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精彩纷呈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rri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同课异构,实质上就是不同教师面对同一节教学内容,凭借各自教学经验,遵循学科规律,借助同伴帮助,筛选多种教学资源,合理构想、设计,并付诸实践,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同课异构风格魅力转变
  同课异构,在我校源于我们化学教研组中本人和马老师的“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公开课.由于当时听课和评课的老师及学生的评价较高,成为各教研组流行的一种教研方式,频频出现在各种教学观摩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这学期,我们组又走在流行的前线,四位不同年级的老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同讲高二化学“分子晶体”的观摩课.听完这四节课,大家受益匪浅,不仅学习到许多,而且深刻地认识到同课异构的优势.
  一、教学设计各具风格
  同课异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教学设计风采形式的多样化,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四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都不一样,尤其是导课形式,他们的导课形式多样化,显现了教师的各异风采.顾老师从分子晶体的性质入手,赵老师从晶体结构入手,杨老师从晶体模型、晶胞中微粒化学键的计算入手,王老师从概念入手.赵老师和杨老师的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可见,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领域.在这四节课中,多媒体的运用无疑都是非常好的,课件制作精美,带动了整节课堂.课件中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占较大比重,设计得好,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表达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干冰晶体,金刚石晶体,冰晶体的动画模型,既切合教学内容,又生动直观,变抽象为立体,便于学生进行晶体微粒和化学键的计算,也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调节了课堂的紧张气氛,从而把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统一于教学过程中.
  三、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顾老师的声音洪亮,很有穿透力,语言表达准确,还不时地带点小幽默,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杨老师极有煽动性,声音忽高忽低、抑扬顿挫,语言表达很有感染力……听着这些老师的课,我想到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魅力,深入到听课老师和学生的心灵深处.这些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必须锤炼我们的语言.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语言是联结师生情感的纽带.教师的语言艺术,只有在不断地积累之间,在不断地锤炼之下,在不断地创造之中,才能活力常现、魅力常在.
  四、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进入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特别是在赵老师和杨老师的课上,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研究,自主学习知识,主动思考如何计算晶胞,如何计算化学键,如何判断最近距离,等等,使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比其他两个班好很多.以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获得知识的印象更深刻.高效率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乐学、好学,更要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由主演变为导演,用自己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导好每节课,从而让学生享受快乐的体验,让教师相伴幸福的阳光.
  总之,通过这四节课的听课学习,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此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授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作为授课,不但能在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尽显所能,而且可以在相互的比较和学习中,认识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等方面與他人的差异,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作为听课者,不但能从几位老师智慧火花的迸射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也有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反思.只有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才能在反思中提高.
其他文献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点体会.  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1.抽象知识直观化.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知识点过于抽象,教师无法有效形容,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更无法合理利用所学知识点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信
期刊
在創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如何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已然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当前,中职生就业形势趋好,但也存在就业质量不高、稳定性差等问题。加强创业教育,符合中职生就业渠道多元化的需求,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完善。  当前中职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对开展职
期刊
一、立足课本强化基础  课本是学习与考试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创新试题实则脱胎于教材,但是同学们平时只顾围绕讲义、复习资料、模拟考卷等进行题海战,忽略了阅读教材,梳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题型,特别是没有构建教材各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没有扎实掌握课后的问题与练习,所以反而会在根据教材习题演变而来的试题上失分。比如2015年10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题:  例1为了从坦克内部观察
“张老师,您在吗?”中午,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条缝,传来了一声轻轻的呼唤。抬头一看,原来是四年级的小姣,前段时间我曾带过她们班三周的数学课。看到我在办公室,小姣红着脸说:“张老师,我就是想告诉您,这学期的数学我考了89分,谢谢您!”还没等我说话,她鞠了一个躬,一溜烟儿地跑了出去。  宋小姣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圆脸蛋,大眼睛,个子矮矮的,声音轻轻的,时不时还透露出几分胆怯和不自信。课堂上的她比较沉
为更好地贯彻课改精神。鼓励广大读者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课外实验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表述、猜想和探究,从而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本刊编辑部特举办“我发现的物理问题”征文大赛。参赛对象为本刊读者,老师学生均可,参赛学生请注明指导老师。
期刊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社会发展的副产品.现在,社会对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环保问题,经济发展不应该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物理学有许多涉及环境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物理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物理教学和环保教育的有机结合.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物理知识和环保问题有机结合  物理源于生活,
期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解惑这一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只有化解学生的疑惑,推导出公式之间的前因后果,才能让学生理解数学,发现数学的魅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逻辑培养出发,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难度增强,表现为更加复杂与抽象化,使学生在心理认知上很难接受,再加上传统说教形式严重,导致学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值得教师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蹲下身子与学生零距离交心沟通,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提出新见解,消除师生间的拘谨和隔阂,和学生一起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师生兴趣盎然,才能使课堂活
期刊
数学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行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受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