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管理工作也是贯穿施工管理工作整个系统的工作,要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应该对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认真核对采取措施,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总体水平。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我国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针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标准的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运用现代施工管理理论,不断强化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以此为基础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空间。受传统施工管理理念等因素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及需求,施工企业应对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进行透彻的分析。针对目前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并确保对策的有效执行,以此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需求。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认识不到位
在我国建筑业的施工中,早已将安全生产提上日程,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往往只追求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没有将安全生产进行很好地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只停留在了口头上。同时,企业管理者未能对员工尤其是对新来的员工进行必须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不能按照要求进行安全操作。各個保证安全的规定不能够有效地落实,对突发事故没有事先规划解决措施,许多企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成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面子工程,无法保证施工安全。
2、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现今的建筑工程管理沿袭的是传统的模式,这种模式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在当今的管理中已表现出不适用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施工过程中常发生忽略客观施工规律和无法实施科学管理的问题,这就很难合理分配各种生产要素。而采用生硬的行政命令控制施工,很难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资源的利用率。
3、忽视施工准备工作
在施工进行前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考虑,同时为施工的进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不仅有利于保证施工的质量,而且也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在施工前由于对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不足,从而导致在施工人员配置、材料供给、设备检修维护、资金、设计变更及各项安全设施配置中都存在着问题,无法实现更好的衔接,从而导致施工中矛盾和纠纷的频繁发生,不仅使各项资源无法实现最佳的配置,而且还无法保证工程的进度。
4、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
有些企业为追求近期利益,不按规定的程序施工,在未获得有关部门允许、取得相关施工文件的条件下就开工;有些工程经过多个企业,层数太多便极易出现问题;还有些工程施工的图纸未获得批准便依据它开始施工,一味追求施工效率却无法保证工程质量。政府监管部门必须认识到,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门槛,必须严格把关。但我国目前建筑业的发展形势已经从政府验收转变为业主验收,施工单位在验收过程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使竣工验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现代建筑施工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规范施工过程的各项管理工作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得需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施工组织架构、施工技术标准及管理方式,同时明确施工过程中各岗位的职责及权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集合施工设备及人员状况,确定管理体系体系具体内容。针对企业多项目开展的现状,施工企业可以采取框架及内容的分步方式进行管理体系的建立。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通用要求,确定管理体系的基础框架。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内容充填,采取这样的方式,保障施工管理体系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为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明确各岗位施工职责,保障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为了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在项目施工前对各岗位的质量职责进行明确。根据岗位工作内容确定质量职责,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指导员工的具体工作。以质量职责、成本职责、安全职责等内容的完善,规范岗位工作的具体执行,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岗位职责的完善与充实中,施工企业还应建立绩效评测体系,以绩效评测为基础监督并评测员工的具体工作,确保施工管理各项要点的执行。
3、建立施工管理评价系统,完善管理体系及执行能力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管理评价系统,该系统运用了现代管理理论及评价方式,对施工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论、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项目特点提出相应对策,以此指导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提升管理能力指明方向、提出建议,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在施工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中,施工企业应设置专职部门或聘请专职机构,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及时发现施工管理体系及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为难题与不足,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4、强化现场设备管理,保障施工质量及人员安全
在现代机械化施工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加强现场设备管理是保障施工质量、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点。根据施工过程中所使用设备的品种、类型,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同时严格执行施工现场设备操作管理规程,避免无关人员操作设备带来的安全隐
患。同时,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掩护与管理,保障施工用设备的完好状态,保障工程工程施质量。以混凝土浇筑为例,在浇筑施工前应检查混凝土输送泵的组昂太,同时预留备用输送泵,避免混凝土浇筑断档影响浇筑质量。同时,施工现场应加强现场管理,避免输送臂下站人、输送现场其他安全隐患的存在,保障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5、强化现场技术管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是关系到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重视,以科学的管理方式保障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工程交底后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技术要求等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数据库。按照数据库的要求,在施工各工序中开展现场控制与管理,避免漏检漏管等问题带来的质量隐患。同时,加强现场技术人员的监控与管理,保障各工序及岗位技术指导工作的开展,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6、强化管理团队建设,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决定企业的发展及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构建,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强化现场施工管理能力的构建。从人才引进入手,以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企业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并对企业相关岗位人员开展必要的培训与培养,提升企业综合施工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会牵涉到许多方面,因此必须有科学的工程管理来保证各方面的协调。科学的工程管理主要包括严格的质检标准、安全施工的制度保证、合理支出工程款项等。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使工程顺利竣工,还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尤其是在现今的建筑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管理,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王文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式的创新[J].施工管理2013,11.
