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zh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張默吸毒一事震惊娱乐圈,星二代私生活迷乱再次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而張国立第一时间的忏悔道歉也让公众看到了一位父亲浓浓的父爱。只可惜,張默要做的不是如何决绝地拒当“張国立之子”,而是要通过自身努力把張国立变成“張默之爹”。
  1月30日,著名导演、演员張国立之子張默因涉嫌吸毒被带走;2月1日凌晨,張国立发出声明向媒体致歉,并恳求媒体能够宽容对待張默,体谅一个父亲的心情,给年轻人一个改过的机会。
  張默在16岁之前一直都挺让張国立省心的。但16岁就像一个分水岭,让这么一个懂事、隐忍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嚣張、愤怒、叛逆的青年人。这种叛逆因为2003年底,在中戏念大三的張默因为对女友童谣大打出手引发全国媒体报道,这才被人知晓。
  其后的張默混迹演艺圈却总是负面新闻缠身,2012年,又因为吸食大麻被拘留。張国立的这个儿子,可真不让他省心。可在痛心疾首之余,估计張国立也在深深责备自己。張默成为今天这样的年轻人,与父亲張国立是有关系的。
  但对于父母离异和母亲生活的張默来说,其生活里恐怕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形象,因为他的父亲远在北京,他只能通过虚构完成了一个男孩对男性角色的认同,有这样经历的男孩,会有两个极端,一是变成女性化的男性,也就是娘娘腔;另外一个极端是极度叛逆,他的青春叛逆期格外的长。
  显然張默属于后者,生于1982年7月的張默,马上就满30岁了。古语云,三十而立,可即将30岁的張默还没有走出青春期。張国立和張默这对父子,就像两个极端。張国立是圈中有名的谦谦君子,与媒体关系甚好,但張默脾气火暴,对媒体常常是冷眼相对:張国立从来都是和和气气,張默动不动就发火:張国立低调,張默乖張……
  这样的两个人偏偏是父子。
  張国立:他的爱里,藏着愧疚
  成功的父亲与继母,却有着叛逆、不上进的儿,儿子一而再地闯祸,父亲跟在背后,边收拾残局边叹息心痛,继母无言。戏剧化的情节,若出现在电视连续剧中,可谓一波三折,回肠荡气,可惜出现在生活里,味道全变了。有媒体爆料張默10岁时牵走了邓婕喜爱的狗,只为拿去送人。小时的顽劣淘气其实和今日的吸毒并无必然联系,何况,清官难断家务事,旧时家务事此时重提,这爆料显得落井下石而毫无意义。
  張国立几乎是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向公众道歉,因为换作張默,话未必能说得如此清晰、诚挚而有分寸。張国立的声明数次说到自己痛心与愧疚,目前已心力交瘁,殷殷舐犊之情,溢于言表,字字句句看得出都是从心上流出,并非是镜头前表演背台词。因为离异,在張默成长阶段,没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庭,又因事业一直蒸蒸日上,对家庭、孩子的成长便无法悉心兼顾,張国立对張默内心的愧疚大约是双重的。以今日張国立之名气地位,愈发知道珍惜羽翼,娱乐圈道路难行,对儿子的期望只怕也愈深重,一旦儿子出了什么闪失,張国立的压力和心痛可想而知。
  冯小刚以叔叔的名义也为張默表了态,华谊公司积极在为張默组织公开道歉,倘若冯小刚新戏《温故1942》中張默的戏因为吸毒而被删,恐怕張默今后在娱乐圈会寸步难行。張默的舅舅在微博里感叹还是好人多,负面新闻中出现了许多正面的力量在帮助張默,多少也是冲着張国立的好人缘。張默:他的爱里,交织恨意
  从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張默的童年为众人所知。内向,甚至软弱,上小学时连女孩子都能欺负他。成绩差,因此也不招老师待见。但張默在同学眼中,是一个懂事、隐忍、讲义气的孩子。
  “他的童年,有多隐忍,青少年就有多叛逆。现在社会,青少年的青春期本来有双向延长的趋势,这种延长,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身上表现更为明显。这样的孩子,有的很早就进入青春期,有的已经20多岁甚至毕业结婚生子,也还没走出青春期。張默属于后一种。”張峻铭说。
  从16岁开始,懂事的張默变得乖張放肆,他也有意无意地成为和父亲截然相反的人。父亲身上的品质,不管好与坏,他都取对立的那一面。咨询师張峻铭说:“張默的这种方式,是对父亲曾经疏离的情感宣泄,也是摆脱父亲巨大声名带来的压力。经常将‘父亲’一栏填上‘修鞋的’、‘工人’等也是一种宣泄。”
  張默遇到的,几乎是每个名人的孩子曾经有过的苦恼——摆脱父辈的光环。“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得不到认可,这是很痛苦的事情。”为了摆脱父亲给自己带来的光环,張默很少求助父亲,没戏演就在家待着,自己的戏上,也不会拉父亲来站台。对于張默的痛苦,張国立也能体会一二。
