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岛时光记忆:烟波太湖最江南的情调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t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印象中的东、西洞庭山岛,还没有江南的影子,那时只知道它们是太湖中的两座岛屿,物产丰富,尤其盛产红亮诱人的东山蜜桔。
  10年前,笔者第一次上岛游览,此时连接西洞庭山岛与湖岸的太湖大桥已经竣工,不需舟楫摆渡,从苏州出发登岛只需半个钟头;而东洞庭山岛在100多年前因为湖面淤塞而成半岛,与大陆相连,出入更是方便。
  在过去的岁月里,东西两岛自成一统,很少被外界打扰。即便到了现在,这里仍旧远离尘嚣,保留着江南的最后一份隐秘与逍遥,许多早已消失的江南风物在这里仍能觅得踪影。
  
  美丽情致,语言不能描绘舞台上:两座被老鳖驮来的岛屿
  
  对太湖东、西洞庭山岛最早的印象,还是在儿时看地方土戏——《乾隆下江南》时留下的。土戏演技拙劣,道具粗糙,表现的又是帝王巡幸、四处风流这些俗不可耐的情节,大人们兴高采烈,小孩子却是懵懵懂懂,不知所谓。然而,抛开具体情节不论,《乾隆下江南》倒是给了笔者最早的地理启蒙教育。
  当时的土戏表演,有一个舞台步骤叫“换景”,就是根据剧情发生地的不同在舞台上布置不同背景,背景主要都是地理元素。以《乾隆下江南》为例——当乾隆老爷一路南来,在杭州“有戏”时,一个跑龙套的太监就会高举标写有“杭州”的木牌(类似古代县官出巡时开路的“回避”、“肃静”牌子)从舞台上飞奔而过,随后纸扎的西湖断桥便会出现在台上;到了苏州,台上便有了寒山寺;到了太湖,由几个演员扮成的老鳖在哄笑中登场,驮来东洞庭山、西洞庭山两座岛屿……
  于是,这些地理名胜就如春风细雨般,潜移默化进了笔者的头脑。而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东、西洞庭山岛,因为每逢戏演到此,台上的布景里必有一盘金黄硕大的东山蜜桔,油亮亮的,勾得人馋涎欲滴。要知道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个香甜的东山蜜桔,甚至半个,就足以让家长应付儿女们获“三好学生”后的讨赏了。
  从儿时起,直到高中毕业离开故乡小县城,东、西洞庭山岛留给笔者最深的记忆都还是那盘大红蜜桔。后来考到苏州念大学,尽管太湖在校园西面不远,东西两岛也就在太湖中间,但笔者从未登岛参观,连太湖边也少去——个中的原因自己也说不清楚,大概是对于两岛的记忆和想象太过美好,总怕实地一看,击碎了多年编织的憧憬吧。
  2002年,李少红导演的《橘子红了》热播,很喜欢剧中周迅、归亚蕾的表演,继而又得知电视剧所有的外景都取自东、西洞庭山岛。尤其是那一片片橘树林,仿佛就漂在太湖万里烟波上,小舟从橘树林中缓缓荡出,男女主角撑伞立于船头,青布长衫、杭绸衣褂,映着朵朵绚烂橘红,此中的情致已不需用言语来描绘了。
  随后就有了第一次去东、西洞庭山岛——东、西两岛各有不同:东岛其实是一个半岛,有狭窄的陆桥与湖岸相连;西岛则是四面环水,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都只能依靠舟楫往来。1994年,连接苏州城和西岛的太湖大桥竣工,交通也才便利,这座全长4公里多的大桥也是成为中国内湖第一长桥。
  第一次的造访正值江南梅雨季,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满坡橘树虽青翠葱茏但也还没有挂果。由于道路泥泞难行,笔者不得不中途折返,参观完几处老宅便回苏州了。虽然风光不得尽览,但心中也没什么遗憾,那烟雨朦胧里的粉墙青瓦在梦中几曾相遇。笔者明白,今后自己就是两岛的常客了。
  
