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思考去听评课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3633332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听评课才会有所收获,应是听课者要思考的问题。在听评课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四点:
  首先,应带着欣赏与批判的眼光走进课堂。任何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青年教师观念新颖,手段现代,语言丰富,穿着打扮时尚,课堂张扬着个性与活力,我们要欣赏;中年教师专业知识深,理论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课堂充满智慧,我们也要欣赏。欣赏他们,学习他们,我们才能进步。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堂课总会有缺陷,有不完善的地方,即使一堂成功的课也有提升的空间,对此我们应该有批判的眼光。批判不完美,我们才能走向完美。
  其次,应学会既观察教师的“教”, 也观察学生的“学”。依据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在听课时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活动,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学的活动。对于教师的教,听课应该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目标是否呈现;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复习什么;新课如何导入;创设了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安排了哪些内容让学生动手练习,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课堂教学氛围如何。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由于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活动,教师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的活动。
  再次,听课中应重点记录教学的亮点和缺陷,以及自己的体会。课堂的亮点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令人眼前一亮、思维一活跃、感觉一振奋的部分,它往往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让整堂课熠熠生辉。教师好的引导会使学生兴奋起来,从而激活课堂气氛,既解决当前的教学任务,又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对于每个亮点,我们都应当忠实的记录。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思考这个亮点之所以亮的原因,它体现了哪些教育教学理念,能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最后,课后应当开展中肯的评课。一些教师听完课后,往往一走了之,还有一些教师不愿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如果追问得紧了,就应付地说这节课上得好,大赞其优点,忽略其缺点。当然,表扬使人进步,我们应该对优点加以褒扬,不要吝啬我们赞美的语言。但善意的建议、中肯的批评也是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不必讳疾忌医。评课可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可以坐下来慢慢谈,也可以站在教室外面交流三五分钟;可以是上课者主动请教,也可以是听课教师主动交流;可以是心平气和的三言两语,也可以是面红耳赤的激烈辩论。只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都值得我们去做。
  只要我们带上思考,端正态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用心点评,就会实现上课者和听课者的共同进步,实现两者的双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推拿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方法:将58例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在随堂听课的过程中.总感到一些语文教师的课堂令人难受。教师从内容上把课文的字词句段、布局谋篇拆分得支离破碎。把原本意境优美、充满趣味的文章变成了汉字词语的堆砌。教
我们做班主任的能拥有什么?班主任的津贴很少,即使在北京也是这样的一种状况。工作还特别繁重,支撑我们当班主任的力量来自于哪里?我想,这来自于其他行业所不可能收获的学生与我们之间最纯粹的心灵交流。在这个浮躁、利益至上的时代,还有谁能像班主任这样拥有孩子水晶般纯净的心灵呢?做班主任是幸福的,幸福来自于我们的心灵深处。只有当我们的心灵纯净的时候,做班主任的幸福感才会油然而生。  当班主任不容易感到幸福,除
阐述了果蔬气调贮藏的发展历史,对果蔬采后生理的影响与主要方式的研究概况及进展进行了报道.对机械气调库的主要设备、MA包装的建立方法与研究应用重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果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可塑性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教师如果能够注重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并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乐趣,学生就能保持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一、创设宽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心的深处。”的确,不少教育家都指出过,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也不是成功
最近.笔者对我市农村初中学校开展新课程所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情况做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学校语文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活动重视的不到30%,经常性、有计划开展
谈到课堂,人们自然首先想到它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是为了学习而专门设置的一个场所、一种环境,但可能很少有人认真想过,对学习而言,课堂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的环境。如果仔细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事实上,课堂未必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学习,也未必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请看一位美国学者对课堂的看法: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中学课堂是一个特别拥挤的地方。它不像是为学习而设计的,而更像是地铁或公共汽车。事实上我们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