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就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作过相当精辟的论述:“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义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由此可见、儿童文学是孩子最具亲和力的精神食粮,它以其独有的美学特质对儿童进行着语言教育、人性教育、审美情感教育乃至文化知识教育。人类文化的精髓、人类的美好情感和情怀,都可通过儿童文学的阅读自然地沉潜于儿童的心灵。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儿童文学具有的美学特质,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我们努力探求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阅读手册》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阅读手册》以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为范本,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现代的阅读观念,全方位挖掘文本的语言、人文、美学等价值,设计相配套的形式灵活的阅读指导和训练的练习,引导儿童深入阅读文学作品。充分感受文学的魅力,提升阅读质量,提高阅读能力。
一、阅读期待:开启兴趣之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学生从接触儿童文学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学生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
《阅读手册》或用诗一般精练、感人的导语,或从文本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几个鲜明的形象,或通过对作者的介绍,激起儿童对阅读产生一份关注和期盼。重视阅读主体学生的这种期待现象,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良好的阅读情趣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例1]《(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手册》之设计学习语言的最好范本。
——这是一本除了《圣经》之外,再版次数最多的书!
——这是一本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文字的书!
本书的作者笛福被称为“英国现代小说之父”,《鲁滨逊漂流记》是他受到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赶快翻开书本,和鲁滨逊一起去漂流吧!
二、阅读回昧:走向文本深处
儿童对作品中的场景、情节、人物、内涵可能一时难以有豁然领悟的感受,需要在对作品的反复回顾中,逐渐得以领会。在阅读回味过程中,《阅读手册》从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蕴含三个层面,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触动下牵引想象,进而在飞扬的想象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回味的过程,不仅有助于丰富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想象力,使儿童体悟到文学的语言美、形象美与情感美,而且直接关系到儿童对文学本身的理解与接受程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在回味文学语言中,汲取丰盈的母语养分。
经典的儿童文学文本表现的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理所当然是儿童阅读时,应该引领儿童仔细品味作品的语言个性,汲取丰盈的语言养分,形成语感,掌握基本的文字和语法,形成语言能力,为儿童一生的语言发展打下根基。
[例2]《(草房子)阅读手册》之设计
(1)这本书的题目是《草房子》,书中第一章就用生动的文字在我们眼前搭建了一个由十几幢草房子组成的美丽校园,找到这段文字了吗?摘录下来,并把它画下来。别忘了那些草房子之间的“安排”哦!
(2)充满诗意的景色描写是《草房子》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你也来摘录几处,细细品味吧!
例:立在深院里的寺庙,四角翘翘,仿佛随时都会随风飞去。寺庙后面还是林子,有三两株高树,在它的背后露出枝条来。寺前是两株巨大的老槐,很少枝条,而偶尔剩下的几根,在风中轻轻摇动,显得十分苍劲。风略大一些。四角垂挂的风铃一起响起,叮叮当当,衬得四周更是寂静。
(3)有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故事内容,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让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呢?
[例3]《(夏洛的网)阅读手册》之设计
(1)夏洛对威尔伯说过这样一段话,读来让我们感到无尽的爱与温情——
“我要你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再担忧了。永远也不要着急和担心!慢慢地吃光你的每一点食物,除了你剩给坦普尔曼的那些。把自己吃胖,好好活着——这就是你能帮我做的。保持健康,不要气馁!”
(2)你有朋友吗?你想对你的朋友说什么呢?请写下来,找个机会送给你的朋友。
2.在回味文学形象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儿童在语言的感染下,经过想象和联想,便可在头脑中唤起一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构成一个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间接地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接受教育,受到美的熏陶。通过再现文学形象,发挥儿童的想象,可提高儿童的审美鉴赏能力。
[例4]《(蓝鲸的眼睛)阅读手册》之设计
(1)蓝鲸、年轻人、小女孩这三个角色中,你最喜欢谁?哪个角色让你最感动?