  莫厘峰下的雨花寺一盆“紫玉薯”;千年不变的生活
  东洞庭山岛面积约84平方公里,因岛上有洞山和庭山而得名;西洞庭山岛要略小,南北宽11公里,东西长15公里,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它是中国所有淡水湖中最大的岛屿。
  登东山岛莫厘峰远眺苏州,历来是文人雅客们钟情的事。莫厘峰海拔300余米,看似不高,却在浩渺太湖上巍然突起,成为这万顷水面的制高点。明代东山岛的大名士、状元郎王鳌曾写了篇《登东山莫厘峰记》——“两山分峙太湖中,登高处北望姑苏、横泾一带人家,历历可数……”,王状元在文中对太湖风光、登高感怀大书特书,颇有前朝范仲淹登岳阳楼的气概,生花妙笔也惹得后世人对莫厘峰心向往之,时至今日,当地遗留的碑刻、题记仍不可计数。
  笔者当然也未能免俗,每次上岛必登莫厘峰,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初秋清晨,笔者早起赶到莫厘峰观日出。立峰顶东望,水汽升腾,只见东方曙光一抹微白,渐成苍绿,少时苍绿转为五色,就像雨后彩虹。慢慢的,红日一轮由湖面升起,半吞半吐,欲上又止。近处的一切还笼罩在雾霭之中,鸡鸣犬吠声渐起,灰黑的村落屋顶若隐若现,仿佛太湖中翻腾的鱼脊。远处渔船正在出港,桨橹轻摇,悠悠然划向远方——直到现在,东、西两岛的渔船仍是不装马达的,木船筏全凭风力、人力驱动,这原汁原味的江南特色,在别处已很难见到了。
  莫厘峰下有一座供奉观音的雨花寺,寺庙不大却很有些年岁。笔者第一次去时,庙里还没有和尚住持,只有个管香火的居士。也许是少有人光顾,居士显得非常高兴,特地煮了一盆白薯招待,我们二人边吃边聊,不大一会儿便满地薯皮。
  据居士讲,东、西洞庭山岛上多的是果树、茶园,可就缺庄稼地,种不了粮食。但岛民们也不犯愁,他们种果、种茶、打渔,出产的东西卖到外面就能衣食无忧。也许是沾了太湖的“仙气”,这里所有的物产品质都极好,卖到外面很是抢手——就连我们当时吃的白薯也非比寻常,叫做“紫玉薯”,味道清甜甘香不说,薯肉晶莹似玉,与众不同,这在以前可是富贵人家才能享用的美食。
  后来笔者又了解到,在近代东、西两岛有过几次“填湖造田”的历史,再加上泥沙淤塞,到晚清时,东洞庭山岛终于与湖岸相连。但即便与陆地连为一体,外界的喧嚣也很难到达这里,千年不变的生活在默默延续。
  一次次穿行在岛上村落里,转过街角,笔者偶尔能看到撑着的红油纸伞飘过雨雾,款款而来,空气中似乎总弥漫着丁香的味道——这样的感觉在今天很少有了,每当奔波俗世疲累之时,笔者总喜欢到岛上走走看看,感受那抚慰人心的细腻与舒缓。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英语学科教学上,也开始重视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的知识建构碎片化现象,提出了通过运用整体化教学策略进行化解的方式,重点阐述了整体化教学策略中思维导图的方法及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上的运用。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整体化策略;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林玉娜,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
晋陕大峡谷是“中国北方第一峡谷”,有此殊荣,不单是因为它的长度——从内蒙古托克托到山西河津禹门口,大峡谷长达700余公里,最重要的是黄河从峡谷中流过,它深切峡谷基岩之中,气势磅礴。可以说,是黄河造就了大峡谷,而大峡谷反过来又酝酿、升华了这条大河的声威气势。  千里大峡谷中,一刻不停地上演着山与河、水与石的较量,许多震撼人心的景观便在这种较量中横空出世——九曲十八弯的峡谷蛇曲群、有“黄河画廊”之称的
【摘要】新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认为,英语课堂活动强调要从学生习得英语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知识探究与建构的自主性、交互性以及实践性。本文在对导图式微课内涵进行详尽解读的基础上,从小学英语实践教学出发,针对性地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图式微课的需求分析,创新性地指出导图式微课应具有差异化,可以以新授课导入、练习课、复习课等不同方式存在,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探索,推动导图式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不断
【摘要】从当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听说教学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但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依然较大,导致不少教师围绕考试展开教学,听说教学明显被忽视。我国从2014年起将听说测试纳入高考英语改革中,如何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培养成为广大教师必须要予以考虑的问题,为了使得听说教学能够真正赋有实效,必须要将现行的英语核心素养相关文件中提出的要求落实到位。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切实完成好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将听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也对学生的认知思维也具有导向性作用。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根据学习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教学目标,不断地深化问题的层次,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创新性”,从而改善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品质;高中英语;有效性策略  【作者简介】张丽芝,六盘水市第十中学。  【基金项目】六盘水市基础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
【摘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在我国小学阶段就已经引入英语学科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激发学习英语的自主意识,为后续英语学习做好铺垫。此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较为基础且与生活联系紧密,为了更好地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将陶行知的学生观思想在教育教学环节进行渗透,这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
从鳌山到太白山,是一条经典的传统穿越线路,也就是从鳌山出发,沿秦岭山脊徒步,一直抵达太白山的路线。鳌山,也称为“西太白”,位于陕西省太白县,海拔3476米,是秦岭第二高峰;而太白山位于陕西省眉县与周至县交界处,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秦岭最高峰。两山之间虽然直线距离仅为40多公里,但由于重峦叠嶂,实际穿越的行程却在100公里左右。  一直以来,这条线路都让众多驴友心驰神往,它的穿越难度和强
【摘要】想要使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得以提升,就应创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本文对提升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作用及当前医学生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将多元化评价方式、丰富的评价内容、完整的评价主体及明确的评价目标作为基础,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并提出测评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体系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英语应用能力;医学生;测评体系;完善策略  【作者简介】郭津铭(1988.11-),男,汉族,山东淄博人,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教育应当再上一个新台阶,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学。本文针对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添加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策略分析  【作者简介】龚莉,武汉传媒学院。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课程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教师教书育人,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学
1.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adopts one approach-the narrative approach to conduct a research on an example of workplace communication. The example is concerning a one to one career consultation betw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