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南昌市农村土地流转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南昌市土地流转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推进土地信托流转、加快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建立健全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等政策建议,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2014年由国务院颁布的文件《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民土地产权,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将通过对南昌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分析,提出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建议。
  一、南昌市土地流转的现状
  (一)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2015年与2016年南昌市土地流转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目前,南昌市土地流转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增长趋势:一是流转面积增加。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2016年达114.83万亩,比2015流转总面积增加6.25%。二是流转合同签订数增加。2016年全市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88434份,比2015年增加了12326份。三是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积增加。2016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为94.55万亩,占流转面积的81.96%,比2015年增加了11.23%。四是农村集体和农民财产性收入有一定增长。通过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使农村土地流转价格逐渐上升,盘活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性经营资产等各类产权,大大提高了集体和农民收入。
  (二)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1.土地流转主要以短期为主。以南昌县为例,除转让和互换土地以外,南昌县80%以上的土地流转期限在3—5年以内,有个别地方还采取一季一签。
  2.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南昌市土地流转数量较多,但成片规模化流转面积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现有规模经营中,以20—30亩流转的规模居多。
  3.土地流转价格不均衡。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有偿流转的达99%,但因地理位置和交通原因,造成流转费用差异较大,如南昌县广福镇的江西紫云素材种植有限公司就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流转了300亩土地用于种植蔬菜,而塔城乡塔城村农户流转给种粮大户每亩却只有400—500元左右。
  4.流转面积以转包和出租为主。南昌市土地流转主要方式是转包和出租,2016年,出租的形式占流转总面积的64.47%,转包占 20.23%,其他形式只占15.3%,流转形式相对比较单一。
  二、土地流转对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影响
  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益,促进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收入也呈现出多元化增长势头。
  (一)实现了转移劳动力和农民增收双赢
  南昌市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但大多数农民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增收空间有限。通过土地流转可以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摆脱土地的禁锢,从事更有效率的工作,还可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减轻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经营责任田的压力。对于那些有思想、善经营的农民纷纷摆脱土地的羁绊,通过外出务工或自行创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农民收入呈现多元化、持续性的增长势头
  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增收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五金”型农民不断增多。一是租金收益。通过土地流转,农民以出租的形式流转土地,根据区域和土地性质的不同,目前南昌市农民每年每亩可获得500—800元不等的“租金”。二是股金收益。确权后,农户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组建土地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实现了土地集中、集约经营,并按股份参与年终分红,增加了农民收益。三是薪金收益。通过土地转租、入股等流转集中,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大量农民外出就业或就近就地就业,工资性收益比例进一步提升。四是奖金收益。如南昌市安义县种粮大户凌继河共流转农田18000多亩,他将这18000多亩田分块交给其他种粮能手进行耕种和管理,并确定一个基本产量,这些种粮能手平时每月预领5000元工资,到年底则根据超额完成的产量领取奖金。2016年在公司农业生产一线的职业农民人均领取超产奖金达33215元。五是创业收益。如进贤县李渡镇农民操良根以波涛种养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共流转土地面积1000多亩,其中700多亩水稻种植,300多亩从事甲鱼养殖,纯收入达到200万元。