(2)老师模仿“感动中国”写了一段颁奖词:
蓝鲸——
在深蓝的大海里。你孜孜不倦地修炼。只为有一双最纯净的眼睛。而当这一切终于实现的时候,却把眼睛给了小女孩。追求只为付出,你不仅有最大的身体,更有最大的胸怀。大哉,蓝鲸!
(3)请你为自己喜欢的角色写一段颁奖词。
[例5]《(安徒生童话)阅读手册》之设计
安徒生认为,在孩子的眼光中,每样东西都具有灵魂,每样东西都具有人格。一件家具会像一株植物、一朵花,也会像一只鸟或者一只猫似的生意盎然。因此,在《安徒生童话》中有着众多可爱的形象。看,这是一个同学画的“关人鱼”。你觉得怎么样?来和她比一比吧!拿出画笔,把你认为最有趣的画下来。
三、阅读延伸:品读意犹未尽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使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要做到这一点,在儿童文学阅读中,必须通过适当的策略拓展阅读的空间。《阅读手册》中阅读延伸的设计正好为学生构筑了这样一个开放而活跃的平台。
阅读延伸主要通过有关背景材料的补充阅读、节选名著的相应延伸、拓展名家的点评等方法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使阅读中的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使学生对文章人物、作者了解更深入全面,感受更具体,受到的教育更深刻。如学生爱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就可以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延伸,比较其成长小说三部曲其他两部《红瓦》、《根鸟》,体味其诗意的田园、古典的情调和童年的坎坷经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和体验得以加深,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例6]《(安徒生童话)阅读手册》之设计
安徒生的灵魂飞翔了两百年,他的文字温暖了几代人的心。品读着安徒生童话,我们的心情会变得宁静和幸福起来。但是每一个人读安徒生都有着不同的感受——
●作家张晓风曾这样评价安徒生: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同龄人的心声:
(1)安徒生用他的鹅毛笔,用童话写出了快乐、悲伤,还有希望……他的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2)是谁让我们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是谁让我们飞入梦幻花园?是谁让我们走进瑰丽绚烂?那就是安徒生爷爷的童话。
●读了《安徒生童话》,我想说——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儿童文学具有的美学特质,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我们努力探求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阅读手册》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阅读手册》以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为范本,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现代的阅读观念,全方位挖掘文本的语言、人文、美学等价值,设计相配套的形式灵活的阅读指导和训练的练习,引导儿童深入阅读文学作品。充分感受文学的魅力,提升阅读质量,提高阅读能力。
一、阅读期待:开启兴趣之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学生从接触儿童文学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学生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
《阅读手册》或用诗一般精练、感人的导语,或从文本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几个鲜明的形象,或通过对作者的介绍,激起儿童对阅读产生一份关注和期盼。重视阅读主体学生的这种期待现象,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良好的阅读情趣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例1]《(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手册》之设计学习语言的最好范本。
——这是一本除了《圣经》之外,再版次数最多的书!
——这是一本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文字的书!
本书的作者笛福被称为“英国现代小说之父”,《鲁滨逊漂流记》是他受到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赶快翻开书本,和鲁滨逊一起去漂流吧!
二、阅读回昧:走向文本深处
儿童对作品中的场景、情节、人物、内涵可能一时难以有豁然领悟的感受,需要在对作品的反复回顾中,逐渐得以领会。在阅读回味过程中,《阅读手册》从文学语言、文学形象、文学蕴含三个层面,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触动下牵引想象,进而在飞扬的想象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回味的过程,不仅有助于丰富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想象力,使儿童体悟到文学的语言美、形象美与情感美,而且直接关系到儿童对文学本身的理解与接受程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在回味文学语言中,汲取丰盈的母语养分。
经典的儿童文学文本表现的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理所当然是儿童阅读时,应该引领儿童仔细品味作品的语言个性,汲取丰盈的语言养分,形成语感,掌握基本的文字和语法,形成语言能力,为儿童一生的语言发展打下根基。
[例2]《(草房子)阅读手册》之设计
(1)这本书的题目是《草房子》,书中第一章就用生动的文字在我们眼前搭建了一个由十几幢草房子组成的美丽校园,找到这段文字了吗?摘录下来,并把它画下来。别忘了那些草房子之间的“安排”哦!
