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STEM ART”创新思维课程探究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86520520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STEM ART”创新思维课程即在STEM教育注重实践学习和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打破艺术教育与STEM教育之间的壁垒,将STEM教育与美术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去体验美、创造美,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小学“STEM ART”创新思维课程的前提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其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在小学“STEM ART”创新思维课程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发展创新思维,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
  1.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些年,“隐形圆”的问题频繁出现,这类问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于圆有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状况,而且还对学生应用圆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进行了考查.对这类问题实施解决的诀窍就是对圆的相关知识和其他的数学知识间存在的联系进行准确把握,以准确的找到“隐形圆”.基于此,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需注重数学题当中“隐形圆”问题的解析与探讨,以促使学生更好的解决“隐形圆”问题,并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窗外,偶尔传来脚步声,隔壁班的学生陆续走出教室。窗内,我正在给学生讲最后一道阅读题,讲解完答案后,才宣布可以放学。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望向窗外,才发现下起了小雨,不禁喊了一声:下雨啦。显然,这个学生没有带雨伞,也没有带雨衣。同样没有带的,还不止他一人,我在教室清点了一下,一共19个学生没有带雨伞或雨衣。  现在怎么办呢?从教室到校门口,还要经过將近一公里的校道,我想到了学校的“爱心雨伞”。“爱
期刊
摘 要: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教会我们如何思维的基本方法.在解题中掌握好这两种方法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个别解三角形高考题为例,简要阐述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 解三角形;分析法;综合法;数学解题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1)16-0040-02  解三角形在高考中常与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或平面几何等结合
在“以德立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以篮球运动为抓手,充分发挥篮球的育人功能,打造学校篮球特色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注重多元动因  学校特色品牌建设是个性化办学理念长期实践后的外显,是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效的高度凝练。我校选择以篮球作为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精神内核,主要是基于篮球运动育人因子的丰富、东莞深厚的篮球运动氛围、学校人才培养输出的需要等多方面的现实考量。  篮
期刊
数学,人类文化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伴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已离不开它,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受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数学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受到弱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数学教学的价值观,让人文教育回归数学教学。  基于数学课程目标的需要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衍生的激烈升学考试竞争,使教师忽视数学课堂人文方面的分析与讨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