  三、南昌市土地流转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南昌市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土地流转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南昌市在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土地流转政策宣传不到位
  目前,南昌市几个县区,乡镇一级大部分没有设立专职的农经服务人员,还是靠市、县级农经站下基层服务农民。基层专职农经服务人员的缺乏,直接导致对农村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政策宣传还不到位,造成了农民思想认识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信息的知晓率低。再加上,农民传统的守土意識强,有部分农民认为把土地流转出去了就意味着失去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少部分村、组没有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导致有的农民宁愿粗放经营,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土地流转的意识淡薄,导致农民的财产性收益受损。
  (二)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目前南昌市农村土地流转很多是农户之间流转,多数农民法律意识薄弱,大多数是采取口头协议进行土地流转,没有签订正规的土地流转合,虽然各地强调要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土地流转,但往往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尊重农民意愿,不经农民同意,擅自把土地流转给第三方经营,还有个别乡村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搞强制性的土地流转,这些不规范的土地流转行为,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财产性收益。   (三)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南昌市当前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运作机制还不够完善,更没有形成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这就严重影响了土地流转的交易。虽然南昌市建立了集土地流转、调解、冲裁“三位一体”的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但因刚刚起步,总体上仍有欠缺,土地流转信息不足,面向社会辐射小,造成了有的农民愿意转出土地却找不到受让方;而需要土地的又找不到合适的出让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数量、规模和效益,也影响了农民的财产性收益。
  (四)土地流转期限偏短影响规模化经营的发展
  南昌市目前土地流转签订合同的期限比较短。主要原因是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的掌握不够,对于长期土地流转还存在顾虑。一方面造成了转入土地的种粮大户满足于现有技术开展农业生产,不会投入资金购买农业机械及引入先进科学技术,无法提高农业生产率,直接影响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另一方面,转入户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愿投入,也不敢投入,土地经营缺乏“长效性”,在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方面收效甚微,直接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
  四、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确保土地有序流转
  大力倡导以股权为利益联系的土地流转,鼓励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逐步形成“土地变股权、农户变股东、收益按分红”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组建农村土地流转信用合作社,农户将承包的土地存入农村土地流转信用合作社,实行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民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合作社拥有土地收益处分权“三权”分离 。以土地入股的合作社摆脱了传统小农生产的单家独户经营模式,初步形成团队运作,集约经营,现代化管理,拓宽了農民的收入渠道,以此带动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
  (二)推进土地信托流转,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土地流转信托是一种土地流转创新模式,是在保证土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由农村土地承包人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对信托土地进行经营管理。通过信托把农民手中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促进其节约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 提升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在获取收益后向作为受益人的农户分配。通过土地信托流转,农民每年至少可获得四项收入:一是土地信托直接收益;三是劳动报酬,即信托农民在农业基地打工获取的劳动收入;二是国家惠农补贴;四是土地信托的增值收益分配。
  (三)建立健全农民财产性收入增收长效机制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和发展基础比较差的地区,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比较困难,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龙头企业入驻。二是政府通过农业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转化农户生产内部成本为社会成本,促使并扶持专业农户、农场形成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生产基地,在外部形成土地流转的有利形势和条件。三是稳定粮食市场。政府应加强对其宏观调控,持续保障农民经营土地的收入,保障农民对土地经营的可持续性。
