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胜将军”为何一蹶不振?

来源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4891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心理症状:孩子是不是脑子有病了?
  这是一个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的消息:长胜因病休学了!
  长胜是谁?他是个高一男孩,一所重点高中重点班的班长。这样一个学生,够出色,够优秀。身体呢,也是棒棒的,而且一表人才。这样的一个男孩,怎么就休学了?
  长胜是家中的独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在师长的赞扬声中长大。小学毕业,他凭自己的实力考入了一所重点初中。到初中后,他的成绩更是一路飙升,年级前三名,班上的第一名,非长胜莫属,“常胜将军”是大家送给他的美称。初中毕业后,他又凭自己的实力考入了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并且当上班长。也许是生活太顺利了,长胜真把自己当成了“常胜将军”,觉得自己能力超群,无往不胜。
  可没想到是,重点高中的重点班里人才济济,个个是强手,入学一个月后的第一次考试,长胜失去了领先地位,仅处于中上游。缺乏心理准备的长胜承受不住了,他还有何面目再继续当班长?几天后,长胜提出辞职,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也没留住。辞去班长职务后,长胜并没有得到解脱,眼看别人当上了班长,他反而压力更大了: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谁都比自己强,但是心里又不服气,导致同学关系紧张,陷入极度的矛盾和焦虑之中。
  老师也发现了长胜的焦躁不安、情绪不稳。就在老师准备找长胜谈话的一个晚自习,有同学报告说长胜喝农药了。老师和同学赶紧把长胜送到医院抢救,才化险为夷。可从此之后,长胜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精神不振。后来,长胜又有过两次自杀的迹象,一次是有人发现他晚上在湖边转悠,一次是有人发现他在四楼的窗口愣神。
  长胜是不是脑子有病了?老师和家长取得了联系。沟通的结果是,长胜先提出想休学,第二年重读高一。家长也想借休学的机会,一边给孩子治疗,一边调整状态。
  就这样,长胜开始了漫长的休学生活。
  回到家里,长胜更是情绪不稳,精神萎靡,拿着课本也学不进去。他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还动不动就对父母大发脾气。父母赶紧带孩子去看医生,先后看了几家医院的心理门诊,吃了不少药,花了不少钱。转眼半年都过去了,长胜不仅没有好转,而且更加精神不好,脾气不好,总是睡觉、发呆,一点精气神也没有了……
  他们又换了一家医院后,医生认为长胜的问题不能靠吃药解决,建议进行心理咨询。眼看休学期限已满,长胜这种状态怎么能重返校园?无奈之下,长胜一家辗转跟我取得联系,开始了心理咨询。
  心理探究:我怎能如此一败涂地?
  长胜到底怎么了?
  为了进一步探究长胜问题的来龙去脉,在了解了上述情况后,接下来,我与他们母子分别进行了详尽的交流。
  长胜母亲愁苦无奈地介绍:
  孩子从小就争强好胜,虚荣心强,谁要比他强,他就嫉妒、生气。初中三年给长胜的影响更大,由于成绩不断提高,孩子觉得自己不同一般,还经常说自己将来要当领袖、伟人。
  就这样,长胜经常看一些古今中外的大人物的书,总想当大人物。他对家长也越来越瞧不起,认为我们从事的是低级劳动,甚至直接说,他不能过这样的生活。
  中考时孩子考进了区重点高中,家里人都很高兴,他自己却觉得失望,因为没有考进市重点高中。谁想到,刚进高中不久他就病了,医生说他有点抑郁症和焦虑症。而后,半年多的治疗不但没见效,孩子状态反而更不好了。他整天坐立不安,更不让别人说什么,动辄就对我们的大发脾气……
  长胜自己却这样侃侃而谈:
  我觉得人活着就得有一个理想,得做出一番事业。像很多人那样平平庸庸,碌碌无为,有什么活头?
