,教读目标语言:“What’s the matter?”、“I am a bad student”等,这时老师需要带领学生齐读。接着,老师请不同的学生读原文中人物的语言。在上述的教学环节中,呈现文本和理解文本主要采取了听读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获取文本信息上。然后,教师要求学生选读故事中的一部分,根据材料后面的提示复述此部分故事的内容。
这一部分教师采取了自由朗读的方式,这种读法的选择正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遵循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存在个体差异性,自由朗读能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自我检查和查漏补缺的时间和空间。这种读的方式对学生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帮助最大。
2.根据学习者学习方式的类别,选择读的方式。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倾向性有很大差异,首先通过调查统计了解大多数学生属于何种学习的类型,再针对性选择合适的读的方式。例如,班级学生是行动学习者,觉得身体的活动能有效的帮助他们学习语言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加入一些“活动”的因素。如:表演课本剧;将文本中的句子分别写在几张纸条上,让学生读完以后,将纸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粘贴或拼接。如果学生都善于通过听的活动来学习语言,教师就安排更多听的方式感知阅读文本。如在教授《剑桥小学英语》学生用书3第6单元中的一首歌曲《 The polar bear》时,由于我所任教的班级中,三种不同学习类型的孩子数目比较平均,分别设计三种方式:(1)听歌曲回答相关问题;(2)看歌词,跟读歌词;(3)表演歌词中所描述的北极熊捕捉猎物的过程。这样做使得所有的学习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实现每个个体的学习效率最大化。
3.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握好读的“度”。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教学内容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每一种“读”的方式所使用的时间和频率。例如: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语音方面的能力明显要突出,他们不需要反复的机械的读词、读句,操练发音。不宜长时间的使用分组朗读,指名读等方式进行操练。在高段的阅读课上,随着文本理解难度的加大,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理解文本信息,宜加大理解性的“读”的时间和强度,多采用默读、小声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在教授六年级新教材Unit5中一段有关kingfisher的文本时,我采取读的方法依次如下:(1)听读文本,找出文章说的是什么动物;(2)听录音,看文本,理解翠鸟住在哪里,并学习课本中的新单词(riverbank,hole等),同时,教师带学生朗读新词。(3)学生默读文本,找出他们濒临灭绝的原因。在这节课中,以理解为目的的“读”占到全部阅读时间的60%-70%。而在三年级的阅读课上,以理解为目的的“读”相对时间少一些,大约占全部阅读时间的30%-40%,而以掌握发音为目的的“读”会更多一些。
小学英语阅读课上,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帮他们选择最合理的方式去读,并严格控制每一种读的方式所使用的时间,从而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丽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理与实践指南[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2]黑尔·斯蒂.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