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你二十四岁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8984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那一年我十七岁,你也十七岁。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们宿命地相遇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的样子,忘不了,在那条我们后来一起走过无数次的路上,阳光曾以怎样的亮度照着,风曾以怎样的力度吹着,泡桐树曾在地上洒下怎样飘摇的暗影。
  那一天的天空奇异的蓝,仿佛在昭示一个奇迹的发生。那一天的云奇异的白,仿佛在为那奇迹定性。那一天空气中弥漫花香,是沿途的白色蔷薇。
  你就从那阳光、微风、花香和树影中走来,穿着白衬衫、黑长裤,头发浓密,目若星辰。而我,那么巧,也是白衬衫、黑短裙。路上没有别人,只有我们,以同样速度走向对方。
  走着,走着,你忽然笑了,眼睛弯弯的,望着我的眼睛,唇角上扬。我的心忽然就那么一亮,像洒进了一片光。我的唇角也不禁上扬。
  在近到只有几步远时,我们同时张嘴,说了声“嗨”。平生第一次,我那么大胆地、深深地凝视一个陌生人,一直望进你眼睛里去。
  在你漆黑的瞳仁里,我看见身后的泡桐树,树梢间蓝的天、白的云,还看见我自己,一个留着齐肩短发、白衬衫、笑盈盈凝望着你的女孩。想来你在我的瞳仁里也一样看见了自己,看见了你自己棱角分明的脸,和脸上阳光一样的笑颜。
  那一刻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少年,我曾在哪里见过的。也许在今世,也许在前生。那样熟稔,奇异地熟稔。后来你告诉我,那一刻,你也有同样感觉。
  我们轻轻地、慢慢地擦肩而过。经过的瞬间,我闻到你身上阳光和青草的气息,那气息让我沉迷。在后来的很多年里,你的气息成了我最迷恋的香水味。世间再无一个男孩像你,仅仅是依偎在他身旁,就仿佛置身草原、置身逼人的青葱。
  不知是什么驅策着我,在走了几步后我猛然回头。而你正在几步开外望着我,目光那么羞涩,那么纯真。
  我们都腼腆地笑了,像夏日午后两朵盛开的青春。那一天,我们正式相识。我们都在上高二,都打算报考本地的浙大,都喜欢音乐、喜欢海、喜欢旅行。
  我们成了朋友。
  那一天,那一刻,那个场景,你出现在我生命中,从此每一分,每一秒,每个表情,都充满惊奇。
  二
  那一年我十九岁,你也十九岁。那一年我们都在浙大读大一,是再也无法分割的双翼。
  我一直觉得,能双双考进浙大,能近在咫尺地厮守,我们用光了生命中所有的运气。我们是那样肆无忌惮地幸福着,一起吃饭、一起自习,周末一起回家、一起牵手走过我们初识的路。和同龄人比,我们的处境是那么幸运,未来是那么唾手可及。
  我们都生于斯,长于斯,只要我们不愿意,谁都无法让我们分离。很多时候,当我们手牵手,一言不发地走在那条路上的时候,当夏日的风轻轻吹起你衬衫的一角和我的衣裙的时候,当我默默享受身边有你的巨大的安详和圆满的时候,当我的心花无声无息地怒放、满心“就这样吧,永远就这样吧”的切切祈祷的时候,我心里忽然会有那样强烈的不安掠过。
  为什么会不安呢?我们是那样深地爱着。那些试图把我们拆散的年轻人,不管多美好,也终究没有一个人能夺去我们交付给对方的真心。
  我认定了你,你认定了我。我们不仅是爱侣,还是知己。你最懂我,我也最懂你。于万千人之中,我们相互一个眼神,就能立刻意会对方的心。
  我依然眷恋你身上青草的气息,依然为之迷醉。而你总说你喜欢我身上淡淡的花香,说它让你感到安宁。月光如水的夜晚,我们久久地拥抱,贪婪地呼吸,仿佛要竭力记住在一起的每一寸光阴。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会有那样的迫切、那样的不舍,仿佛随时会分离?
  与你相依的四季,白云苍狗。身旁有了你,匆匆轮回,又有何惧!
