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值得教师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蹲下身子与学生零距离交心沟通,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提出新见解,消除师生间的拘谨和隔阂,和学生一起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师生兴趣盎然,才能使课堂活力无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催化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好奇心是人类创新的开始、是化学家发明创造的源泉.对化学充满好奇的初中学生,刚开始自主学习化学时热情高涨,但是学生的好奇心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逐渐递减.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质疑情境,催化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例如,在讲“盐类的酸碱性”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酸溶液和碱溶液pH的范围,然后让学生思考Na2CO3、NH4Cl、CuSO4等水溶液的pH范围.学生不假思索做出回答,但实验后学生感到困惑,这些盐溶液的酸碱性为什么与自己的想法不同呢?由此催化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新的化学知识.
  3.创设问题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生质疑并提出新的问题或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当然,教师设计的疑问要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梯度,要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找准切入点,进而层层递进地解决疑问.例如,在讲“有关杂质的计算”时,教师可以把课本中的习题(某炼钢厂用含氧化铁80% 的赤铁矿石200t炼铁,请计算能得到多少吨纯净的铁.)拆分成下面两个问题:含氧化铁80% 的赤铁矿石200t中含氧化铁多少吨?这些氧化铁中含多少吨纯净的铁?这样,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层层递进解决问题,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
  二、诱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动机是创新的基本条件.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及探究的欲望是初中学生潜藏的无意识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竞赛活动,激活并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人类的发明创造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物质世界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的驱动.比如,中国近代的化学家侯德榜出于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产生了打破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垄断的创新动机,经过长期研究和不懈努力,创造出了中国人的制碱法,即联合制碱法,而获得了金奖,展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
  2.实事求是、严谨细致是创新的作风.人类的许多创新发明是在偶然的机遇中不经意间产生的,如果不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遇将导致科学家的终生遗憾.比如,化学家李比希对于自己不能先于巴拉尔发现溴的事件就后悔不迭.李比希先于巴拉尔接触到了溴的液体样本,如果不是他没有经过严谨细致的分析就想当然地认为是氯化碘液体,那么他将是发现溴这种新物质的世界第一人,但由于他的工作疏忽导致这一发明与他失之交臂.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科学研究更要有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3.顽强拼搏、执着进取是创新的精神.人类的许多创新发明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甚至牺牲而获得的.比如,诺贝尔奖的创立者诺贝尔就因为顽强执着、敢于冒险地进行炸药的研究和制造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硝化甘油炸药研究过程中,多次发生爆炸,导致多人被炸死,且他自己被炸伤,但他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不妥协、不放弃,坚持实验,终于收获了成功,并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三、结合初中化学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要采用富有激情或鼓动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冲破自己固定思维的桎梏,以独特的视角引领学生提出质疑,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勵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猜想、幻想、甚至异想天开.因此,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有可能采取各种手段,使学生的创新萌芽及意识得到培养.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具有研究性学习能力,表明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或者解决问题的技巧化解各类实际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越来越高,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下面就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策略谈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
期刊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心理症状:孩子是不是脑子有病了?  这是一个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的消息:长胜因病休学了!  长胜是谁?他是个高一男孩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点体会.  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1.抽象知识直观化.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知识点过于抽象,教师无法有效形容,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更无法合理利用所学知识点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信
期刊
在創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如何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已然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当前,中职生就业形势趋好,但也存在就业质量不高、稳定性差等问题。加强创业教育,符合中职生就业渠道多元化的需求,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完善。  当前中职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对开展职
期刊
一、立足课本强化基础  课本是学习与考试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创新试题实则脱胎于教材,但是同学们平时只顾围绕讲义、复习资料、模拟考卷等进行题海战,忽略了阅读教材,梳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题型,特别是没有构建教材各单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没有扎实掌握课后的问题与练习,所以反而会在根据教材习题演变而来的试题上失分。比如2015年10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题:  例1为了从坦克内部观察
“张老师,您在吗?”中午,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条缝,传来了一声轻轻的呼唤。抬头一看,原来是四年级的小姣,前段时间我曾带过她们班三周的数学课。看到我在办公室,小姣红着脸说:“张老师,我就是想告诉您,这学期的数学我考了89分,谢谢您!”还没等我说话,她鞠了一个躬,一溜烟儿地跑了出去。  宋小姣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圆脸蛋,大眼睛,个子矮矮的,声音轻轻的,时不时还透露出几分胆怯和不自信。课堂上的她比较沉
为更好地贯彻课改精神。鼓励广大读者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课外实验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表述、猜想和探究,从而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本刊编辑部特举办“我发现的物理问题”征文大赛。参赛对象为本刊读者,老师学生均可,参赛学生请注明指导老师。
期刊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社会发展的副产品.现在,社会对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环保问题,经济发展不应该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物理学有许多涉及环境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物理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物理教学和环保教育的有机结合.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物理知识和环保问题有机结合  物理源于生活,
期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解惑这一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只有化解学生的疑惑,推导出公式之间的前因后果,才能让学生理解数学,发现数学的魅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逻辑培养出发,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相对于初中数学来说,难度增强,表现为更加复杂与抽象化,使学生在心理认知上很难接受,再加上传统说教形式严重,导致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