  我自认为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初中三年大家都叫我“常胜将军”。没想到刚进高中就成为中游,我怎能如此一败涂地?当时,我就是受不了自己的失败,不知如何是好,才闹出了那些让人担心的事情。
  随后,我就想东山再起,等待时机,重新找回我曾经的辉煌。既然大家说我有病得治疗,那就正好休学,准备重读高一。没想到心理医生说我有心理障碍需要吃药,更没想到吃药半年多我的心态越来越糟糕,越来越严重了……
  心理诊断:自恋型人格障碍惹的祸
  至此可以诊断,长胜的问题,既不是抑郁症,也不是焦虑症,他的问题主要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惹的祸。
  自恋型人格障碍最突出的特点,是极端的自我中心。生活中,这种人大多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自我膨胀,自认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倾向于极端的自我关注,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等等。因此常常出现人际关系上的麻烦,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心情,加上本身有不切实际的目标,往往容易产生挫败感。
  具体说来,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无法接受别人的拒绝和批评,直接反应是愤怒、敌意,甚至会采取报复行动。
  2.认为别人的关注、赞美、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喜欢颐指气使地要别人为其服务。
  3.自我评价极高,自我中心意识太强,渴望别人持久的关注。
  4.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5.缺乏同情心,对人冷漠,很少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
  6.责任感弱,做错事总会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
  7.热衷与他人竞争,希望打败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优越。
  8.对比自己强的人充满嫉妒与敌意。
  只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5项,就可以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综合如上情况看,长胜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是很明显的,最集中的表现是以“常胜将军”自居。一次考试成绩居中,放在别人身上,也许谈不上失败,可对如此自恋的“常胜将军”,简直是一败涂地了。如此心态,怎能不焦虑,怎能不抑郁?   长胜休学回家的行为,潜意识里就是一种逃避。青春躁动的年龄特征,闷在家里的封闭生活氛围,让“常胜将军”犹如关在笼子里的一头狮子,变得更加焦虑,更加抑郁。但这并非焦虑症或抑郁症,盲目的药物治疗自然难以奏效。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活早期来自父母或他人的,经常的过分宠爱和过高评价,是滋生自恋型人格的温床。长胜作为一个聪明的男孩,在童年时期,受到过多的关注和赞赏。同时,作为家中独子,又太少承担责任,太少受到批评与挫折。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路走来,师生送给他的鲜花和掌声,更强化了他的自恋人格,让他更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膨胀。于是,面对进入高中后的考试受挫,他自认为是“一败涂地”,承受不住了,开始扮演病人。
  心理对策:回归对自我的平常心
  心病还需心药医。要想帮助长胜真正告别心病重返校园,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化解自恋型人格障碍,从自我膨胀回归对自我应有的一颗平常心。针对长胜的情况,在后续的几次心理咨询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心理疏导。
  第一是促进认知领悟。
  长胜虽然经历了一次挫折,但由于心理上没进行调整,自恋型人格障碍很可能还根深蒂固。果然,当我问到如果重返校园,你有怎样的打算时,长胜又开始满怀激情地振振有词:“历经坎坷,不改其志。重返校园,我不张扬,但是,我一定要夺回我过去的辉煌,一定要东山再起,要不,我这一年休学不是白休了!”很明显,长胜依然相当自恋。
  有时候,人只有被挤到墙角才知道转身,被逼到绝路才会回头。为了帮助长胜迷途知返,我不得不把长胜往墙角挤:“如果以这种近乎‘复仇’的心态学习,那么,很快你就会旧病复发再次休学。如果你不能换一种心态,我们的心理咨询关系也很难继续保持。”长胜听懂了我的意思,突然转弯:“不,您不能放弃我,我要换一种心态……”
  看时机已到,我们就自恋型人格障碍及其矫正,进行了多次认知方面的调整,其中包括自我与他人,优点与缺点,成功与失败,理想与现实,责任与义务,等等。同时,我建议长胜开始写成功日记。
  再一次来访中,长胜在日记中深有感触地说:“经过心理咨询,内心有一种颠覆的感觉,不再野心膨胀,不再想当伟人,对于休学前当班长下台的问题,也能重新认识了。至于复学之后,自己要低调,不进重点班,也不争名次,这样会轻松一些,尽力而为吧。”
  第二是停止盲目服药。
  心理出现障碍,有时候是需要药物治疗的。但是,盲目的药物治疗,不仅无效,还会有副作用,这个副作用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心理咨询中经常遇到类似长胜这样的案例,来访者长期盲目吃药,结果导致“病人角色认同”,越吃药越像个病人,严重妨碍了心理障碍的治疗。
  因此,在认知领悟的基础上,从第二次来访,我就提出尝试停药的建议。长胜和家长也切身感到药物的副作用,同意尝试停药。停药后,我们每周沟通一次情况,结果是无任何异常反应,而且,由于认知调整的作用,长胜的烦躁不安逐渐减轻,心态逐渐平和。
  一次电话沟通中,长胜的母亲高兴地告诉我:“停药这么长时间了,孩子心情好多了,平静下来了,不再烦躁,不再坐不住。以前白吃了那么多药,真不如早做心理咨询。”
  第三是改善生活状态。
  人的心理状态与人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互为因果。从改善心理状态的角度说,改善生活状态是非常必要的。长胜长期休学养病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确实加剧了他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为此,在第三次来访会话的时候,经过与长胜和家长的反复协商,我们共同做了一个决定:改变生活方式,开始过正常人的生活。
  具体包括,一是调整作息时间。逐步恢复正常的作息,坚决按时作息,特别是坚持按时起床。二是调整活动内容。暂时完全停止读书活动,逐步开始力所能及的现实活动,比如协助做家务,比如给人打工,总之,不能闲在家里。三是调整读书内容。如果作息时间和活动内容得到了调整,可以在闲暇时间读书,但暂时不要读课本,可以适当看一些心理健康读物。针对长胜的情况,我向长胜推荐了我的《主宰你的情感》《塑造你的性格》等书。
  再次来访的时候,长胜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长胜母亲说:“孩子的作息正常,生活也正常了,特别是走出家门开始打工后,整个像变了一个人,心情好了,也懂事了,不再对父母态度不好,还帮助我们做家务。”
  长胜说我推荐的两本书他都看了,很多地方对他触动很大。我看到他在日记中写到:“走出家门的打工经历让自己对许多东西有了新的理解,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特别是更理解父母,懂得了父母的艰辛和伟大……最大的教训是,过去把自己看得太高了;最大的收获是,重新找回了自我……”
  最近一次见到长胜,是新学期开学三个月的时候。当时长胜脸上洋溢着从没有过的舒心笑容。他告诉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了,把自己当个平常人,其实感觉也挺好的。
  【与教师一起思考】
