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中的角色换位思考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re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为角色置换效应。师生角色置换不仅表现在“心理置换”上更应表现在“行动置换”上。
  [关键词]学生观 运用形式 角色置换
  
  长期以来,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习惯于看现成教材,听教师讲课,靠教师复习,照试卷答题,等教师评卷判分,使教师习惯于离开学生备课、授课。这种教学方式累了老师,苦了学生,效果不佳。而师生角色置换教学模式,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学生清楚学什么、怎样学,教师知道教什么、怎样教,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目的。
  
  一、实现师生角色置换,建立新型的学生观
  
  学生认知事物需要用自己的感官去接受,并经过大脑的加工和储存,缺少这个内化过程,任何强制性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中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但这种自我教育需要有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大量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要为学生受教育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思维和展示自我的空间。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次,陶行知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他走进教室,把一只大公鸡往讲台上一放,抓了一把米让它啄食。可是,公鸡惊惶,不肯啄食。陶先生见它不吃,就强按鸡头“请”它吃。公鸡拼命后退挣扎,仍然不肯吃。于是陶先生干脆掰开公鸡的嘴使劲往里塞米,公鸡挣扎得更厉害,怎么也不肯吃。之后,陶先生松开手,后退数步。公鸡稍稍平静,徘徊了一阵后,慢慢靠近米粒,继而悠悠地吃起米来。“强按鸡头不吃米的事例”告诉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二、师生角色置换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形式
  
  师生角色置换主要是指“行动置换”。“行动置换”是指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以便更好的发挥课堂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学习教育理论,对照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摸索出一种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行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1.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角色置换。为实现讲授过程的师生角色置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采用“创设情景—自主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复合学习方式。
  在学习八年级第三课《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时,让学生欣赏几幅有关交往变化的照片:婴幼儿时期—青少年时期—参加工作后—和国际友人的交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交往圈,并用图表示出来。从而让学生明确交往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交往圈中的人与自己的亲近程度也不同,因此人的交往可分为内圈和外圈。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自己是如何交往的以及交往的好处有哪些,从而得出“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的结论。这种师生角色置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交往”从理论上和行动上都有了清晰的认识。
  2.复习过程中的师生角色置换。过去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明显。表现为希望老师划范围、讲重点、押题目。为改变这种被动式复习为主动复习,我采用了“归纳织网”的方法复习。摸索“归纳织网—合作讨论探究”的复习模式。
  在人口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专题复习中,首先组织学生自主复习,归纳织网。对于涉及到有关的内容,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归纳得出一个具有特色的知识体系,然后教师出示漫画和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就在自己深思熟虑、反复揣摩中得出复习思路、线索、重难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3.考试过程中师生角色置换 。考试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状况、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学生对考试具有神秘感,甚至有恐惧感,在复习中实行师生角色置换能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弊病。
  (1)命题时,教师先按中考试卷的样题,提出命题的要求,然后把全班同学分组,每组出一份试题。教师再把每组试卷分析、归纳、综合起来,变成试卷。由于试卷是学生共同参与拟定的,这就破除了学生对考试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2)阅卷时,采用小组交叉的方法进行。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致,使“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创新思维”的火花进一步点燃。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对的标记,等候评卷。
  (3)评卷时,各小组对自己批阅的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自行解决。把本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在师生共同研讨下进行解决。这样就改变了过去教师评卷累,学生不注意,反应不强烈的现象,教师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在分析得失原因的基础上掌握了解答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如找关键词、排除法等技巧,学生都能灵活运用。
  师生角色置换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生在明、师在暗、生为主体、师为主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同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学习方式被展现的淋漓尽致,“生生合作,师生和谐”的氛围在这三个过程中被呈现的惟妙惟肖。
  总之,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教师总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接受新事物,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的互换角色,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探索与发现。观察与实践,这种教学方法确实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其他文献
本项目针对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设备环境化设计应用技术与方法缺失,工业用能系统优化和管理、工业水系统集成和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评估等共性技术方法不完善,工业废弃资源高值利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2014年刚刚拉开帷幕之际,我谨代表北京市总工会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市职工群众和各级工会干部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rn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
在各类建设工程中,市政工程起止范围宽广,占地面积大,沿线涉及到与多条道路的交叉接壤,既承担着满足周边地区绿化美化治理的需求,也承担着交通需求的重任,故而市政工程的造价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我们在大鼠育成室内的一笼大鼠中,发现部分大鼠的尾部有被咬伤现象,伤口大小、轻重很不规律,类似不规则的暗红丘疹,有的尾部伴有红肿现象,很容易误认为是疾病所至.尾咬伤现象
“有效教学”观认为,教学既是艺术,更是科学,它不仅可以对教学过程或结果进行科学的评判,而且可以用科学的理论和有效教学的方法指导教学过程,以增强其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我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有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以师为本”备课的有效策略    备课就是准备策略。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备新课标下的新思想
诗歌,尤其是古体诗歌,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精华的重要载体。通过诗歌的诵读和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审美感悟力和文化品位,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首先,应该抓住诗歌的主题,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验诗人的感情并实现对诗人感情上的认同。《长征》作于1936年长征结束前夕,作为长征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毛泽东,对长征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他领导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路程,历尽艰辛,
从97年新刑法到《刑法修正案(九)》来看,我国刑事立法正坚定不移地走犯罪化道路。本文认为,我国刑法不具备非犯罪化运动的条件,而继续走犯罪化道路具有现实依据。 From the
音乐也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能运用音响、节奏的旋律来塑造艺术形象。因此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和激发学生不断提高学习音乐主动性和培养创新能力。这是时代发展对我们新型教师提出最紧迫的呼吁。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发动机,只有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现象产生兴趣的时候,他才会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接触和观察研究音乐教育,使学生产生兴趣,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世界艺术的长廊里,色彩一直是人们表现思想、塑造物象的主要手段。从原始艺术到民间工艺,从印象派到新艺术运动乃至现代艺术,莫不以色彩表达自己认知物质世界阐释精神世界的观念。在现代艺术里色彩更是渲泄情感、抒缓情绪、表达心理与时空关系的重要因素。因而,对于色彩的研究一直成为当代艺术教育的一大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现代艺术观念的不断渗入,基础课教学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