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让抑郁走开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宝宝,
  对所有的妈妈来说,
  都是一次情感的激荡。
  宝宝呱呱坠地,
  新妈妈深感幸福,
  同时,还会有莫名其妙的委屈,以及忧伤、暴躁……
  为什么期待了10个月的美好刚刚降临,
  “不和谐”的情绪便随之而来?
  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新妈妈们度过这段时期?
  
  PART1 测试 你对产后抑郁了解多少?
  
  1. 产后抑郁和产后抑郁症是一回事吗?
  A. 是
  B. 不是
  正确答案为“B”。很多人都以为产后抑郁和产后抑郁症就是一回事儿,但实际上,两者从持续时间和情绪波动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2. 哪些因素容易造成产后抑郁?
  A. 你的生产经历不像你期望的那样
  B. 照顾宝宝的疲劳
  C. 缺乏关注和支持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为“D”。如果你的生产经历不像你期望的那样,怨恨和愤怒的情绪就会积聚并成为抑郁的一个诱发因素。孩子的要求总是很多!再加上睡眠不足和吃饭不规律,即使是最坚强和乐观的人也会被拖垮。当你真的需要支持和同情时,你周围的人却往往只关注新生宝宝。这些都会让你容易发生产后抑郁。
  
  3. 产后如果你有怀疑、绝望、无助、想哭等情绪,持续多久没有好转就应该去寻求医生的帮助?
  A. 2周
  B. 1个月
  C. 2个月
  正确答案为“A”。产后激素水平的波动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让新妈妈在产后头一个月左右的情绪像坐上过山车一样。在产后头两周感觉无助、想哭是很正常的,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产后抑郁。不过,两周后,如果怀疑、绝望、不舒服的感觉还没有消退,就要去看医生了,因为你可能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4. 产后抑郁的表现有哪些?
  A. 总因为担心自己不能做个好妈妈而焦虑
  B. 对自己的另一半或其家人容易发怒
  C. 动不动就爱哭鼻子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为“D”。这些都是最常见的症状。不过,就算你不时出现其中的几种症状,很可能也没有患上产后抑郁症。毕竟,身体和情绪的巨大变化,可以令人预见这中间一定会有起起落落。但是,如果你有多数这些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就应该去看医生了。
  
  5. 如果知道自己出现了产后抑郁,你应该怎样做?
  A. 一切照旧,自己没有什么办法
  B. 埋怨家里人照顾不周
  C. 尽量让自己放松一些,多休息,保持健康饮食
  正确答案为“C”。尽量多休息,能睡就睡,不能睡就放松一下或打个盹。有人能代你照料宝宝时,你就可以上床睡觉、喝杯热饮、放点轻柔的音乐、躺下放松放松。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因为你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恢复。家务事和你的健康比,就微不足道了。把重要决定和事务先暂时放下。同时饮食要尽量健康。如果你没有胃口,定时少量进餐是战胜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
  
  6. 哪种方式可能会对新妈妈的情绪恢复有好处?
  A. 倾诉
  B. 让她继续哭泣
  C. 独自一人冷静一下
  正确答案为“A”。 找你的丈夫或最好的朋友诉说,可能会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如果他们觉得难以理解,也不要感觉受到了伤害。必要时,可以找一位相关的专业人士来倾诉。
  
  PART2专访 产后抑郁是一种病吗?
  
  产后,新妈妈的情绪波动往往会影响到家庭的氛围。
   产后抑郁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还是一种可以忽略的正常状态?这个时候,新妈妈需要怎样的帮助?
  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研究员胜利。
  
  产后抑郁,病态只占8%~10%
  父母必读:患产后抑郁症的新妈妈比例大概是多少?
  胜利:一般会在8%~ 10%左右,调查方法不一样,得到的数据会有所波动。
  父母必读:但是很多新妈妈和她们的家人,都觉得新妈妈产后有抑郁的情况。
  胜利:新妈妈产后心情不好、情绪波动,甚至经常哭泣,并不表明她得了产后抑郁症。有一部分人在产后两三天开始,可能会突然觉得不行了,但是几天就过去了,这是产后激素水平变化的常见的反应,构不成疾病。通常出现这种情况的新妈妈比较多,而持续时间长,达到产后忧郁症标准的人就没那么多了。
  