[2]魏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评测方法的运用[J].工程建设与施工2014,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我国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针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标准的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运用现代施工管理理论,不断强化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以此为基础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空间。受传统施工管理理念等因素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及需求,施工企业应对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进行透彻的分析。针对目前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并确保对策的有效执行,以此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需求。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认识不到位
在我国建筑业的施工中,早已将安全生产提上日程,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往往只追求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没有将安全生产进行很好地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只停留在了口头上。同时,企业管理者未能对员工尤其是对新来的员工进行必须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不能按照要求进行安全操作。各個保证安全的规定不能够有效地落实,对突发事故没有事先规划解决措施,许多企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成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面子工程,无法保证施工安全。
2、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现今的建筑工程管理沿袭的是传统的模式,这种模式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在当今的管理中已表现出不适用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施工过程中常发生忽略客观施工规律和无法实施科学管理的问题,这就很难合理分配各种生产要素。而采用生硬的行政命令控制施工,很难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资源的利用率。
3、忽视施工准备工作
在施工进行前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考虑,同时为施工的进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不仅有利于保证施工的质量,而且也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在施工前由于对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不足,从而导致在施工人员配置、材料供给、设备检修维护、资金、设计变更及各项安全设施配置中都存在着问题,无法实现更好的衔接,从而导致施工中矛盾和纠纷的频繁发生,不仅使各项资源无法实现最佳的配置,而且还无法保证工程的进度。
4、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
有些企业为追求近期利益,不按规定的程序施工,在未获得有关部门允许、取得相关施工文件的条件下就开工;有些工程经过多个企业,层数太多便极易出现问题;还有些工程施工的图纸未获得批准便依据它开始施工,一味追求施工效率却无法保证工程质量。政府监管部门必须认识到,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门槛,必须严格把关。但我国目前建筑业的发展形势已经从政府验收转变为业主验收,施工单位在验收过程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使竣工验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现代建筑施工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规范施工过程的各项管理工作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得需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施工组织架构、施工技术标准及管理方式,同时明确施工过程中各岗位的职责及权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集合施工设备及人员状况,确定管理体系体系具体内容。针对企业多项目开展的现状,施工企业可以采取框架及内容的分步方式进行管理体系的建立。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通用要求,确定管理体系的基础框架。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内容充填,采取这样的方式,保障施工管理体系符合施工的具体要求,为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明确各岗位施工职责,保障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为了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在项目施工前对各岗位的质量职责进行明确。根据岗位工作内容确定质量职责,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指导员工的具体工作。以质量职责、成本职责、安全职责等内容的完善,规范岗位工作的具体执行,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岗位职责的完善与充实中,施工企业还应建立绩效评测体系,以绩效评测为基础监督并评测员工的具体工作,确保施工管理各项要点的执行。
3、建立施工管理评价系统,完善管理体系及执行能力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管理评价系统,该系统运用了现代管理理论及评价方式,对施工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论、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项目特点提出相应对策,以此指导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提升管理能力指明方向、提出建议,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在施工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中,施工企业应设置专职部门或聘请专职机构,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及时发现施工管理体系及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为难题与不足,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4、强化现场设备管理,保障施工质量及人员安全
在现代机械化施工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加强现场设备管理是保障施工质量、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点。根据施工过程中所使用设备的品种、类型,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同时严格执行施工现场设备操作管理规程,避免无关人员操作设备带来的安全隐
患。同时,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掩护与管理,保障施工用设备的完好状态,保障工程工程施质量。以混凝土浇筑为例,在浇筑施工前应检查混凝土输送泵的组昂太,同时预留备用输送泵,避免混凝土浇筑断档影响浇筑质量。同时,施工现场应加强现场管理,避免输送臂下站人、输送现场其他安全隐患的存在,保障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5、强化现场技术管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是关系到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重视,以科学的管理方式保障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工程交底后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技术要求等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数据库。按照数据库的要求,在施工各工序中开展现场控制与管理,避免漏检漏管等问题带来的质量隐患。同时,加强现场技术人员的监控与管理,保障各工序及岗位技术指导工作的开展,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6、强化管理团队建设,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决定企业的发展及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构建,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强化现场施工管理能力的构建。从人才引进入手,以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企业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并对企业相关岗位人员开展必要的培训与培养,提升企业综合施工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会牵涉到许多方面,因此必须有科学的工程管理来保证各方面的协调。科学的工程管理主要包括严格的质检标准、安全施工的制度保证、合理支出工程款项等。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使工程顺利竣工,还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尤其是在现今的建筑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加强施工管理,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王文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式的创新[J].施工管理2013,11.
[2]魏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评测方法的运用[J].工程建设与施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