  “对于張国立这个名人身份,張默恐怕从来没有喜欢过,因为父亲的名声给自己带来的全是痛苦。童年的那些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稀释,反而是爱,会越来越浓。虽然发生了張默吸毒这样一个负面事件,但对于父子关系来说,这也可能是一个契机,处理好了,父子俩关系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張峻铭说。
  父与子:爱不到对方的两个人
  張默幼年,張国立与妻子罗秀春离婚,張默一直和母亲生活。连張国立自己都承认,与張默相处的时间并不多。疏离,是这对父子关系的关键词之一。从中戏出来之后,張默就没跟張国立要过钱,張国立也乐于看到儿子独立。直至现在,張默仍旧在北京租房子,張默如果用钱必须跟張国立要的时候,也会写借条。
  生活中,張国立对張默的严格是出了名的。張国立自己也承认:“我有点拿着劲儿,不太会处理父子关系,还不能像朋友那样相处。”从这些信息看,張国立是希望给予張默一些挫折教育。从張国立的角度讲,这也属于人之常情。張国立的成名之路,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底层走出来的,因此他内心希望儿子不要“末富先奢”,希望儿子也能先吃苦再享受。
  張国立父子俩在沟通上,因为早年正常的父子相处因为夫妻离异、張国立闯荡京城而被迫中止,所以張国立其实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張国立曾经表示过,和儿子一起拍戏,会把关系搞混乱。而張默也不知道和父亲怎么相处,所以他们一直保持着距离。包括这次張默吸毒事件被爆出来之后,当媒体采访張国立的时候,他也对此并不知情。
  “这种父子关系模式,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无法表达正常的爱意,否则双方都会觉得别扭。”張峻铭说,“張国立在拍《中国往事》时,張默竟然来探了四次班。这让張国立非常惊讶。他不肯相信儿子真孝顺,他觉得儿子一定是有事儿。通过这个小事也能看出父子两人已经习惯了当年那个疏离的状态,如果一方走近,另一方会觉得不适应。”
  把星一代变成“星之爹”
  对于張默来说,父亲張国立的名字是他最想摆脱的阴影。張默今年而立之年依然没有自己的名字,时时刻刻都被称作“張国立之子”。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肯定难以接受。这次吸毒事件之后,几乎所有媒体的新闻标题都是“張国立之子張默”如何如何……与吸毒被抓比起来,張默对这些说法更感到耻辱难当。
  父母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体会,告诉孩子一步步该如何如何,更多时候常常因为爱子女心切,恨不得替他们做好了所有铺垫打通每条道路,最后扶上驴再送一程。拳拳之心令人动容,所以張国立在張默每次出事之后的表现,都让不少人唏嘘这爹真是不容易,可怜天下父母心。
  纵使最美好的天堂,如果是别人强加给你的,那就是无间地狱。中国以前的老式婚姻是父母之命,没什么自由恋爱这一说。抛开戏曲中的指腹为婚这种夸張不谈,大概父母阅人比儿女多,比年轻人更知道儿女适合与否。所以很多包办婚姻也能很幸福过一生,但是为什么逃婚的还那么多?为什么《婚姻法》非要废除包办?还是因为其妨害了年轻人选择婚姻对象的自由。
  張国立为儿子规划好演艺之路,張默却想用从事音乐来走自己的道儿。后来音乐之路被堵死,張默不得不接受父亲的安排做演员。虽然他知道父亲是为自己好,但是这不是他自身的自由选择——这就是父子矛盾的根源所在。
  其实張默本不必如此,想要摆脱父亲張国立的阴影,完全有更好的方式。演艺圈中有更好的例子在葛优和陈佩斯。葛、陈二人都有个知名演员的爹,都被叫了好些年的“葛存壮的儿子”、“陈强的儿子”,陈佩斯的绰号“陈小二子”更是人尽皆知。然而风水轮流转,葛优、陈佩斯凭借自己的努力红遍中国,不仅摆脱了“星二代”的名字,还成功地让葛存壮成了“葛优之父”,让陈强成了“陈佩斯他爸”。
  所以,張默要做的不是如何决绝地拒当“張国立之子”,而是要通过自身努力把張国立变成“張默之爹”。
  倘若那一天到来,張国立肯定非常乐于接受这个称呼,而且乐得合不拢嘴。
其他文献
和邓丽君一样,程琳也是童星出身,9岁登台演出,被誉为“九岁红”,13岁她凭一首《小螺号》红遍北京城。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的思想刚刚开始解放,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那时的大街小巷里,到处回响着程琳那些甜美的民谣,《故乡情》、《榆钱树》、《归燕》等一大批歌曲传遍大江南北。  当年很多人喜欢叫程琳“小邓丽君”,对于程琳来说,邓丽君是自己比较崇拜的音乐人:“邓丽君的认真,对音乐的追求,还有她音乐的每一
流浪的人生,自由的心灵,艺术家都是这么炼成的。  可能不少人对艾敬的认识还是在《我的1997》里抱着吉他唱民谣的长裙女孩,但是这个已经淡出中国原创乐坛多时的民谣女诗人艾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如今站在我们面前却多了些深邃而深刻的身份——画家、艺术家。  近些年,她和她的作品频繁活跃于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艺术展,不仅在北京、上海和纽约举办过个人艺术展,在北京、纽约还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最近更是将艺术触
