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630nm红光照射混合痔手术后的切口对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切口水肿及缩短愈合时间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肛肠科住院的混合痔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观察组加用630nm红光照射,对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水肿、和愈合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7天后红光照射的观察组55病例在创面疼痛、水肿程度的评分明显少于观察组;两组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观察组。结论630nm高能窄波红光能很好减少混合痔术后创面的疼痛、水肿程度,促进创面愈合,在痔术后的护理中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630nm红光;混合痔;术后切口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9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28-02混合痔手术切口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容易受到粪便污染,加上部分病人因进食刺激性食物、过多的活动,引起术后切口水肿、疼痛以及感染的几率较高。笔者于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采用了常规换药配合630nm红光照射护理混合痔术后切口,发现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切口水肿及缩短愈合时间。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参考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发布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1],将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肛肠科住院的混合痔手术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男性42例,女性13例,年龄18岁至68岁,平均年龄44.3岁,平均病程时间(3.3±2.6)年;对照组43例,男性35例,女性8例,年龄21岁至72岁,平均年龄为45.2岁,平均病程时间(3.4±2.3)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排除:①合并肛周脓肿、肛瘘及各种肛周皮肤病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者;③合并糖尿病和严重低蛋白血症者;④妇女妊娠或哺乳期、月经期;⑤既往已行过肛肠手术者。
1.2方法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常规换药;观察组除了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常规换药外,术后第2天开始局部加用630nm红光照射(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carnation光子治疗仪)每天2次,每次30分钟。照射10—25天,平均16±0.7天。并都对于两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嘱其注意禁食刺激性食物,卧床休息,温水坐浴。
1.3观察指标观察术后创面疼痛、水肿、和愈合时间。①术后创面疼痛采用VAS疼痛指数评分[2];②术后创面水肿标准为:0分为无水肿;1分为<1/4肛周面积轻度水肿;2分为1/4-1/2肛周面积的中度水肿;3分为>1/2肛周面积的重度水肿[3];③创面愈合标准:伤口平整,无水肿、压痛、硬结。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2结果
2.1术后7天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疼痛和水肿情况,并作比较。两组病例在术后7天观察创面疼痛和水肿情况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例在7天创面疼痛与水肿情况比较(χ±s)
组别1例数1疼痛1水肿观察组15512.03±0.3211.32±0.57对照组14314.76±0.6312.03±0.672.2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0.05),见表2。
3讨论
混合痔是人体肛管皮下和直肠末端黏膜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张、屈曲、增生而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还与肛管直肠的血管性衬垫因其支持组织损伤行者等原因而发生松弛向下移位形成的。混合痔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有“十人九痔”之称,目前对于一些较重或药物治疗效差的混合痔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常存在术后切口感染、疼痛、水肿、愈合时间长等不良反应。而高能窄波红光(波长630±10nm)的高功率红光光子与人体细胞中的能量工厂线粒体的吸收光谱产生共振,光子能量被线粒体强力吸收,激发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产生一系列综合生物效应,包括光化学效应、光电磁效应、光压强效应、光刺激效应、光热效应等,有效地抑制炎症,防止感染;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增加细胞糖元含量,促进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加速细胞增殖,从而加速创面愈合;另红光的生物效能还能改变局部的血流变学性质,促进增生血管,降底全血黏度,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调整机体免疫状态[4],进一步促进愈合。结合临床红光照射混合痔术后切口疗效观察的结论,得出高能窄波红光能很好地抑制切口感染,减少炎性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并操作简单,无任何等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故在痔术后的护理中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2]莊心良,曾因明.现代麻醉学(上、下册)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罗吉孔,罗宏标,唐清珠.儿茶止痛汤坐浴在混合痔术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中医药导报,2012(12):49-50.
[4]史敏超.红光治疗仪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J].医疗装备,2009,22(10):75-76.
【关键词】630nm红光;混合痔;术后切口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9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28-02混合痔手术切口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容易受到粪便污染,加上部分病人因进食刺激性食物、过多的活动,引起术后切口水肿、疼痛以及感染的几率较高。笔者于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采用了常规换药配合630nm红光照射护理混合痔术后切口,发现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切口水肿及缩短愈合时间。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参考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发布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1],将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肛肠科住院的混合痔手术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男性42例,女性13例,年龄18岁至68岁,平均年龄44.3岁,平均病程时间(3.3±2.6)年;对照组43例,男性35例,女性8例,年龄21岁至72岁,平均年龄为45.2岁,平均病程时间(3.4±2.3)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排除:①合并肛周脓肿、肛瘘及各种肛周皮肤病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者;③合并糖尿病和严重低蛋白血症者;④妇女妊娠或哺乳期、月经期;⑤既往已行过肛肠手术者。
1.2方法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及常规换药;观察组除了常规治疗、护理以及常规换药外,术后第2天开始局部加用630nm红光照射(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carnation光子治疗仪)每天2次,每次30分钟。照射10—25天,平均16±0.7天。并都对于两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嘱其注意禁食刺激性食物,卧床休息,温水坐浴。
1.3观察指标观察术后创面疼痛、水肿、和愈合时间。①术后创面疼痛采用VAS疼痛指数评分[2];②术后创面水肿标准为:0分为无水肿;1分为<1/4肛周面积轻度水肿;2分为1/4-1/2肛周面积的中度水肿;3分为>1/2肛周面积的重度水肿[3];③创面愈合标准:伤口平整,无水肿、压痛、硬结。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2结果
2.1术后7天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疼痛和水肿情况,并作比较。两组病例在术后7天观察创面疼痛和水肿情况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例在7天创面疼痛与水肿情况比较(χ±s)
组别1例数1疼痛1水肿观察组15512.03±0.3211.32±0.57对照组14314.76±0.6312.03±0.672.2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Р≤0.05),见表2。
3讨论
混合痔是人体肛管皮下和直肠末端黏膜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张、屈曲、增生而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还与肛管直肠的血管性衬垫因其支持组织损伤行者等原因而发生松弛向下移位形成的。混合痔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有“十人九痔”之称,目前对于一些较重或药物治疗效差的混合痔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常存在术后切口感染、疼痛、水肿、愈合时间长等不良反应。而高能窄波红光(波长630±10nm)的高功率红光光子与人体细胞中的能量工厂线粒体的吸收光谱产生共振,光子能量被线粒体强力吸收,激发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产生一系列综合生物效应,包括光化学效应、光电磁效应、光压强效应、光刺激效应、光热效应等,有效地抑制炎症,防止感染;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增加细胞糖元含量,促进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加速细胞增殖,从而加速创面愈合;另红光的生物效能还能改变局部的血流变学性质,促进增生血管,降底全血黏度,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调整机体免疫状态[4],进一步促进愈合。结合临床红光照射混合痔术后切口疗效观察的结论,得出高能窄波红光能很好地抑制切口感染,减少炎性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并操作简单,无任何等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故在痔术后的护理中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2]莊心良,曾因明.现代麻醉学(上、下册)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罗吉孔,罗宏标,唐清珠.儿茶止痛汤坐浴在混合痔术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J].中医药导报,2012(12):49-50.
[4]史敏超.红光治疗仪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J].医疗装备,2009,22(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