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提高阅读效果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ke198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是中华民族交流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语文是承载这些的学科,在小学阶段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民族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阅读不仅仅是面向学生的,也是面向教师、面向社会的。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果,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效果;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科教学设置的课程之一。其目标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日后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深厚的阅读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培养目标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效果,必须先了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达到什么样的阅读目标,这样才能够根据阅读目标设置教学手段、规划教学行为,使一切教学方式都有的放矢,才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效果。因此要明确小学语文阅读的培养目标。
   其一,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和理解祖国的语言。其二,通过阅读,丰富语言积累,逐渐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其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学科素养,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兴趣,通过阅读各类书籍,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
   以上仅是一部分阅读目标,本论文也将从以上目标入手,试论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的方式,希望能够帮助同仁提高课堂效果。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效果的方法
   1.梳理字词含义,化解阅读障碍
   学生在阅读时产生问题,可能是由于无法掌握汉语所传达出来的意义,或无法正确掌握汉字的写法,以致出现不理解或者误解的状况,导致无法完整理解课文的含义,影响阅读效果。也正是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多音字、多义字等很多,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重点梳理一遍难懂、难念的字词,让学生在掌握这些词汇的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阅读行为。
   如,在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内容《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时,文章的标题就很难去记忆与书写,蟋蟀偏旁部首相同,读音相近、笔画烦琐,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教师应该一步一步进行梳理,按照笔画顺序一遍遍书写。然后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蟋蟀的生物形态,让学生把头脑中蟋蟀的形象和文字中蟋蟀的写法进行重合与对应。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自然代入蟋蟀的形象,增强阅读的画面感,帮助学生厘清阅读的难点,化解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将生活化场景引入课堂,将语文与生活相联系
   语文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它不仅仅是古诗词里深奥的情感内涵,抑或是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境、最平常的对话或有意思的行为。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也应注意深入浅出,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对话,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阅读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在遇到相同的场景时,能够调动头脑里积累的词汇进行相对应的描写。在完成阅读目标的时候,也提高了相应的写作能力,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比如,猫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动物,有的孩子家里可能就养猫,或者在同学家也看过猫,对猫的形态、声音、行为能够产生一定的认知。因此在学习《猫》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与生活中的“猫”的形象进行有效衔接。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印象中的猫。有的学生可能学习猫的叫法“喵”,有的学生可能描述猫的形态,如胖胖的、毛茸茸的、尾巴翘起来的等。因此,可以带着这些开始进行阅读,看看作家是通过什么样的词汇来描写猫的。可以看到,猫的性格用古怪来形容,也可以用乖来描述,或者用贪玩来叙述。在描写猫的动作时,则使用了“抓”“蹭”“伸”“跳”“踩”等动词,学生完全可以将这些词汇积累起来,以后在阅读类似的作品时,也能够理解这些动作所描述的行为。或者在想到猫或者狗等动物的时候,能够从头脑中调取这些动词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3.设置悬念,增强语文阅读的美感
   好奇心是引起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语文课程也不妨设置一些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随着悬念的逐渐解开,获取阅读的乐趣,增强阅读的美感。因此,教师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设置悬念,如何通过悬念诱导学生主动阅读、发言,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充分思考与阅读的时间。
   幸福是什么,这是课文的题目,也可以是教师设置悬念的第一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代入思考。有的学生可能觉得作业少一点就是幸福;跟爸爸妈妈出去玩就是幸福;能够获得心爱的玩具就是幸福。那么拿着锄头耕地算不算幸福呢?师生可以带着这个问题一起阅读文章,看看这算不算是幸福。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深入阅读全文,发现治病救人是一种幸福,任何工作对别人有帮助是幸福,劳动产生的果实养活了许多人更是一种幸福。学生感受到幸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通过阅读,也获得了幸福的感受,并通过课文中三个人的形象,形成了良好的个人品格。
   综上所述,提高语文阅读效果的方式简略叙述以上三种,当然也可以通过计时阅读提高閱读速度,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增强阅读效果,通过朗诵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不一而足,可根据课堂内容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高传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2014(1):117.
   [2]李海燕,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132.
   [3]李文霞.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阅读,2013(9): 101.
   作者简介:谢中元,男,最高学历:专科,工作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三樟镇和平完全小学,职称、职务:小教高级,所在科室:语文。
  编辑 杜元元
其他文献
学位
【研究背景】眼外伤导致的视功能下降是法医学鉴定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严重程度与被鉴定人的损伤程度和伤残等级直接相关。由于此类案件一般都涉及到经济赔偿问题,因此
我国向来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小学体育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大部分地区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小学体育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些年来,合作学习的教育观念受到教育部专家和老师的关注,老师通过将合作学习和日常体能训练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提升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对提高小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探究合作学习给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的益处,针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情况制定具体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和兴趣萌芽的重要时期,情景表演是一种表演形式,也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学习手法.在小学教学中运用情景表演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
摘 要: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核心素養培养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立足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希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所谓核心素养,即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必需的学习能力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