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数学教材教法课应对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现行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在教学特征及教材内容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进行改革以应对基础教育数学新课改的挑战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如何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适应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是高师数学教育专业面对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分析现行的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数学教材教法》(以下称《双教》)存在的问题人手,阐述了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下《双教》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实践探索。
  
  一、《双教》课程教学的现状
  
  《双教》课程是构建师范生的数学教育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教学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是了解中、小学数学教学的窗口,从新课改的角度审视现行的《双教》课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双教》课存在以下特征及突出问题:
  1 教学内容虽体系完整,但明显滞后,不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2 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指令式的说教比较多,与新课标强调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格格不入。
  3 对学生的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学生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等未能体现,教学技能不突出,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4 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基本没有。
  
  二、《双教》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1 更新教学目标
  新课标的实施,使得《双教》课程的教学目的增加了新的内容:第一,学生必须理解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数学教学观,加强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第二,学生能运用现代数学教育理论去理解、领悟、研究新教材,理解教材编写者对某些内容的处理意图,领会新教材中蕴涵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善于反思、批判、质疑的思维习惯,把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先进教育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探索、善于合作的师范生。
  2 改革教学内容
  《双教》课程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随着这些领域的发展,《双教》课程的内容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针对《双教》课程教材存在的弊端,两年来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的改革:
  (1)渗透现代教育理论,及时把现代数学教育理论和新课标中的先进理念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认识新课程标准。
  (2)把新课程标准融入《双教》课教学中,师生共同走进新课程,解读新课标,研读新教材,
  (3)改革课程设置,以《双教》课程为必修,结合新课标,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多媒体数学课件制作》、《数学思想方法论》《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數学建模》《趣味数学》等,作为课程的补充。
  3 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理论结合实践,收效甚好,具体做法是:
  (1)精讲提问题,首先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联系中、小学实际选择重要内容,进行精辟讲解,讲授的内容有理论有实例,有规律有方法,融入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并提出系列问题供学生讨论,比如,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它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你对某节教材如何看待,还能作什么改进?你在教学这部分教材时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所配备的习题的作用是什么?等,要求学生认真思考,进行讨论交流。
  (2)细读提问题,选择教材和新课标中一些有创意的、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课例,要求学生分组研读,深入思考,开展讨论。
  (3)观摩评议提问题,听课或观看教学录像是《双教》课教学的必要手段,但属于层次较低的实践活动,提高这一层次的有效方法是评课,每次观摩前都提前把课题告诉学生,要求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先进行教学设计,观摩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课。
  (4)实践反思,经常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微格教学比赛等实践活动,在学生“试讲试教”后师生一起座谈、全面分析评价。
  (5)重视见习、实习,改革以往的分散自由式见习、实习,把学生集中到几个实习点,指导教师同学生一起,对学生的备课、上课等环节及时进行指导,师生共同参与新课标实施的教育调查,共同研讨,经过见习、实习,学生发生了质的变化。
  4,改革评价方法
  《双教》课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考核评价也应如此,我们把学生的数学教育理论的笔试成绩与说课、教学技能的比赛、实习等活动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虑,既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又关注他们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能力和发展,使得课程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三、《双教》课程改革的成效
  
  通过对《双教》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普遍反映学得有趣,体会深,收获大,基本上能够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讨论式教学和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了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树立了不断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课程改革也对《双教》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理论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努力钻研,不断探索,以适应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其他文献
一、創设情境。引入新课    回顾2008年的三个关键词:圆梦、飞天、铭记。同学们能分别联想到什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由原来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依赖于课外作业的设计,因为课外作业本来就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常规工作,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教学离不开提问,它是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构成部分,掌握了提问的方式就等于掌握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权,在教育史上,人们对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地位尤其重视: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点燃这个火把的火星就
利用Riccati方程的特殊形式,得到了Riccali方程的新的可积性条件及其在这个条件下的通积分。此结果可以推导出已知的Riccati方程的其他可积性条件。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创新功能和经济功能。目前库尔勒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还较低,在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和区域竞
商业银行是国家重要的金融产业,其经营效益的高低,对于国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银行的各项管理,不仅符合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更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它提出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的主导应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教师的导要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