  产后抑郁和产后抑郁症
  一半以上的新妈妈在产后第一周都会出现没有明显理由的悲伤和焦虑,并常常哭泣。这种情况开始于产后第一周(1~4天),正常情况下两周内会自动缓解。
  产后抑郁症包含产后1年内发病的所有抑郁症,但大多数发生在产后最初的3个月内,多于产后2周发病,于产后4~6周症状明显。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落泪和不明原因的悲伤。其他常见症状还有:易激惹、焦虑、害怕和恐慌,缺乏动力和有厌烦情绪;食欲低下、体重减轻、早睡、疲倦和乏力,还可有便秘;在认知方面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缺乏信心;较严重的病例还可有自尊心减低、失望感和无用感。
  
  是病不是病,主要看能不能带孩子
  父母必读:咱们怎么来判断,新妈妈到底是产后抑郁症,还是正常的产后情绪波动?
  胜利:产后抑郁症的诊断,从什么时候开始、多长时间内严重到什么程度等,都有一条一条的标准。它的病程比较长,可以拖好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还有生理上的指征,比如说产后恢复慢,在某个时间没有恢复到应有的程度等等。
  一般可以从严重程度来判断,就是说,主要看新妈妈的母亲功能不能够正常执行。
  父母必读:这是不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胜利: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她带不了孩子,一旦带孩子就觉得完全没法休息,根本不行了,这样显然就不够健康。但这里要排除其他病症的影响。
  
  新妈妈,什么挑战在等你?
  父母必读:很多新妈妈都经历过您刚才说的那个相对正常的抑郁阶段。为什么这个比例比较高?除了产后激素变化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胜利:实际上,从生理上的因素,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都有,没有单一的原因。
  情绪波动肯定每个人都有。新妈妈不仅有生理上的变化,还有生活上的变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就难免有情绪变化。比如睡眠的变化,一般新妈妈睡眠都会被打乱。
  父母必读:当了妈以后,晚上很容易醒。
  胜利:新妈妈的睡眠比较脆弱。有些新妈妈总担心自己会把宝宝压着,这说明她自己心情不安。
  现在的父母都是新手。不像过去那样,每人都生好几个小孩,或者小的时候看见过妈妈怎么带弟弟妹妹。现在做了妈妈,这些都要从头学习。
  另外,有孩子后还可能牵扯到另外一些因素,比如说婆家、娘家的关系,原来的夫妻感情基础,牵扯到经济纠纷、财产继承、房产等问题。成人世界的一些矛盾带入这件事情里来,情况会更复杂。
  所有影响因素最后都会落在这个事情上,会以一些小事为突破口、爆发点。
  
  新爸爸介入,宽心还是闹心?
  父母必读: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家里人或者是新爸爸,他们需要做什么?
  胜利:不同的家庭,角色分工差异很大,有的家里新爸爸参与非常多,有的家里几乎完全不参与。
  男性没有母婴连接,所以投入到照顾孩子的事情当中难度比较大。有些情况下,比如说夫妻俩都是大城市的现代移民,父母要么年纪大,要么不适应城市生活不能来帮忙,他们得自己带孩子,新爸爸介入的程度就会多得多。
  父母必读:这是不是可以说明新爸爸介入程度深一些,新妈妈会好一点?
  胜利:它不是介入深浅的问题,而是两人合作的问题。别看是夫妻二人,甚至是结婚好多年才要孩子的,遇到这种需要密切合作的时候,不一定顺利,可能还会打架。你要这么干,他要那么干;他觉得你这么弄不行,你觉得他这么弄不行。比如说,有一个人对卫生标准要求很高,另一个人觉得没必要,就会有分歧。
  两个人不可能什么标准都是绝对一致的,所以需要磨合。
  
