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冬青容器育苗及移植造林技术浅谈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yz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沙冬青的材质坚硬、发火力强、生物产量高,有较好的经济和医疗药用价值。沙冬青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枝叶中所含成分既具有祛风湿、舒筋活血、止痛等特殊功效,又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冰淇淋、霜冻伤,还能够作为一种杀虫剂使用。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沙冬青容器育苗和移植造林技术。
  关键词:沙冬青;容器育苗;移植造林
  沙冬青属豆科,高达2米,冠幅约3米。该属树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全境海拔1000~1300米低海拔山区和荒漠地带,被认为是属于我国北方干旱半荒漠地区的常绿性和超旱生植物。沙冬青喜强烈的太阳照射,较易受到冻害,极耐土壤干燥和瘠薄,不易受到遮蔽,需要大量的砂砾质土壤,多分布在干燥的山坡、剥落的残丘或沉积有卵石性的干河滩。

1 容器育苗技术


  1.1 采种
  沙冬青应尽量在10年以上的生母植株中进行栽培和采种。沙冬青4~5月开花,花冠呈现金黄色,6~7月成熟,荚果扁平,内含1~5粒的植物和种子,果实成熟后不易发生开裂,采种期少见有橙条等多颜色的灌木。豆荚在收获后再次进行手工揉捻、脱粒,除去多余的杂质,晾晒后将其置于干燥、透气的土壤中等待栽培成熟。优质的种子千粒重85克 ,每千克2950粒左右。
  1.2 育苗时间
  3月12~20日进行土壤完全解冻阶段的播种。
  1.3 育苗地选择
  育苗场所应根据品种差别、育苗方式等进行选择。一般而言,要尽量在当地挑选一些土质较厚、肥力好、地下水位低、土壤通透性好、不带任何盐碱气体的地块做为育苗用地,且这些地区要求土壤平整、光照充分、方便灌溉,宜尽量在当地挑选粘重土壤及堆积水域。
  1.4 营养土配制
  沙冬青比较喜肥沃的土地,在湿润、排水好的弱碱性砂质土中繁殖和生长得较好。在配制营养土时把土壤和其他各种有机肥充分地混合搅拌均匀后置于一个小型容器中即可开始进行灌溉,含水率以手握形成一个团、松手即散为标准。
  1.5 整床装袋
  苗圃场地挑选好后将其全部整理成若干块细小的黄砂。在苗床底部宜使用透渗性较好的建筑物摊铺施工,并设有可分隔的根系,或者在此基础上再垫上10厘米厚的金属黄砂,以便于在起苗过程中不至损伤根系。采用高15厘米、直径10厘米的大型包装袋容器对土壤进行包装和摆放,行列整齐,装袋时必须填充土并且包装袋所摆放的位置应该高低一致。容器的摆放应该做到整齐,以便于播种后的覆土,同时也有利于保证出苗整齐。苗床之间应预先设有排水道及施工路,便于育苗人员进入。
  1.6 播种
  沙冬青的种子若是没有及时进行催芽处理,往往会需要一至两周才能够成功发芽。在采用大型容器育苗技术播种前先对经过滤筛选后的种子进行灭菌和杀虫处理,然后将种子与干净的黄砂以1:3的比例搅拌均匀,拌匀后置于露天或向阳的地方,并用盖膜对其进行加热和增温催芽处理。

2 移植造林技术


  2.1 移植造林方法
  人工移栽树木用于植树造林。沙冬青栽培应尽量选择湖泊、盆地、砂山麓等地,造林前必须进行翻地,保持土壤中有丰富的水分。器苗前每天都要倒薄泥浆并渗透,直到器苗土壤完全凝结成块。要特别注意不能破坏苗木,保证容器里营养素以及土壤完好。造林幼苗尽可能地用种子就地拖拽,以保证培育在沙冬青容器中的幼苗能够健康地生长、存活。移栽后的植株生长行距约為2米×4米,密度大约为84株/平方米。苗期必须及早进行浇水。
  2.2 幼林抚育
  在造林后1~2年内每年都需要对其进行抚育2次,及时进行浇水。对于那些具备条件的场所,可采取适量增加施肥、灌溉等处理措施。一般情况下在种子的栽植工作完成后需要及时灌溉。头遍地灌溉后的灌水一定是要“饱灌”,一次灌透。需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的疏松。在对幼林进行浇水、除草等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切实做好幼林补植修槎、培穴修埂、扩洞等工作,保证造林成活率。
  2.3 管护措施
  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森林的管护,确保其良好的造林效果。人工造林“三分造七分管”,要更加有意义、深度地对于造林现场情况的管理工作做出严格的监督与指引,充分地认识到管护工作的意义与其重要性,确保每天都能够栽一棵树活一棵,使得管护的职责与其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当幼树正式进入冬季时通常要在其植株上均匀地涂抹或者是喷洒防啃剂,必要时还要针对幼树采取埋地越冬等安全管理措施。
  ■作者简介:卢玉婷(1996.1-),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森林生态。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综述本溪市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重点介绍本溪地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并从疫情监测、检疫封锁、疫情除治三方面提出具体防控对策。  关键词:本溪地区;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防控对策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又称松树萎蔫病(pine wilt disease),是我国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林业虫害,因
1 项目背景  为践行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切实落实“在监管上强手段”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先进手段提高监管效能,严肃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水利部启动实施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项目,这是贯彻落实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全面依法履职,实现生产建设项目监管全覆盖的重要手段。  辽东地区位于辽宁省东部,东部是黄海,西部是渤海,河流主要有注入渤海的复州河,
期刊
摘 要:辽河公园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西辽河沿岸,东至新世纪大桥,西至铁路桥,南至通辽大街,北至柳荫路,是通辽市新老城区的中心与交汇处,于2010年纳入建设范围,长3000米,总面积325平方千米,水体面积162平方千米,绿地面积135平方千米,硬化面积30平方千米。如今,绿地率达到81%,绿化覆盖面积率85%,植物配置丰富高达120余种,各种运动场地共有86处,健康跑道有20千米。  关键词:辽河公
摘 要:本文就多年积累的配怀舍管理经验,如查情、配种、饲养、环境控制及饲养员管理等环节进行阐述。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配种;饲养管理;环境控制;人工授精  90年代后期,中国养猪业高速发展,大量的规模化人工繁育猪场不断涌现,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养殖模式。因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因素影响,诸多散养户与家庭养殖退出养猪业,进而集团养猪得到跨越式发展,中国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规模化的目标是多产、少死、
1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发展历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对固定品种和参数开展抽样检测的活动,是实施农产品质量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谈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发展历程,就不得不提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历程。在二三十年前,我们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质量安全问题开始凸显。具体发展历程如下:第一个阶段,1949~1978年是确保数量安全的阶段。那个时候的人吃不饱、穿
期刊
摘 要:小麦是我国的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推广绿色小麦的种植技术,有利于实现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本文分析了绿色小麦的田间种植及推广的意义,并且探讨了绿色小麦的推广技术及策略。  关键词:绿色小麦;田间种植;技术推广 1 绿色小麦的推广的意义  1.1 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绿色小麦是一种新型小麦品种,不仅营养价值较高,而且在产量和经济价值上,相比传统的小麦品种也有很大的优势。绿
摘 要:公益林,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生态公共事业。生态公益林的发展对于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所以本文从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意义入手,针对建设的现状提出可行性的经营管理手段,以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经营管理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可以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人们一味追求发展,严重破壞环境、破坏森林资源,给生态公益林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