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移动的心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a_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盏路灯,一盏平凡的路灯。我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就被固定在大街上,日复一日地工作着。每天我的身边都会走过形形色色的人,也会发生许多事,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为何,我越来越渴望移动了……
  我刚上任时,还是个幼童,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总是昂着小脑袋四处看。咦?竟然有个大叔过马路时在玩手机,这多危险啊!忽然,有辆货车向他驶来。我急忙射出一道光:“快走啊!不要再玩手机了!车子马上就要撞到你了!”可他好像什么都没有听见,甚至还停下了脚步。只听“砰”的一声,大叔被撞倒在地,还好车子及时停下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警车来了,救护车也来了,我只恨自己不能移动,不能去提醒他。唉!我可真没用。
  渐渐地,我步入了青年时期,好奇心早已不在了。我认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可我不甘于平凡,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路灯中的佼佼者。这天,就在我工作时,一位老人映入了我的眼帘,他拄着拐杖慢慢地走着,身旁的儿女们一路埋怨着老人走得太慢。我气急了:你们是老人的儿女,你们不能搀扶一下吗?路上车辆这么多,遇到危险怎么办?一点孝心都没有!我正气愤着,只见一位好心人上前扶着老人,交警也有序地指挥着交通。可老人的儿女竟在嘀咕:“到了外面还要人扶着走,真丢脸!”说着就快步离开了,只留下老人眼含泪花,用拐杖重重地敲着地面。我只恨自己不能移动,不能拦住他们,不能把他们拉到老人面前道歉。他们的父母将他们养育成人,养育之恩大于天,他们就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真是社会的败类!
  到了老年,我依旧有一颗渴望移动的心,可我明白那是不可能的。希望世界上能有更多遵守交通規则和懂得感恩的人,那么,纵使不会移动,我也无憾了。
  指导教师:范烛红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充满着魅力,是诗情画意的花海,是灿烂星光的夜空,尤其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更是美的缔造者。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功能,通过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进而提升美育教学质量,优化美育教学策略。  古诗词能够让人感受到古人的想象力,潜移默化影响自身的审美品质。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通过古诗词强化美育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小学美育的重要作用  小学是最具想象力
作为五官之一的“目”,《说文解字》里说:“目,人眼,象形。”“目”和“眼”是同义词,“眼”是后起字,先秦时期多用“目”字,两汉以后,“眼”字的使用逐渐多起来。此外,古人还常常用眸、秋波等词来指代眼睛。由本义“目”还引申出目光、视线的意思。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層楼。”告诉我们要想取得突破,就要站到一个更高的位置;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本期“素材·专列”让
期刊
段落一  骄阳似火。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好似一股股泉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成一条流动的“人河”。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子摇摇晃晃地走着。路窄,人挤。突然,“呼啦”一声,黄澄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  呀!无数只脚就要踩到杏子了,怎么办?  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大家别动!”人群立刻静下来,接着,一个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
复习是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让学生在练习课堂中有思考、能交流、会反思,笔者将复习课进行了板块化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一、我梳理  片段一:  教师:课前,大家已经对运算律的知识进行了整理。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你整理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整理的?通过整理,你有哪些体会?然后全班交流。  (请学生上台展示,全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