  “月子文化”,能给我们多少支持?
  父母必读:发达国家的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好,但是他们产后抑郁症比例也差不多。
  胜利:发达国家的社会支持系统一般在有危难的时候起作用,新妈妈平时得到的支持其实并不多。她们生完小孩,很快就自己干活了,没有坐月子这一套。他们有他们的文化,新妈妈需要自立,不太会把自己的母亲找来帮忙。我们国家找父母帮忙的还是相对多一些。
  父母必读:父母来照顾也有它的问题。
  胜利:这是中国传统中有利的一面,新妈妈会得到多一点照顾。但是还有新的问题,就是社会文化的变化和冲突。比如中国传统中坐月子要防着凉、不能洗澡,这是因为过去卫生条件不好,产妇容易感染甚至死亡,所以留下了这些传统。实际上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在这些问题上,新妈妈经常会遭遇到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产后抑郁,该给它多少关注?
  父母必读:既然产后抑郁不是病,那么是不是别太在意比较好?
  胜利:作为旁观者,看到新妈妈出现情绪暴躁,觉得按照她一贯的个性,不至于这么失态,就应该关注她的心理适应问题。适时关注,并给予新妈妈必要的帮助,对防止问题变得严重是很重要的。
  而新妈妈也要有一个学习的心态,逐渐适应作为一个新生儿母亲的角色。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健康还是主流。新妈妈肯定有难受、烦乱、不安心的一面,烦乱过后,回过头来看,还会有收获的一面——看到孩子的可爱,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和成就。如果说这两面都有,那就是正常的。
  
  PART3方法 应对产后抑郁专家攻略
  
  当产后抑郁悄然来临时,新妈妈需要如何应对?针对3位新妈妈的真实故事,专家又会给出怎样的解决方案?
  
  故事1
   妈妈陈媛媛,宝宝应雨航,出生日期2010年3月15日
  生完宝宝我真的抑郁了,脾气变得很暴躁,一点点小事就会发火,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我月子坐得很好,但出了月子后,便开始了一个人带宝宝的日子。我每天给宝宝喂奶,宝宝睡觉了给他洗衣服,再做饭自己吃,日复一日地重复,觉得好累,手臂好疼。没有人帮我带宝宝,我自己一点空间都没有,不能出去逛街,不能好好睡一觉,我开始对什么事都觉得没意思,脾气变得特别不好,在家也不梳头,连镜子都不照了。
  2011年的春天来了,大家都换上了春装,我发现我原来的衣服都穿不上了,头发也没有了造型,人好像有40岁一样,其实我才28岁啊!我的生活怎么变成这样了呢?
  听专家说:
  新妈妈把自己封闭起来是最可怕的。整天忙于照顾孩子,跟社会和正常的生活没有联系,等重返正常生活时,会发现自己跟这个时代脱节,失落感非常强。所以,新妈妈一定要腾出时间来和朋友、社会接触,保持与外界的联系。要经常跟过来的妈妈交流感受,如果你发现每个人都有这么一段类似的经历,你心里就会比较踏实。
  其次,新妈妈在爱宝宝的同时,一定要学会爱自己,要知道照顾自己。比如说怎么保持比较好的状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心理免疫力,从饮食、健身、社交等方面,怎么让自己在一种比较健康的状况下生活。因为只有自己的身心状态都调整好了,你才有充足的能量照顾好宝宝。如果你感觉老公或者家人对自己关心不够,可以和他们开诚布公地聊聊自己的想法。当然,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自己爱护自己,利用宝宝睡觉的时间,自己也抓紧时间休息一下,而不要利用这段时间去处理那些你认为早该做的事,比如家务活。
  再有,新妈妈一定还要学会求助,不要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遇到困难要跟丈夫、父母、朋友说出来,寻求来自家庭、朋友、社区的支持,如果老人确实没有精力帮忙照顾宝宝,还可以和老公商量,是否要请一位保姆来帮忙。
  最后还想说,爱是需要滋养的。妈妈在赋予孩子爱的时候,也需要得到丈夫、家人、朋友的关爱。如果爱只有消耗,没有滋养,慢慢就会耗尽,甚至看着孩子都不觉得可爱了。因此,作为她的家人,也要尽量给予她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爱,帮助她走出情绪的低谷。(张薇)
  
