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魅力的新疆集市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7606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盛极千年的丝路文明,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新疆。新春佳节之际,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已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各族人民都沉浸在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如果此时您要寻找全疆最热闹的地方,那肯定非“巴扎”莫属了。新疆的各族民众都喜逛巴扎,特别是在重要节日时,巴扎会比平时更加热闹。种类丰富的农副产品、琳琅满目的日用商品、摩肩擦踵的各地客商和熙熙攘攘的顾客人群汇聚于此,给人们采購年货带来了诸多便利,也给节日的巴扎增添了欢乐气氛。

何为“巴扎”


  “巴扎”一词最早源于波斯语,后被引入维吾尔族语言词汇之中,汉语音译有多个写法,诸如“巴扎”“巴札”“巴札尔”“八栅尔”等。关于巴扎一词的含义,一般认为是维吾尔族对城乡商业市场或集市的称谓,类似于我们所熟知的小商品市场。相较于普通市场而言,巴扎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其承载的功能和展示的商品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缘于巴扎所售物品种类的不同,一般分为饮食巴扎、服饰巴扎、农具巴扎、果品巴扎、家具巴扎、牛羊巴扎等。当然,根据巴扎所设的区域不同,还可分为乡村巴扎和城市巴扎。乡村巴扎主要以乡民为基础,这类巴扎占地面积不大,商品多以农业生产和牧民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商户的数量也不多。城市巴扎的规模和商品种类则远甚于乡村巴扎,主要以服务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为主。这类巴扎不仅面积较大,而且商品种类丰富多样,从事贸易的商户数量也较多。此外,作为中亚腹地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新疆还建有不少国际巴扎,以此招徕世界宾客。闻名遐迩的国际巴扎,就有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喀什国际大巴扎等。
  那么巴扎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古时,西域之地拥有广袤无边的沙漠,也有延绵不息的河流,由此衍生出繁星点点的沙漠绿洲。这些绿洲被沙漠所分割,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维吾尔族先民们“生于斯,长于斯”,生活条件异常艰辛。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他们在绿洲中垦荒拓业,由此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绿洲农业,巴扎便是绿洲农业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手工技术的进步,维吾尔族先民们在满足自身生活所需的同时,还与其他各地民众进行劳动产品交换,由此形成了以商品交易为主体的早期巴扎。
  古丝绸之路的凿空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促使以沙漠绿洲为基点的贸易路线得以延展。商贸的发展带动了绿洲功能的完善,作为商品交换地的巴扎,开始逐步出现了服务设施和附属建筑物,诸如“达尼(客栈)”“萨玛瓦尔哈纳”(茶坊)“哈玛木”(浴池)和金银交换店等。现如今,巴扎已非单纯的商品集散市场,早已发展成为新的综合商业体。

史籍中的巴扎


  依据史学家的考证,“巴扎”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高昌馆杂字》一书中。该书《地理门》一篇中,就出现了类似的词语—“把撤儿”,意为“市廛”。《高昌馆杂字》是明代编纂的一部回鹘文与汉文对照的分类词汇集,主要由回鹘文、汉文和回鹘语汉字注音对照组成,是我国最早的回鹘语和汉语并书的双语词典。

  历代史籍中有不少关于巴扎具体活动的记载。元代刘郁所著的《西使记》中,对巴扎有过详细的描述:“壬子岁,皇弟旭烈统诸军奉诏西征。三日过巴咱尔,诸回纥贸易如上巳节。”书中记述了当时繁盛的市场贸易,可见当时的巴扎已十分兴隆。明永乐年间,陈诚奉命出使西域,将沿途所见著录成《西域番国志》一书,书中记载了西域各地巴扎的繁荣景象:“乡村多立圩市,凡交易处名把咱儿。每七日一集,以易有无,至暮俱散”,“市井街坊,两旁筑屋,上设覆篷……铺店各分行头,若弓矢鞍辔衣服之类各为一行,不得参杂”……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编纂的《西域地理图说》中记载:“回人之市,名曰巴杂尔,七日为期,各村之男女聚各村货物,贸易而退。”嘉庆十二年(1807年),祁韵士著录的《西陲要略》中提及“中之市名为八杂尔,每七日一集”。此外,嘉庆年间和瑛编纂的《回疆通志》中亦记载:“八杂儿街长五里,为南路各回城四达之区。”
  近代以来,史籍中有关“巴扎”的记载愈加频繁。道光年间,伊犁将军松筠呈上的《钦定新疆识略》一书中就记载:“八栅尔街长十里,每当会期,货若云屯,人如蜂聚,奇珍异宝,往往有之,牲畜果品,尤不可枚举。”光绪年间,萧雄编纂《听园西疆杂述诗》4卷共150首,其中写道:“街市名为巴杂尔,又呼八杂,与中国街道相同,有铺面柜台,高只尺许,拦其门,出入必踰其上……七日一期,男女杂聚,远近百货聚凑。”清末宣统年间,袁大化、王树枬等人编纂的《新疆图志·卷四十八·礼俗》中则谈及:“市居者,门左右筑土为台,旅陈估货,谓之巴扎尔。”
  从各类史籍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巴扎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定期举行的规制,即通常情况下七日一集。同时,巴扎中不同的产品类型有着相对固定的专属售卖区,售卖商品的种类也是琳琅满目。巴扎中配置有各种类型的店铺,贸易活动十分繁荣。经过长期的发展变迁,巴扎在建筑风格等方面虽迥异于古代,但在名称、货物种类及类型划分上,仍与古代巴扎有着很高的相似度。