(2)充满诗意的景色描写是《草房子》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你也来摘录几处,细细品味吧!
例:立在深院里的寺庙,四角翘翘,仿佛随时都会随风飞去。寺庙后面还是林子,有三两株高树,在它的背后露出枝条来。寺前是两株巨大的老槐,很少枝条,而偶尔剩下的几根,在风中轻轻摇动,显得十分苍劲。风略大一些。四角垂挂的风铃一起响起,叮叮当当,衬得四周更是寂静。
(3)有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故事内容,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让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呢?
[例3]《(夏洛的网)阅读手册》之设计
(1)夏洛对威尔伯说过这样一段话,读来让我们感到无尽的爱与温情——
“我要你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再担忧了。永远也不要着急和担心!慢慢地吃光你的每一点食物,除了你剩给坦普尔曼的那些。把自己吃胖,好好活着——这就是你能帮我做的。保持健康,不要气馁!”
(2)你有朋友吗?你想对你的朋友说什么呢?请写下来,找个机会送给你的朋友。
2.在回味文学形象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儿童在语言的感染下,经过想象和联想,便可在头脑中唤起一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构成一个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间接地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接受教育,受到美的熏陶。通过再现文学形象,发挥儿童的想象,可提高儿童的审美鉴赏能力。
[例4]《(蓝鲸的眼睛)阅读手册》之设计
(1)蓝鲸、年轻人、小女孩这三个角色中,你最喜欢谁?哪个角色让你最感动?
(2)老师模仿“感动中国”写了一段颁奖词:
蓝鲸——
在深蓝的大海里。你孜孜不倦地修炼。只为有一双最纯净的眼睛。而当这一切终于实现的时候,却把眼睛给了小女孩。追求只为付出,你不仅有最大的身体,更有最大的胸怀。大哉,蓝鲸!
(3)请你为自己喜欢的角色写一段颁奖词。
[例5]《(安徒生童话)阅读手册》之设计
安徒生认为,在孩子的眼光中,每样东西都具有灵魂,每样东西都具有人格。一件家具会像一株植物、一朵花,也会像一只鸟或者一只猫似的生意盎然。因此,在《安徒生童话》中有着众多可爱的形象。看,这是一个同学画的“关人鱼”。你觉得怎么样?来和她比一比吧!拿出画笔,把你认为最有趣的画下来。
三、阅读延伸:品读意犹未尽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使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要做到这一点,在儿童文学阅读中,必须通过适当的策略拓展阅读的空间。《阅读手册》中阅读延伸的设计正好为学生构筑了这样一个开放而活跃的平台。
阅读延伸主要通过有关背景材料的补充阅读、节选名著的相应延伸、拓展名家的点评等方法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使阅读中的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使学生对文章人物、作者了解更深入全面,感受更具体,受到的教育更深刻。如学生爱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就可以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延伸,比较其成长小说三部曲其他两部《红瓦》、《根鸟》,体味其诗意的田园、古典的情调和童年的坎坷经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和体验得以加深,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例6]《(安徒生童话)阅读手册》之设计
安徒生的灵魂飞翔了两百年,他的文字温暖了几代人的心。品读着安徒生童话,我们的心情会变得宁静和幸福起来。但是每一个人读安徒生都有着不同的感受——
●作家张晓风曾这样评价安徒生: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同龄人的心声:
(1)安徒生用他的鹅毛笔,用童话写出了快乐、悲伤,还有希望……他的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2)是谁让我们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是谁让我们飞入梦幻花园?是谁让我们走进瑰丽绚烂?那就是安徒生爷爷的童话。
●读了《安徒生童话》,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