  故事2
  妈妈顾丽,宝宝孟逸宽,出生 日期2011年3月21日
  怀孕的时候,与朋友谈及她产后一度抑郁,还对她的抑郁很不屑,自认为抑郁离我很遥远。可事与愿违,我生产后也曾一度抑郁,连自己都感觉莫名其妙。
  产后,晚上一直是我照顾宝宝,总感觉睡不够,而老公睡得就像猪一样,宝宝哭得惊天动地,他照睡不误。我很郁闷,向老公诉苦,他却轻描淡写地说:“我没有醒,你就叫醒我啊!”我气不打一处来,因为这事,我就哭了好几次。
  有时宝宝哭闹不止,我的耐心经受着极大的考验。常常会想:当初为什么要孩子呢?真不明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会有无名的怒火,动不动就哭,感觉没人理解我。
  听专家说:
  一般认为,体内激素的急剧变化是新妈妈产后情绪起伏的重要原因。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在分娩后会急剧下降。这一系列变化很可能会引发新妈妈们的沮丧情绪。
  其次,虽然分娩让你消耗一空,但是,宝宝出生后,你还要顺应他的时间表,这使得你的睡眠很难保证。再加上你心情沮丧的话,可能还要遭受失眠的痛苦。
  再有,分娩无论对哪个女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震动,不仅经历了一场对身体极限的挑战,而且还要面对家庭秩序、家庭关系的大动荡:人们突然就成了父母或者祖父母,我们要对一个那么弱小的生命负责。再加上,如果这时候,你老公还一时没有找到做父亲的感觉,或者稍微有些反应迟钝的话,你可能就更郁闷了。
  那么,面对这一切,需要怎么办呢?
  首先,要接受老公总是会慢半拍的事实。毕竟我们讲母子连心,新妈妈对宝宝的任何小举动都会超级敏感,而老公可能真的需要你用脚指头叫醒他。
  其次,就很正式地和老公聊一聊分工的问题吧。虽然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是两个人分担责任是最好的。比如,妈妈神经衰弱,生了孩子以后睡眠更不好,晚上起来喂完奶后可能很久都睡不着。如果孩子再睡眠不好,夜里经常哭,妈妈就会整夜睡不好觉,影响身体和情绪。而如果爸爸睡眠比较好,起来照顾孩子后一倒头又睡着了,那么,不妨让爸爸更多地在晚上起来照顾孩子更合适。再比如,两个人可以轮流照顾孩子,一个人管上半夜,一个人管下半夜。如果孩子吃奶粉,夜间喂奶完全可以爸爸和妈妈共同分担。
  另外,一定还要提醒新妈妈,不要对新爸爸所做的事情太过挑剔,要知道育儿本来就没有严格的一定之规,而且,接受不同人的照顾方式,还能让宝宝将来的适应能力更强哟!
  其实,很多做父亲的愿意参与育儿,但他不知道怎么做,新妈妈要去教他,并且主动告诉他你所需要的帮助。他做得越多,就会做得越好,也越能体会做妻子的辛苦,从感情上也就会给你更多的支持。(张薇)
  
  故事3
   妈妈吴粉旋,宝宝纪杰琛,出 生日期2010年4月3日
  我怀孕没多久就出血,当时就好紧张。好在老公一直给我开解,在准妈妈论坛上也得到许多朋友的帮助,学到很多知识,所以虽然忐忑,情绪还可以。
  可是,预产期到了,宝宝却赖着不肯出来,我又担心起来。医生说宝宝脐带绕颈一周,建议剖宫产。我担心剖宫产会让宝宝的抵抗力、平衡力都不如顺产的宝宝,就又开始紧张了。
  从手术清醒过来,就赶紧去看宝宝有没有异常。接着奶水不够,宝宝吃奶粉,我又担心奶粉的安全问题。老公在外地,整个月子里,都是我自己带宝宝。手忙脚乱,没休息好,又累又困,真觉得倒霉事都让我碰上了。宝宝月子里总拉稀,我总担心他出事了。当时觉得都快崩溃了,好几次偷偷哭。
  听专家说:
  这位妈妈平时可能就是一个很操心的人,有了孩子之后,感觉自己责任重大,焦虑的程度增加了,什么都担心,因此造成一系列问题。如果怀孕以前就意识到自己容易焦虑,最好去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及早调整过来。
  现在大家都只生一个孩子,不愿意出现任何差错,容易情绪紧张。因此,最好在怀孕之前多了解相关的知识,减少焦虑和担心。(张薇)
  这位妈妈对剖宫产给宝宝带来的影响非常在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有指征的情况下,剖宫产对宝宝来说是适当的。建议她去与有剖宫产经历的妈妈交流,获取有益的经验,减轻焦虑。
  另外,这位妈妈需要育儿帮助,尤其是解决宝宝喂养的问题,这会使她的焦虑得到缓解。(潘昕)
  
  PART4分享 两位新妈妈的非抑郁生活
  
  
  采访过程中,深深感觉这两位妈妈完全不同的处世之道,但她们却殊途同归,在月子里有着同样阳光灿烂的生活!
  
