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达非尼片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阿莫达非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方法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三剂量、三周期自身交叉的试验设计,筛选12例健康受试者并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单剂量空腹口服阿莫达非尼片100,200,400 mg。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用DAS 2.1.1软件。结果阿莫达非尼片100,200,400 mg剂量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分别为(11.96±1.37),(12.66±1.56),(13.13±1.05)h,tmax分别为(2.41±1.43),(2.50±1.28),(3.00±1.37)h,Cmax分别为(3117±715.80),(5952±1183),(11522±2821)μg·L-1。AUC0-t分别为(535.49±126.21)×102,(1081.53±241.91)×102,(2268.71±564.30)×102h·μg·L-1,AUC0-∞分别为(553.66±124.27)×102,(1105.26±250.90)×102,(2293.59±565.52)×102h·μg·L-1。结论口服阿莫达非尼100400 mg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12例受试者服药后较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短疗程三氧化二砷(ATO)与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62例AP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2例),均采用ATRA单诱导或ATRA与ATO双诱导达完全缓解(CR),CR后均给予3个周期的DA方案巩固治疗,此后,分别采用短疗程ATO和常规疗程ATO与DA方案、ATRA序贯治疗.结果 对照组1例退出治疗,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在冠心病(CHD)中的生物学功能及CHD初级调控网络建立。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Google学术、PubMed数据库等,200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CHD基因ICAM-1临床研究的中英文文献,试验组为CHD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人群,采用Meta分析探讨ICAM-1与CHD的关系。随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