马岩松,设计师,1975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建筑学硕士。2004年回到中国,并成立了北京MAd建筑事务所,任教中央美术学院。作品设计理念超前,代表作有《浮游之岛》、《胡同里的泡泡》等。重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方案,被中国国家美术馆馆藏,是首位在国外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的中国建筑师。  除非你是马岩松  马岩松无疑已经是时尚界的名人。“年轻有为”常常是外界给予他的标签。但38岁的马岩松
同样是争取权利,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境遇:北非阿拉伯国家利比亚的反对派不仅得到了西方的庇护,还得到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而中东阿拉伯小国巴林的反对派,却面临国内以及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双重镇压。    背后的玄机究竟为何?    不禁让人想起了西方人曾经评价阿拉伯人:“内斗内行,外斗外行。”这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不无反映问题。正如美国历史学者戈尔德施密特所言,“(历史上)阿拉伯人是谁这一问题没有共识”。
娱乐圈向来都是一个是非之地。这里有太多的是非曲直,爱恨情仇。是与非可辩个清楚,但爱和恨的界限却难以说清。有情人未必终成眷属,不免让人遗憾,但昔日恋人分手后反目成仇,报复追债,对簿公堂,更加令人唏嘘。当年情已不复,那些年的债却难了。  周星驰被前女友于文凤追债  他开创了“无厘头”的表演方式,他的名言名句、举手投足被影迷争相效仿,他被誉为亚洲最具票房号召力人物之一,被尊称为“星爷”。他就是 “喜剧之
现代青年:作为度假型酒店,万豪有自己专属的婚庆产品,还获得“2011年婚尚创意酒店”,万豪婚庆产品备受青睐的原因在哪?  林群:首先是我们的产品具有独特性,我们的“海之恋”婚礼堂是三亚唯一的海滩婚礼堂,已经举办了近百场婚礼。其次是我们的专业婚庆团队,我们酒店有自己的婚庆专员,有花艺师团队,他们可以为你量身定制你梦想中的婚礼。  现代青年:很多人都有梦想中的婚礼,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选择在这里举行
伴随着批评与质疑,《爱情公寓Ⅲ》收视率一路飙升,成为继《武林外传》之后最受欢迎的国产情景喜剧。  尽管 “美剧影子”和“网络话题”的标签备受诟病,却也正是其特色所在,除去借鉴的、模仿的、致敬的、抄袭的,至少让观众看到了国产喜剧的起色和立志改革的决心。  曾几何时,《爱情公寓Ⅰ》信奉的“拿来主义”让业界不屑一顾,无论是《老友记》、《生活大爆炸》、《老爸老妈浪漫史》,还是流传于各大论坛的经典桥段,“大
结婚12年,感情由浓变淡,青岛市民王起越来越发现妻子不如以前漂亮了,也不像以前那样温柔体贴了,生活的压力,思想的包袱,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让他总感到生活缺少点什么,平淡如水的夫妻生活让他失去了工作斗志。为了找回激情,他突发奇想,蒙面“强奸”了妻子,谁知道,几次的“出格”不但没有找回初恋时的感觉,而且还把妻子气疯了。    狂追学妹成正果,12年婚姻变成白开水    王起今年38岁,1993年,在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总与现实若即若离,颇有几分玄妙。南柯一梦不过是一场幻,梦想成真却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信梦,认为梦是某种天降意旨或吉凶预兆,于是一觉醒来恍如隔世,而后有妙语连珠或惊人之举。  梅国云与他独创的“笔外意象”得以交集延展亦源于一个梦。2011年腊月,正值年关,梅国云在午后小憩时忽而梦到辛苦赶路回家的人们,脑子里映出颇显怪异的“回家”二字,遂提笔挥毫写下。梅国云对字咂摸,感
吕朝,人如其名,浑身上下充满着朝气。他的照片常常拥有着同一个表情:笑!对于成功,他没有太多的执念与欲望,相反,他更喜欢跳跃发展的人生,时而到达顶点,时而从零开始。这在旁人眼中是一种颠覆、无逻辑与不现实,在他看来却是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个性优势。用他朋友们的话形容他:吕朝过着一种非线性的人生。的确,从新华社记者,到企业家、杂志总编,再到公益事业创始人,跳跃性贯穿着始末,而他只是自由和随性地享受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