  简洁:爱自己
其他文献
勤快和偷懒, 都是相对的。我们要用 最偷懒的办法解决生活中 的小麻烦; 用 勤快但简单的方式守住自 己的年轻与健康。    夏天的水果很丰盛, 可是天气炎热, 也很容易变质。 如何能买到最新鲜、 味道最好的水果? 看精明主妇的高招儿!  ● 葡萄  葡萄的品质与成熟度有关, 一串葡萄中最下面的一颗往往由于光照程度最差, 成熟度不佳, 经常是最不甜的。 所以可以试吃一串葡萄最下面的那一颗, 如果这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要求以及武汉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精神,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单纯说教轻体验感悟等现象,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十二五”
带着一点点怀旧情结,我们来叙说不同国家的传统游戏。渐渐地,我们发现,在这看似简单的游戏过程中,凝结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渊源,同时也蕴藏着不同国家的亲子观念。    日本:有滋有味的舶来玩具  陈展红    日本的传统游戏有两类,一类是本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类是很久以前从国外引进并一直传承下来的,其中有不少来自中国,但又有不少变化。    痴迷“抽陀螺”  在国内,“抽陀螺”这个游戏对中年人来说还
隔代育儿中,有很多让人崩溃的话题。有些来自于婆媳关系,有些是因为和老人的养育方式、理念有矛盾。这些话题经常会被无奈又愤怒的妈妈发到各大网站的育儿论坛中。但细心的人会发现,在那些看似不可调和的发泄帖之下,经常会有一些智慧的回复,引导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张罗楼主:橙色叶子  自从公公婆婆来了我们家,我们家就变成了老公家乡的办事处,这老两口太能张罗了,真是伤不起啊!今天是谁家的孩子要上大学,全
美国的谢师周就要到了,我心里正琢磨着多多的学校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的时候,就收到了学校发的一张单子。单子正反两面列了谢师周的日程安排和对给老师送礼的建议。以前在幼儿园的时候,私校只是提醒大家记得对老师说声感谢,其余怎么表示都取决于个人了。 到了公校,因为有PTA(家委会),所以活动组织起来显得更加正式、隆重。  单子的背面密密麻麻地列出建议家长带给老师的学校用品,都是各年级老师自己提出的要求,非常详
0~3 岁,这是一段充满惊喜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进步。要知道,他的成长你可不能仅仅是旁观者。在下面这些最佳的时间里,去参与、去倾听、去鼓励,相信你一定能给他最好的帮助。  0~2 个月,他喜欢和你亲密接触。你把他抱在怀里,看着他,轻轻抚摸他……这种安全而平静的感觉他会非常喜欢。  3 ~ 5 个月,告诉他你在干什么。当你给他换尿布时,做抚触时,喂他吃奶时,抱他晒太
6岁以下99%的孩子要上幼儿园。为什么要送我们的宝宝去幼儿园?孩子去了那里看起来也在整天玩。按照专家告诉我们的一个space原则,让我们以北京的几个幼儿园为例,看一看,幼儿园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S-Social study skills互动和交往更频繁的环境    1.老师,你能在底下接接我吗?  拿着宝宝的玩具先不给他,直到他说“请给我玩具”—这样的方式比起你拿一张卡片,上面写一个“请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成为“小眼镜”,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让他远离近视。这个工作,从他出生起就可以开始了。    宝宝的眼睛从胚胎期就开始发育了,出生以后,他的视力又会经历哪些变化?在他的视力发育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导致他埋下近视的隐患?怎么才能让他离近视远些?这些问题,你都能在下面找到答案。    视力,边长边发育    0~3岁:从0.01~0.6    这个年龄段的近视隐患  宝宝眼球的发育是有规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通知》强调,各地要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責”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学校首先要把好选用关,对APP的内容、链接、应用功能、信息安全等进行严格审查,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同意。今后凡未经备
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发展,他对自己的掌控力越来越强。这意味着,他拥有更多的力量来面对眼前的这个世界!    自我意识包括对自我的认识、自我的情绪体验和自我的控制能力三个方面。宝宝什么时候能认出镜中的自己?什么时候能够体验到自豪、自责这样的高级情绪?他们又是如何学会控制自己行為的?了解宝宝的成长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在合适的年龄给予他们合适的帮助。    0~1岁 动手动脚,感觉世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