  三
  那一年我二十二岁,你也二十二岁。我们毕业了,都找到了工作。
  在那一年,我们并肩飞过人间的百媚千红。我们都热爱旅行、热爱他乡、热爱新鲜,所以但凡有时间,我们就都在路上。
  在山巅留下同心锁。我们在敦煌大佛前虔诚叩首,感谢它让我们今生相遇。我们一起骑车穿过北京的每一条胡同,拍下那些沧桑的砖瓦、古老的门墩儿。
  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看冰灯,你用胸口暖我冰凉的手指,用脊背为我遮挡寒风。我怕坐飞机,和你在一起,却变得坦然无惧。因为我知道,不管是生是死,我身边都有你相伴。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那么我希望,你是我唯一的旅伴,可以陪我到底。
  我们说好了,再工作两年,我们就结婚。
  四
  那一年我二十四岁,你也二十四岁。没有意外的话,我们将在这一年结婚。我将披上婚纱,成为你的新娘,为你生个和你一样帅气的儿子,我们一起把他养大。
  我们将在时光中一点点变老。皱纹将爬上我们的脸,黑发将慢慢变为白发。我们将经历传说中的一切琐碎、烦难,七年之痒,激情不再。我们也许会吵架、冷战,甚至相看两厌。我们也许会彻底忘了,今天的我们曾如何深爱着对方。
  我多想成为你的新娘!这原本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七年前,是擦身相遇,或擦肩而去,命运曾如险棋,无数时间线、无尽可能性,却终于交织向你。前生要有多少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你我的相遇!我们命中注定就要相遇、相爱、相守到白头的,不是吗?
  我却这样地失去了你!
  那一天我在电影院门外等你,说好要一起看《花样年华》。电影已开场,你却迟迟没有出现。打你的手机,没人接;留言,没人回。我没有入场,一直在冷风中站着,一遍遍拨打你的电话,那一声声清冷的长音让我心悸。
  这是从没有过的事。你从未让我苦等过,甚至从未让我等,你从不会爽约。可是那一天,你失约了。
  后来伯母打电话给我,我才知道,你已经走了,狠心地走了。留下我一个人,独自活在这从此不再有你的人间!
  也许那天我们不该约了看电影。也许那天你该早一些或晚一些下班赶来。也许我应该先去和你会合,这样,即便还是会遇见那个醉酒的混蛋,至少我们或生或死,都在一起!
  我没有去太平间看你。我在太平间门外徘徊了几个小时,脚都走木了,泪都流干了,最终还是没有进去。
  原谅我,亲爱的,我不忍看到俊美的你变成一具冰冷的、血肉模糊的尸体。我要把你生前的样子牢牢刻在记忆中,它将慰藉我从那一刻起到弥留之际,多少岁月、多少光阴。
  我母亲一直守着我,怕我想不开,寻短见。其实怎么会呢?如果我也不在了,你将在谁的灵魂里永生?我们还有那么多未竟的计划、未竟的旅行,如今只有我一个人去实现了。愿你在天国里微笑地看着我,看着你的小女人可以怎样地坚强勇毅!
  五
  那一年我三十二岁,你二十四岁。我带着不再变老的你到处旅行。我去了很多很多地方,在每一个你曾梦想去的地方留下你的名字和我们的同心锁。我一天天老去,皱纹一天天爬上我的脸,白发一天天从黑发中冒出。而照片里的你,依然那么年轻、那么帅气。
  你牢牢地长在我心里,任谁也拔不去。时光也不能稍稍冲淡你的红颜。白天黑夜,你都在我脑际,一去多年。多少人劝我忘了你,重新开始一段感情,甚至包括你的母亲,我却只能听从我的心。
  因为曾经遇见你,所有的别人都成了将就。而我,宁愿孤独终老,不愿将就。今生今世,你是我的唯一。我以一生相许,不改初心。
  六
  那一年我五十五岁,你二十四岁,我依然想念你。一个人独坐在我们最爱的海边,我常会有种幻觉,觉得你还在我身旁,还会从身后轻轻蒙住我的双眼,让我猜猜你是谁。
  七
  今年我七十五岁,你二十四岁。我已白发苍苍、重病在身,将不久于世。我最后一次来到这片海滩,用我的眼,最后一次替你看看海上落日。
  终于,我们将再一次相遇。
  我的自传里曾经有你,没有遗憾的诗句。
  我爱你……
  陆杏清:女,机关退休职员,广西贵港人。热爱文学,近年在《北方文学》《躬耕》《唐山文学》《故事大王》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多篇。
其他文献
省城一位摄影记者  请求加我微信  因为认识,便加了  随后他发微信来  “记得那年王庄采风吗?  多年不见,甚是挂念  还在长治文联吗?”  “王庄采风记着呢  可我不在长治文联”  “你不是葛水平吗?”  刹那,一个念头闪过  何不恶作剧他一把?  呸,呸,呸!  赶紧回他  “抱歉,我不是葛水平”  “对不起,打扰了”  但我也沒告诉他  去掉水,才是我  葛 平: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
