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针无菌分装过程中影响粉针剂质量的因素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实验分别考察尘埃粒子、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对粉针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尘埃粒子、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对粉针质量均有影响。
  关键词:粉针;无菌分装;影响
  粉针剂指用无菌操作法将经过无菌精制的药物分(灌)装于无菌容器中,临用前再用灭菌的注射用溶媒溶解或混悬而制成的剂型[1-4]。凡是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均需制成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生产必须在无菌室内进行,特别是一些关键工序,更应严格要求[5-8]。分装必须在高度洁净的无菌室中按照无菌操作法进行[9-12]。本实验分别考察尘埃粒子、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对粉针质量的影响。
  1 实验
  1.1 压差对粉针成品相关检测结果的影响
  通过调节进风口和回风口分别将压差调节为8Pa、7Pa、6Pa、5Pa、4Pa进行实验。压差调节为8Pa时澄清度为澄清、可见异物合格、不溶性微粒≥10μm为259.3、不溶性微粒25μm为≥25.3;压差调节为7Pa时澄清度为澄清、可见异物合格、不溶性微粒≥10μm为263.3、不溶性微粒≥25μm为26.3;压差调节为6Pa时澄清度为澄清、可见异物合格、不溶性微粒≥10μm为2523、不溶性微粒≥25μm为223.6;压差调节为5Pa时澄清度为接近1号标准溶液、可见异物合格、不溶性微粒≥10μm为4923.1、不溶性微粒≥25μm为521.3;压差调节为4Pa时澄清度为接近2号标准溶液、可见异物不合格、不溶性微粒≥10μm为7112.3、不溶性微粒≥25μm为623.4;实验结果表明压差在6Pa及大于6Pa时各项相关检测均符合国家药典标准,压差在5Pa及5Pa以下的成品质量不合格。
  1.2 温度对粉针质量的影响
  通过空调系统调整洁净室内温度,分别将温度调节为20摄氏度、24摄氏度、28摄氏度、32摄氏度、36摄氏度进行实验。当温度为20摄氏度时溶液澄清度为澄清,粉末色泽为白色;当温度为24摄氏度时溶液澄清度为澄清,粉末色泽为白色;当温度为28摄氏度时溶液澄清度为接近2号标准液,粉末色泽为微黄;当温度为32摄氏度时溶液澄清度为接近4号标准液,粉末色泽为黄色;当温度为36摄氏度时溶液澄清度为乳白色,粉末色泽为黄色。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大于24摄氏度后产品质量为不合格。
  1.3 湿度对粉针质量的影响
  通过空调系统调整洁净室内湿度,分别将相对湿度调节为35%、45%、55%、65%、75%进行实验。当相对湿度为35%时浮游菌为每立方米0个,沉降菌为每皿0个、成品外观为粉末松散,不挂壁;当相对湿度为45%时浮游菌为每立方米0个,沉降菌为每皿0个、成品外观为粉末松散,不挂壁;当相对湿度为55%时浮游菌为每立方米1个,沉降菌为每皿0个、成品外观为粉末松散,不挂壁;当相对湿度为65%时浮游菌为每立方米5个,沉降菌为每皿3个、成品外观为粉末挂壁;当相对湿度为75%时浮游菌为每立方米10个,沉降菌为每皿10个、成品外观为粉末严重挂壁。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大于55%以后浮游菌开始增加;相对湿度大于65%以后粉末出现挂壁现象,沉降菌开始增加。
  1.4 尘埃粒子对粉针质量的影响
  分别在不同状态下进行实验。当尘埃粒子≥0.5μm為每立方米2510个,≥5μm为每立方米10个时可见异物为合格,澄清度为澄清,不溶性微粒≥10μm为321.3、不溶性微粒25μm为≥28.1;当尘埃粒子≥0.5μm为每立方米3420个,≥5μm为每立方米18个时可见异物为合格,澄清度为澄清,不溶性微粒≥10μm为311.2、不溶性微粒25μm为≥25.6;当尘埃粒子≥0.5μm为每立方米7201个,≥5μm为每立方米25个时可见异物为合格,澄清度为澄清,不溶性微粒≥10μm为2008、不溶性微粒25μm为≥253;当尘埃粒子≥0.5μm为每立方米10245个,≥5μm为每立方米35个时可见异物为合格,澄清度为澄清,不溶性微粒≥10μm为5213、不溶性微粒25μm为≥521;当尘埃粒子≥0.5μm为每立方米32108个,≥5μm为每立方米80个时可见异物为不合格,澄清度为接近1号标准溶液,不溶性微粒≥10μm为6543、不溶性微粒25μm为≥654;当尘埃粒子≥0.5μm为每立方米52140个,≥5μm为每立方米180个时可见异物为不合格,澄清度为接近1号标准溶液,不溶性微粒≥10μm为7510、不溶性微粒25μm为≥756。实验结果表明尘埃粒子对粉针质量有影响,随着尘埃粒子的增加成品的质量开始下降,直至不合格。
  2 讨论
