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xi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趣味性的识字方法、灵活的识字途径、讲求实用的识字内容三方面实施形象、科学、立体的教学方法,为低年级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识字氛围,引发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识字教学 有效性 兴趣 活动 生活实际
  
  回顾以往有些识字课堂:单调的结构分析、枯燥的字形记忆、机械的重复抄写、脱离生活的组词造句……难怪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便没了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效率?怎样才能为低年级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识字氛围,使他们想学、乐学、易学、会学?我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尝试。
  
  一 识字方法要强调一个“趣”字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就明确提出:“学生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运用儿童喜欢的形式,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识字。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许多有趣的小游戏。如猜一猜:“小耳朵,在门里,它想听听收音机——闻。”“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编一编:“辛”和“幸”比较字形时,可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辛苦一点,幸福十分。”做一做:学习“掰”“扛”“捧”“摘”等表示动作的字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字意。画一画:学习“壶”“鸟”等字时,联系实物,想想画画,寻找相似之处,以便快速记住字形。讲一讲:结合字的结构、组成,大胆想象,创编故事。演一演:老师或学生表演动作,大家猜字。如“大”:身子直立,双腿分开,两臂平伸。“看”:手放在眼睛上方,做远望的动作。
  另外,多媒体识字、游戏识字等等,只要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都将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识字的乐趣,从而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二 识字途径要体现一个“活”字
  
  书本小课堂,生活大课堂。在时代飞速前进的今天,把识字教学局限于教材之中、课堂之内是远远不够的。儿童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汉字的天地中,汉字就在他们的身边,家里的生活用品,喝的、吃的、玩的、用的,哪里不见汉字?街上、商场、医院、学校,不论走到哪里,汉字就像一个个美丽的音符,在他们眼前跳动。生活,是一本用不完的识字教材。如何用好这本教材呢?《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途径:
  1,“请”进来。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识字活动,把汉字请进学校,大家共同识记生活中的汉字。如“认名字”:刚入一年级的小学生,请父母教认自己的名字,然后在班上交流,大家相互学,看谁认得多,记得牢。“收集大比拼”:组织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一些标有汉字的饮料瓶、食品袋、卡通图片、报纸报名、期刊封面等,在班内展示,读读、认认、看看、玩玩。“识字汇报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定期汇报交流。
  2,“走”出去。这条途径是改变以往只在课堂上识字的习惯,走出校门,到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巩固练习课本中学过的字,避免了大量重复的机械抄写。
  如“火眼金睛识错字”: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队,在社区里或大街上,走一走,瞧一瞧,寻找标牌、广告中的错别字。大家先认定错在哪里,怎样改正,再记录下来,哪组找得最多,改得最准,就命名为“火眼金睛”小队。“汉字朋友在哪里”:理发店、美容店、饭店……醒目的标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识字场,老师领着学生走走、看看、认认、读读、说说,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熟字,识记了新字。
  
  三 识字内容要讲究一个“实”字
  
  随着学生生活条件的逐渐好转和知识面的不断增加,我们不难发现,生字不生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不同的生字,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识字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前了解学生识字状况,上课时对生字区别对待,既提高了效率,又增强了教学效果。
  1,区别对待表内生字,教“生”不教“熟”。哪些是生字?并非课后表内列出的都是生字,其中不少一部分,通过不同途径已被学生认识或比较熟悉。他们未教己识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其一,这些生字不少是课文里的常见字,学生在阅读中已多次见到;其二,在别的学科学习中教过或经常用到,其三,从社会生活中学到。
  这些字如果照字表再一一教过,学生乏味,徒费学时。对这些“熟生字”,我采取删、减、点的办法:“删”即删掉不教,“减”即减少训练,“点”是一点而过,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2,确定生字生的程度,教学各有侧重。字表中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实际上大部分是“半生字”,它们或结构形式、或偏旁部首、或笔画名称,学生已经学过,学生对这些生字“生”在哪里各有不同。因而,每个生字的教学内容也不应相同。对于易读难写的字,我重在练写;对于结构复杂的字,我就引导学生分析结构;对于那些带有新部首的字,我则以学新“部件”为主,对于笔顺易错的字,我侧重指导笔顺;对于字形易混的字,我则着力辨析差异,对字意相近者,则抓释义应用。如教“试”字时,我考虑到学生经常见到这个字,学生既会读也会用,但书写时往往多写一撇,于是,我就把重点放在纠正易错点上,既省时又高效。
其他文献
一、新知导入,营造教学氛围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才能更好地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获得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从单纯地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学生模仿和再现书本知识的能力,到
摘要 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英语学习感兴趣。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快乐学习、快速成功的目的。  关键词 创造氛围 激发兴趣 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一个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它将决定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学中不注意激
期刊
摘要 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科学、立体的教学手段。通过看一看、读一读、唱一唱、演一演、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等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手段,打开学生阅读的兴趣之门,提高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读书,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 阅读 积极性 兴趣培养    低年级学生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不长,单纯地读书会使学生心不在焉或者昏昏欲睡,要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情景,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起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征,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培养创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反思,使课文的学习与课外的拓展有效地结合起来,把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摘要 教学不能平淡如水。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高潮,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布置以听说为主、书写为辅的家庭作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保持兴趣盎然、轻松快乐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 英语教学 灵活多变 教学高潮 英语活动 家庭作业    在十几年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内容丰富、灵活多变的新教材吸引我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尝试。    一 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
课堂上,有的学生虽然坐在教室里,眼睛也盯着黑板,耳朵也听着教师的讲解,但由于分心或走神,以致对教师的讲课表现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态。一节课下来,这部分学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