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学校管理。那么怎样才能管理好学校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要增强人格魅力
在学校管理中,有这样一句话:要管人先做人,要正人先正己。一位英明的校长,应该是教师的表率、学生的榜样。在校园生活中,我们的目标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做到的,作为校长首先要做到,让自己成为校园里的一面鲜艳的旗帜。在工作的同时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为自己补充能量。日常工作中通过网络、书籍、外出学习、考察实践等多种形式不断积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研究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寻找新的育人途径和方法。我们首先要身体力行做一名优秀的校园行为模范者,看到操场上有一片纸屑,自己弯下腰把它拾起来;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自己积极与学生促膝长谈等。
二、要注重凝聚人心
(一)要用才、聚才、爱才。每一名校长都知道师资队伍的重要性,但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校长却不多。我认为留住教师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把教师当成工作中的战友、生活中的朋友。我认同工作中法治和人治相统一的理论。从法治角度讲,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稳定学校、发展学校的保证,自上而下所有人必须遵守,体现公平、公正。从人治角度讲,关心职工生活、注重人性、注重人情尤为重要。如阶段性为教师进行健康体检;给下岗的职工家属安排合适的工作;为年轻教师牵线搭桥,成就婚姻大事。这些虽然都是与教学无甚关联的生活之事,但是无平凡中见真挚,当我们用实际行动触及到广大教师的内心情感时,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必然有助于工作。
(二)校务公开,四心并举。校务公开就是把学校重要的日常事务在校园内公开,实现高透明度。校务公开有四大好处:(1)体现了领导有公心。我们必须认同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知情权、评议权。(2)体现了领导有真心。我们只有真心实意地相信教师、依靠教师,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真心拥护,干好工作。(3)消除教师的疑心。我们把权力运行过程公开化,不搞暗箱操作,教师自然会放心工作。(4)实现领导和教师同心。这也是校务公开的最终目的,只有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做到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
三、形成特有的管理风范
作为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要强化人本管理意识。教育是神圣的事业,学校是育人的基地。学校教书育人的重任主要由教师来承担。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材,就得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專业思想稳定的师资队伍。
当然,要带出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又是谈何容易?我想,作为校长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爱才之心。学校里的教师,年龄有大有小,资历有高有低,他们禀赋不一;,性格各异,对于他们,校长应该多看优点,多看长处。以我校为例,学校里不乏高手能人,他们各有专长,个性鲜明,有的外向开朗,心直口快,有的内敛沉稳,少语寡言,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在自己涉足的教学领域里成为行家里手。对于他们,学校就努力为他们搭设舞台,让其充分施展才华,并在评优晋职上助一臂之力。
诚然,在学校教工队伍里,思想水平有高有低,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作为校长,一方面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放到不同的位置和岗位上使其各得其所,就如唐代韩愈所说:“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另一方面又应该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引导教工努力向上。人皆有进取之心。这几年来,我们要求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联系实际,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帮助他们总结经验,使不少教师在岗位立功的同时自己也卓尔成才。当然,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对学校的决策和校长的决定,教工也可能会见仁见智,毁誉不一。对此校长应该有择善而从,海纳百川的肚量。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应该是集体决策、开放决策、科学决策。有时候,就一个问题,让教工七嘴八舌展开议论。校长能听得进不同意见,有“宁听逆耳之言,勿作违心之论”的雅量,能容人之长,超过自己;能容人之异,求同存异;能容人之过,合作共事。若能如此,蕴藏在教师身上的潜能和积极性又何愁不能充分挖掘和得到调动?
一、要增强人格魅力
在学校管理中,有这样一句话:要管人先做人,要正人先正己。一位英明的校长,应该是教师的表率、学生的榜样。在校园生活中,我们的目标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做到的,作为校长首先要做到,让自己成为校园里的一面鲜艳的旗帜。在工作的同时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为自己补充能量。日常工作中通过网络、书籍、外出学习、考察实践等多种形式不断积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研究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寻找新的育人途径和方法。我们首先要身体力行做一名优秀的校园行为模范者,看到操场上有一片纸屑,自己弯下腰把它拾起来;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自己积极与学生促膝长谈等。
二、要注重凝聚人心
(一)要用才、聚才、爱才。每一名校长都知道师资队伍的重要性,但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校长却不多。我认为留住教师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把教师当成工作中的战友、生活中的朋友。我认同工作中法治和人治相统一的理论。从法治角度讲,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稳定学校、发展学校的保证,自上而下所有人必须遵守,体现公平、公正。从人治角度讲,关心职工生活、注重人性、注重人情尤为重要。如阶段性为教师进行健康体检;给下岗的职工家属安排合适的工作;为年轻教师牵线搭桥,成就婚姻大事。这些虽然都是与教学无甚关联的生活之事,但是无平凡中见真挚,当我们用实际行动触及到广大教师的内心情感时,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必然有助于工作。
(二)校务公开,四心并举。校务公开就是把学校重要的日常事务在校园内公开,实现高透明度。校务公开有四大好处:(1)体现了领导有公心。我们必须认同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知情权、评议权。(2)体现了领导有真心。我们只有真心实意地相信教师、依靠教师,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真心拥护,干好工作。(3)消除教师的疑心。我们把权力运行过程公开化,不搞暗箱操作,教师自然会放心工作。(4)实现领导和教师同心。这也是校务公开的最终目的,只有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做到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
三、形成特有的管理风范
作为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要强化人本管理意识。教育是神圣的事业,学校是育人的基地。学校教书育人的重任主要由教师来承担。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材,就得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專业思想稳定的师资队伍。
当然,要带出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又是谈何容易?我想,作为校长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爱才之心。学校里的教师,年龄有大有小,资历有高有低,他们禀赋不一;,性格各异,对于他们,校长应该多看优点,多看长处。以我校为例,学校里不乏高手能人,他们各有专长,个性鲜明,有的外向开朗,心直口快,有的内敛沉稳,少语寡言,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在自己涉足的教学领域里成为行家里手。对于他们,学校就努力为他们搭设舞台,让其充分施展才华,并在评优晋职上助一臂之力。
诚然,在学校教工队伍里,思想水平有高有低,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作为校长,一方面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放到不同的位置和岗位上使其各得其所,就如唐代韩愈所说:“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另一方面又应该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引导教工努力向上。人皆有进取之心。这几年来,我们要求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联系实际,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帮助他们总结经验,使不少教师在岗位立功的同时自己也卓尔成才。当然,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对学校的决策和校长的决定,教工也可能会见仁见智,毁誉不一。对此校长应该有择善而从,海纳百川的肚量。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应该是集体决策、开放决策、科学决策。有时候,就一个问题,让教工七嘴八舌展开议论。校长能听得进不同意见,有“宁听逆耳之言,勿作违心之论”的雅量,能容人之长,超过自己;能容人之异,求同存异;能容人之过,合作共事。若能如此,蕴藏在教师身上的潜能和积极性又何愁不能充分挖掘和得到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