  长胜的故事,给我们教师什么启示?就防治学生自恋型人格障碍来说,我们教师也可以有所作为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放远眼光,预防学生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在长胜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师长的盲目鼓劲加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透过长胜的故事,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些熟悉的赞扬:常胜将军,继续加油,继续努力,胜利属于你,第一属于你……稍加思量,我们也就不难发现,这对长胜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至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师鼓励学生当然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鼓励,不能只顾教学的短期效果,而不管学生的长期发展;不能只顾让学生为了眼前的分数往前冲,而不顾培养学生长期的健康心理品质这个发展后劲。我们在鼓励学生力争上游的同时,还必须要教会学生有颗平常心。如此,我们就可能帮助学生避免自恋型人格障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这才是真正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着想。
  其次,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切入心灵,淡化学生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都说教师是心灵的工程师。而要当好这个工程师,需要学会切入学生的心灵。这样,在发现学生出现问题后,我们就可能对症下药,让工作更富于成效。比如发现有学生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懂得,你可能确有出众的才华,你可以因此而得到赞许与荣誉。但是,这些并不能赋予你某种不公正的权力,来轻视他人。当你没有如愿以偿超过他人时,也并不意味着你低人一等。懂得人人平等,你就会知道,应该尊重他人而不是唯我独尊;就会减少竞争对你的诱惑;减少挫折对你自尊的损伤。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懂得,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但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你,你可以先透过观察别人来认识自己。例如,找一个身边让你觉得自以为是的人——那恰好是你自己的一面镜子,仔细观察他,并问自己在什么地方与他很相似?用这个方法,让自己学习真实客观的观察和思维的方式。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懂得,过分膨胀的自我中心观念,来源于童年时父母或他人对你过高的评价。尽管这不是你的错,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还是有机会修改自我认识的,特别是当你受到批评或遇到挫折时,你要抓住这个成长的机会。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懂得,你还必须学会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才能体会到,通过爱,可以超越自我,成就人生。
其他文献
从活力课堂的定义来看,它主要凸显活力二字,即为数学课堂注入热情,并让每个学生受到感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与意愿,然后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课堂的活力,最后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这是构建活力课堂的最终目的,教师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  的自主性  活力课堂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化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谈点体会.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创建学习情境,让学生对学习情境中的化学现象产生兴趣,从而自主探究化学现象.这是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基础.比如,在化学教学中,教
期刊
期刊
前不久,筆者在一所新开办的乡镇公办幼儿园支教,看到孩子们在生活区域游戏“宝贝农家乐”中,争先恐后地扮演起田间地头劳动人的角色,“播种”“除草”“浇水”“杀虫”“收获”……忙得不亦乐乎。但是,通过观察,笔者发现他们在游戏中,玩得并不尽兴,好像还缺点什么。连续几次周末返园的晨检时间,都听到家长在议论孩子们在家里“忙农活”的那些趣事:他们一大早闹着要跟爷爷奶奶去田里,提着小箩筐、拿着小铲子,着急地说要去
“老师,我——”副班长小雨欲言又止的表情明显带着一丝不安与担忧,我关切地问道:“小雨,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嗯,那个,小峰最近有点反常。”小雨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让我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小峰是班长,他有反常举动我竟然一点都未察觉。  小雨接着说:“前几天,我和小峰谈了几点对班级管理的建议,但这次他听完我的建议后并没有像以前一样与我仔细讨论一番,反而说:‘你是觉得我工作没做好吗?要不班长换你来当
期刊
以開放吸纳为途径,组建创业导师队伍。秭归县职教中心为抓好创业教育,组建了开放式创业导师队伍。学校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为主体,吸收了秭归县傲晨豆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其军,本校毕业生、深圳市友诚国信科技有限公司李腊兵等10多位创业成功者代表,邀请了县人社、工商、税务、银行、食药、司法等部门代表,聘任了县机械加工行业专家张东,县电子行业专家张建权等,组成学校创业教育导师团队,既解决了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的
期刊
一部曲:打造幼师培训培养中心。为进一步加快英山县幼教事业的发展,提高乡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提升园长和骨干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先后组织了全县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骨干教师两轮培训,聘请了省教研室幼教专家伍香平博士来英山进行区域活动的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2014年5月,省幼教巡讲团的专家们在英山进行了四天的讲座和示范课,来自全县各乡镇的近300名幼教干部和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另外,还多次接纳了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使物理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依据  1.符合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物理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要想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教师就要让学生在对教材知识有了良好的把握之后亲自动手,参与实践,而创设问题
期刊
具有研究性学习能力,表明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够利用学过的知识或者解决问题的技巧化解各类实际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越来越高,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下面就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策略谈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