全民逛巴扎


  巴扎与维吾尔族民众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它既是维吾尔族民众的经济活动中心和社会活动中心,也是维吾尔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地。相较于常见的市场或集市而言,巴扎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其他文献
庭审期间,为被告做伪证的所谓“证人”轮番粉墨登场。控辩双方正处在胶着状态,这时一个关键性的证人登场,他就是溥仪。不言放弃的中国检察官  溥仪的出庭,必须要感谢中国检察官秘书裘邵恒。裘邵恒,江苏无锡人,1933年和1935年先后毕业于东吴大学文理学院和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他曾担任上海秉公法律事务所律师,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职讲授商法与英国法课程,主要从事银行业和民营工商业。1946年2月~12月期
请看他为名人们创作的肖像,用纽扣做成小布什的眼睛和鼻子,用电灯泡当作爱因斯坦的鼻子,用糖果设计惠妮·休斯顿的眼睛、用香蕉做成伍迪·艾伦的鼻子。这些作品有漫画式的夸张和喜剧效果,但名人的神态特征却表现得入木三分。  这样有趣的漫画肖像是怎么来的呢?一次哈诺·皮文在玩弄火柴时,发现这些普通的材料居然能搭出不同的人物形状。自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徽章、电线、灯泡,甚至是西红柿、香蕉皮都成了他创作的基本材
1970年是袁隆平正式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第10年,距袁隆平发表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已经过去4年,但此时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缓慢。不过,就在这一年接近尾声的时候,一次意外的发现给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带来了新希望。三亚农场发现“野败”  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三亚一个农场的水沟旁发现了一株野生的雄花败育株。当时,袁隆平正在北京查阅资料,为了这一株水稻
孩子的话:我梦到一件奇怪的事,狮子飞起来了,小鱼、大树都飞了起来,小鸟可以在水里飞,你觉得奇怪吗?  老师寄语:小作者想象力丰富,他形象逼真地画出了梦到的稀奇的事情,并大胆地勾画出狮子的神态和动态。这幅作品画面清新、色彩协调,是一幅很好的儿童想象画。  专家点评:这是一幅近乎完美的儿童想象画,画面完整、色彩明快、想象丰富。让人看到狮子踩着祥云飞翔,太阳在天空旋转,大树长出了翅膀,鸟儿在水中畅游,它
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出炉  中、美科学家最近公布了他们绘制出的尺度为10万×10万光年的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包括银盘上近200个大质量恒星的距离和自行,太阳系的位置以及它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速度。这张银河系结构图清晰地勾画出银河系是一个具有4条旋臂的棒旋星系,基本解决了银河系究竟有几条旋臂这个天文学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4条主旋臂分别是英仙臂、人马-船底臂、矩尺臂和盾牌-半人马臂。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远洋船队踏上了从欧洲到太平洋的航行。3个月后,船员们开始出现健康问题,牙出血,鼻出血,全身无力。待航行抵岸时,200多人的船队只剩下了35人。当时,人们把这种病称为“坏血病”,但没人知道病因从何而起,更不知道如何治疗。  1553年,法国探险家卡笛尔带着103名船员前往纽芬兰,航行中,坏血病如影随形。卡笛尔焦虑而无助。当坏血病放倒第100人时,濒临绝望的卡笛尔遇到
  
假如我们到车站售票处购买北京南站始发、终到上海虹桥站的G1次车票,应该说“G(英文)1次”,还是说“高1次”呢?哪种说法显得专业性更强呢?别着急,往下看就清楚了。同一列车为何有不同的“名”  车票是旅客乘坐铁路列车的凭证。一张车票上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开车日期及时刻、乘车始末车站、座席等次、车厢座位号码、票价、乘客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等,还包含重要的车次信息。铁路列车的车次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如T11
观察与感受  大师的作品描绘的是什么?色彩有什么感觉?人物都是以什么手法处理的?大师的作品和我们的作品有什么一样的地方?你看了这幅作品有什么感受?  杜布菲(1901~1985)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最伟大的法国画家,1901年出生于法国勒阿弗尔市,家境富裕。1918年杜布菲决定放弃音乐,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画家,在法国朱利安学院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不合心意,便退出艺术长达15年之久,但他私下继续画
年龄:4岁~6岁幼儿。  时间长度:约30分钟左右(视情况取舍)。  活动环境:较大空间的室内,若天气晴朗也可在室外开展。  活动准备:  1、按幼儿人数准备相应数量的全开画板,以美纹胶粘纸沿四周粘贴全开素描纸。  2、烧烤用木炭若干,但最好是自己用松木烧制的木炭(某些地区叫麸炭),其质软易画,手感较舒适。  3、动感道劲的音乐。  灵感来源:我自己作画时喜欢带着耳机听音乐,常常嫌笔太小,不能挥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