  作者简介:高玫(1965-),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郑雅婷(1986—),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江西土地流转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研究”(项目编号:14YJ05,主持人:高玫)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白光,国家二级美术师、内蒙古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处副处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北疆印社常务副秘书长、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2004年的金秋时节,我应邀前往安徽宿州参加当地文联组织的书画交流活动。在此结识了内蒙古书法篆刻家白光先生,并同居一室。因我素好金石书法,于是有了一次长淡,彼此都有相见恨晚之感,遂引为知己。也因此有了同赴丹江游武当,又赴九华游黄山之行,历时近1个月。白光兄性情爽
期刊
在欧洲的西部,有一个繁花似锦的国度:黄昏的田野,静默的风车,憨朴厚实的木屐,郁金香花海中少女灿烂的笑脸……提起这些,人们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神秘独特的荷兰——梦幻的城池、交织的运河、千古的兴衰,充满了斑斓多姿的色彩……   很久以前,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是处于原始森林和沼泽树木的覆盖之中。一种生动的形容是,直到一千年前,一只松鼠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很远的地方,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树顶上。靠近
期刊
5月8日,中、美、俄、法、英、德六国外长在纽约就伊朗核问题的解决进行“战略层次上的问题”进行磋商。在此前几小时,伊朗总统内贾德致信美国总统布什,信中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认为科学研究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权利之一”。西方国家认为,内贾德总统在给布什的信中“根本没有谈及国际社会众所关注的核问题”。因此,对内贾德的信“不屑一顾”。但是,西方一些分析家提出,内贾德的信引起了伊朗国内外的不同看法
期刊
肯尼亚是非洲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也是狞猎远行的发源地,早期的欧洲探险家从肯尼亚沿海登陆后便向西挺进,走向茫茫未知世界。他们的随从称这种远行为“萨法里”,在肯尼亚当地的斯瓦里语中,“萨法里”意为“旅行”,岁月流逝,这个词语也慢慢成为浪漫与冒险的代名词。而肯尼亚则是“萨法里”的故乡。  广袤无垠的苹原,高耸入云的山峰,繁华现代的城市,白沙胜雪的海滩……所有这一切在肯尼亚都能领略,让我们开始“萨法里
期刊
5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林科院了解到,在虞城县发现并培育成功的中华红叶杨已通过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的新品种保护专家组的审定,确认是一个杨树新品种。它三季四变的树颜,观赏价值极高。此消息一经官方认定,中华红叶杨的培育者程相军顿时身价倍增。他历时5年培育的中华红叶杨也一夜“成名”。从而使中国河南虞城那一片神秘的红叶杨已无可争议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眼球。  5月17日,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的新品种保护专家组在虞城县
期刊
英国工党在地方选举中惨败,工党内部要求“下课”的强烈呼声,以及数十名议会议员和前内阁大臣联名“逼宫”,使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处境艰难;为走出困境,他对内阁进行了大换血,却又引来众多指责。民意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英国政府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布莱尔本人,希望布莱尔尽快下台。首相三连任的辉煌早已逝去,留给他的是困苦、烦恼和无奈以及不情愿的交班。    近来,英国首相布莱尔和他领导的工党丑闻不断,烦事缠身
期刊
编者按:始于上世纪?0年代的韩国新乡村运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神话。一个位于亚洲最东端半岛上的单一民族,从战乱与困难中走出来,依然坚守着民族固有的传统,依靠高度的自助与合作精神,在短短的几年间,使国民收入从85美元猛增至1万美元,增加了117倍,从而把贫苦和落后的帽子远远地抛在了太平洋,并沿着发展的惯性势如破竹般成功地举办了1988年的奥运会和2002年的世界杯,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强国。本期编发的这
期刊
社区连续l0年没有发生一起案件;繁华的商场里没有盗贼的踪迹,警务区内寂静地如山村的深夜……这不是浪漫派画家追求理性的涂抹,也不是朦胧派诗人的蒙太奇手法。如果不是深入实地的采访,记者也难以置信这种和谐的场景就真的发生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安贞里。    盗贼从商厦消失    华联集团在北京最大的商贸城没有盗贼的踪影。进入2006年,本刊不断接到读者的电话。为此,本刊日前派出记者前往北京市东北三环繁华区的安
期刊
众多部族利益的纷争、宗教派别的冲突和难以解决的历史造成的贫穷以及难民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长期作用,是苏丹逸尔富尔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西方大国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又不断插手干预,使问题更加复杂;非洲联盟的积极斡旋和苏丹政府顾全大局的立场使问题出现了转机,然而因那里各派之间积怨甚深和复杂的国际背景,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解决绝不是朝夕的事。    “达尔富尔局势终于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是自5月初以来
期刊
继去年伦敦爆炸和巴黎骚乱引发欧洲移民政策之争后,近期非法移民问题成为美国社会关注的焦点。罢工声势空前,各政党争议纷纷,使美新移民法案命运难测。这边移民输入国因移民间题焦头烂额,那边作为移民输出最多地区的非洲,也因人才流失严重而颇有微辞。国际移民问题已经不是需要单独一方的努力就能解决的了,只有国际合作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出路。    美新移民法案命运难测    5月1日成了美国“没有移民的一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