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CD55、CD59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的若干影响因素探讨

来源 :检验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promi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测定红细胞表面CD55、CD59试验过程中影响检测的若干因素,建立此项目的标准操作程序。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15例非血液病、11例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外周抗凝血进行红细胞CD55、CD59检测,观察单克隆抗体(mAb)用量、荧光素种类及反应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在未饱和抗原的情况下(〈9μL),平均荧光强度(MFI)随抗体量的增加而升高。CD55-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阳性率和MFI均低于CD55-藻红蛋白(PE),CD59的FITC和PE 2
其他文献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广义梯度近似(GGA)对本征及含有缺陷的石墨烯超晶胞进行了电子结构的计算,研究了多种缺陷对石墨烯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
目的建立与α-烯醇化酶(ENOI)相关的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探讨ENOI-AEC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方法人工合成获得人ENOI基因编码序列并克隆该片段构
针对特殊管道弯曲度测量光斑的高精度定位要求,提出了一种特殊靶标图像的Otsu自适应双阈值分割法。介绍了基于准直激光管道弯曲度测量原理,先对特殊靶标图像进行处理,然后对整个图像灰度分布统计特性进行计算,建立起计算自适应双阈值的数学模型,从而实现特殊靶标图像自适应双阈值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实时性好、靶标图像分割效果较好,提高了光斑的定位精度。
设计了基于C167的PROFIBUS—DP总线协议的智能从站。依据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提出了使用PRO—FIBUS—DP协议智能接口芯片SPC3和软件的实现方案。以C167与SPC3为核心设计了其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