期刊
那是坐落在大理古城的書屋  木制楼梯台阶腰部的字  吸引我拾阶而上  第三级台阶是辛波斯卡——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过了不写诗的荒谬”  第六级台阶是杜拉斯——  “这座城市适合恋爱  你天生适合我的灵魂”  第九级台阶是阿赫马托娃——  “你迟到了许多年  可我依然为你的到来而高兴”  突然喜欢上了这书屋  买不买书已经不重要了  今天,有没有情人也不重要了
期刊
我是奔着你的名字  一路颠簸的  我是为目睹你的容颜  怀揣祝福的  我是贴着雪域高原上  紫外线的质朴  欢歌笑语描绘你的涌流  昨天夜里迅速暴涨  洶涌滚滚的浪漫  把一个地方的历史徐徐展示  我是守护人  我是旁观者  我是传统的讲述者  是忠实的儿子。是父亲  内心存储着无边无沿的流淌
期刊
一眼看三国  东临朝鲜北依俄罗斯  这个理由足够看一下集市  市场是从下到上  逐渐鲜活的图纸  集市内最突出的特产  木耳松茸狗肉和舞蹈的人参  应有尽有  客观事物量大而松散  海腥味由远而近包围了  熙熙攘攘的购物者  物价市场的风向标  一种手段和相形的规矩  大同小異的物产  讨价还价的交易  唯有跟我类似的外地人  听不懂亲切的朝鲜语  认知物资却两眼模糊  还有异彩纷呈的别样风情
期刊
那时候,父亲要我做一个平凡的人  许多年过去了,恍惚中  父亲总在前边走着,就像一片云  淡淡的,轻轻的,暖暖的  从小,父亲就告诉我要多读书  我想我读的书,垒起来比房子高了  可是,我仍然觉得有许多问题  还需要向父亲讨教  父亲总说要与人为善,他一生认为  周围的人都是好的,他熱心帮助别人  因此,善就像一条温暖的小河  在我的心中不竭的流动  父亲遇到事,经常说顺其自然  他把名利都看成身
期刊
当天空飘过共和国七十华诞的歌声  当荧屏闪过共和国功勋的音容  你还是像往常那样  默默地走在那条熟悉的巷道里  步履坚定地向地心深处走去  你也曾有过美妙的向往,美好的憧憬  然而,命运却给了你另一种选择  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  你毅然把黑色当作职业的标记  把你的人生之路铺在了大地深层  你说,像我们这些选择黑色的人  心中都有一腔超脱的豪情  你还说,你的筋骨经不住黑色的诱惑  经不住黑色的
期刊
大同煤矿的煤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云岗峪和口泉峪。峪就是沟的意思,地壳运动挤压后留下痕迹,凹陷的为沟,凸起的为脊。  马脊梁矿就是隐藏在云岗峪的一座老矿,本矿的人骄傲于他们的名字,对外都简称“马矿”。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对马脊梁沟地理位置和最初的煤炭雏形进行了详尽的记载和描述:  水出西山,东注于黄水,黄水又东注武周川,又东历古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导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
期刊
退休了。看孙子是新任务  三年过去,孙子进了幼儿园  孙子会画图了,画的有树  还有各种动物  回家来总叫上爷爷看他摆积木  垒的房子又高又大  我突然想起  儿子这样大的时候  我正在厂里和许多人搞建筑  类似于画图和垒积木。只不过  那些图画和積木落地生根  长成了工厂的巍然大厦  人老了,再不会  去画图和垒积木。可是  我总梦见那堆积木和那幅画  微笑着,和我说话  白瑞勤:山西阳泉煤业集
期刊
在安徽仙寓山开会,偶遇杨洁——一个常带微笑、不大开口的女孩子。那是一次文学会议,主要议程过后,主人将与会者引导到文房四宝准备齐全的案几旁。现在的多数作家、文人并不墨客,有写字的,有码字的,有敲字的,只有少数间或伺弄几下毛笔的,所以拍马上阵者寥寥,鄙人忝列其中。勒马回阵,看到旁边人头攒动,很多人正在欣赏一位年轻姑娘泼墨挥毫。凑近前去,一个三升斗大的“茶”字赫然出现在眼前。我暗自说道:好!浑厚沉稳,笔
期刊
一  一九七五年夏天,我高中毕业,到云冈村去插队落户,就是云冈石窟前的那个村子。多年以后,已经看不见那个村子了,因为发展旅游业,那个村子整体搬迁,已经在大地上永远消失了。  我背着行李卷儿走出家门,父亲和母亲跟在后面。父亲愁眉苦脸地站在家门口,一步也不肯往前走,木然地站着,呆呆地望着我。我知道父亲不是送我走,而是在等我回来。那一刻,我在父亲身上看到了一种温柔。  我上了解放牌大卡车之后,父亲就蹲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