  无菌粉针剂生产工艺特点:粉针剂属于无菌分装注射剂,所需无菌分装的药品多数不耐热,不能采用灌装后灭菌,故生产过程必须是无菌操作;为保护产品的无菌性质,需严格检测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无菌分装的注射剂吸湿性强,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无菌室的相对湿度和成品包装的严密性。评价无菌模拟分装试验结果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微生物污染水平,产品最终灭菌或除菌过滤前的微生物水平必须严格控制。为防止污染或降低污染发生的概率,每个无菌粉针剂生产企业均应指定其无菌模拟分装验证制度,以保证无菌粉针剂分装工艺过程符合无菌粉针剂分装要求。洁净室尘埃粒子数的多少对粉针成品不溶性微粒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操作动作应缓慢、平稳,应尽量避免不必的动作,减少产尘量。无菌分装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澄明度问题、无菌度问题、贮存过程中吸湿变质等。本实验分别考察尘埃粒子、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对粉针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尘埃粒子、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对粉针质量均有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瑞全.粉针剂充氮效果的考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7).
  [2]严幼达,顾惠敏,侯惠民.胶塞对抗生素粉针剂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4).
  [3]郑晓波.国内最大中药粉针剂生产项目在哈竣工[J].上海医药,2006(7).
  [4]徐玉婕,王立东.粉针剂充氮效果的考察[J].黑龙江医药,2000(3).
  [5]陈雨,刘旖旎.在粉针生产过程中对洁净工作服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
  [6]赵军,许凯,耿东涛.粉针剂分装机的清洁验证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5).
  [7]赵宝龙.浅析粉针剂生产的药物粉尘泄露问题[J].中国药事,2004(8).
  [8]侯立波.对无菌粉针剂生产中不溶性微粒控制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3).
  [9]宋春杰,于东阳.加强粉针分装控制减少致敏粉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8).
  [10]高速无菌粉针剂生产线[J].医药工程设计,2009(3).
  [11]刘瑞全.粉针剂充氮效果的考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7).
  [12]曹可宗,汪庆萍,邹雄军,蔡新平,曾乐华.青霉素粉针剂稳定性与胶塞密封性的关系[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5(2).
其他文献
随着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与教育教学结合,教育游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以"CNKI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对各数据库中以"教育游戏"为
很多学生写作文时常有这种错误的看法:材料越多越有说服力,材料越多越能感人。实际上,作文的材料在精不在多,写作时如果不知道根据中心取舍材料,那就会导致文章内容没有主次,
通过球壳微元初始屈曲的微分几何分析,推导出一组新的精确的屈曲分支方程,并且应用Galerkin变分法研究铰支球壳承受环向剪切务时的整体稳定性,构造了接分支点形状态的屈曲模式。首次求得
研究了压电材料中压电螺位错与椭圆夹杂的电弹相互作用。基于扰动概念和级数展开方法,推导了基体和夹杂的弹性和电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作用于位错上像力的表达式。通过分析基体
讨论了一类非线性中立型抛物微分方程,得到了该类方程的两类边值问题解振动的充分条件。
本文对受对称弯曲载荷作用的线弹性正交异性复合材料板的裂纹尖端场进行了有关的力学分析。采用复变函数方法推出了裂纹尖端附近的弯矩、扭矩、应力、应变和位移的计算公式。
利用减缩摄动法(Reductive Perturbation Method)将超KdV方程变换为普通KdV方程,并求出了小振幅摄动解。
在杨文熊提出的幂单位向量的基础上,推广其为k乘子的数学理论并由此闻一门新的数学分支。推广的k乘子还涉及到它的负整数幂。列举了由k乘子组成的复合变数及其函数都能满足由杨文
摘 要: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不断深入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逐渐深化。同时,城市建设也逐渐向生态建设转型,促进了园林绿化行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就目前城市生态化建设进程来看,园林绿化工程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使得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园林绿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生态化转型的进程。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实践;问题;对策  随着近几年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