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导入生活资源的分析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03756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的教学与生活实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一些教师忘却了联系实际生活的重要性,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课外的学习资源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课外相关资源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量,而且可以使视野得到一定拓展。因此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将课堂与课外的教学资源进行结合,这样有利于语文的教学更具效率。生活资源的导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讲述传统初中语文中教学的不足,以及对生活资源在初中语文的运用的相关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资源;有效性
  语文学习中教师只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是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毕竟教材中的资源有限,学生的文化知识得不到有效的丰富,从而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与生活实际有着一定的联系,生活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物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生活资源在初中语文的运用,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看到更多自己所不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将课堂与课外的教学资源的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有利于语文的教学更具生活性,通过对课内、外的资源的结合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相关教师仅围绕着教材内容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通过教材进行语文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脱离实际生活,使学生很难寻找到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只通过教材中的文字与图画进行学习,会逐渐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就会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降低,影响了教学的效率。而且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思维性,这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阻碍作用,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2.学生忽略了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语文时,学生没有发现这些文章与生活中一些点滴很类似,只凭借教材进行有关的理解,这样既影响了学生的理解效率,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而且由于忽略了生活资源的重要性,从而不能使学生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对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事物或者一些值得学习的精神无动于衷。语文这门学科与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联系,教材内容中的一些美丽的景色也是来自于生活实际,而对于课本中的静态的图画,学生很难从中发现景物的特点,影响自身对文章的理解。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导入生活资源的策略
  1.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教师都是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语文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会逐渐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相关教师需要改进教学的观念,通过采用更具全面灵活的教学模式进行语文的教学,这样可以更好地将语文知识传输给学生,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认识到生活资源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导人生活中一些与所讲内容相适应的资源,通过这些生活资源的导人,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2.选取适合学生的生活资源
  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资源,但生活资源的量很大,与语文符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对生活资源的选择是生活资源有效应用于语文的教学中的关键,资源的选择需要适合学生,如果所选资源深度较高,凭借学生的水平基础很难对这些生活资源进行有效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进行选择之前,需要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深入的调查,根据学生的综合的理解能力选择适合深度的资源。而且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选择贴近所要讲解的知识点的资源,这样学生在通过对资源的思考中,可以对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带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所选的教学资源也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热情的提高。
  3.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景观察
  课本中的一些事物都是以精致的形式呈现,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观察,使学生的认识不够全面,即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但都不以为意,忽略了这美丽的景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一些美好的景物进行观察,用自己的身心去体会其中的美好。因此,在进行語文美文的教学中,有一些学生的水平基础较低,所以很难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景的欣赏,通过与教材中相关的景物进行观察,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心境,可以更好地总结出文章的主旨。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篇优美的散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领到荷花池旁,让学生在实境中对荷塘的景色进行欣赏,虽然所选荷花池远不及教材中的荷塘,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学生深入地理解这篇文章,而且通过实景对荷花进行欣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教师都是采用固定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的教学,而忽略了生活资源的重要性,这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学生视野的拓展,学生很难表现出高昂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生活资源中包含了许多教材所不具有的知识,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丰富,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重视生活资源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行生活资源的选取,这就有利于学生对资源的思考,也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今天是我病愈返回学校的第一天,我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走进教室。不一会儿,就有一大群同学向我跑来,其中盛子韩向我拥抱,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李白在《赠汪伦》里的一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现在我深刻感受到同学对我的情谊很深,使我终身难忘。  (指导老师:朱旭霞)
中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素质呢?  一、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的改革热点是讨论“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
“知识不仅仅是事实性的‘符号存在’,更是儿童‘生命实践’的活动存在。”学习表面看上去似平静如湖 ,实际却应是涌动如潮。知识不应该仅仅是静态的、单纯的对象或结构,它更应该是一个活动,是动态的、有步骤有顺序的一连串操作过程。要将知识的学术形态加工成教育形态,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我实践意识,在实践活动中领悟数学之精髓,感悟数学之思想。  取一张正方形纸,将这
【摘 要】 感恩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今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正悄然地影响着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如何对学校学生展开感恩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亟须解决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 学校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
为了解决一些服役期较长的船舶有时无法采集到轴功率数据的问题,根据螺旋桨敞水性征曲线推导轴功率与航速、轴转速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此计算轴功率,利用不同型号螺旋桨敞
特色学校的特色绝不是靠几座高楼大厦等先进的校园硬件设施来支撑,而是凭长期积淀的内涵文化的精髓来彰显的。学校特色可以是体育活动上的特色,精神文化上的特色,制度建设上的特色,教育思想上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上的特色等等。而无论哪一方面的特色,都必须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大局中,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不竭的活力。以上种种,笔者想就校本课程开发谈一点浅见。  一、因校制宜,以校情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