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独立学习技能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i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极其重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儿童学习。”发展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是发展其数学认知结构的“奠基工程”。只有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才有可能进行独立思考,才能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并发展科学的思考方法。为此,几年来,笔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技能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验。
  一、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要使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关键还在于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目的、有意识地给学生以培养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一般性理解和应用,而要鼓励学生去冲破习惯的思考方法,寻求更佳的解题途径。
  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在学生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后,教师提出了“谁还能探索出计算圆柱体表面积的新方法”的问题。问题一提出,有的学生就联想到“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想象出把圆柱的一个底面先转化为一个长方形,面积是c×r/2,把两个相等的底面接在一起,面积就是c×r,然后加上侧面积c×h,就是圆柱表面积;有的学生又根据乘法分配律得出: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半径与高的和cr+ch=c(r+h)。整个思维过程,有条有理,方法灵活简捷。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二、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始于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使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有效策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诱因,引起探求新知识的动机。学生主动探求的内在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但必须要有外部条件的影响,才能使他们产生寻根求源的迫切要求。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说出一个数,我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和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数,力求难倒老师,当教师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老师:“为什么您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迫切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能被3、7、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征呢?”等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大大地超过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效果。
  三、 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少经验证明,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如果能针对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把教具变成学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中探求各种形体的特征以及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能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当学生建立圆面积概念后,教师把事先分割成若干等分的“圆形”纸片发给学生,让他们在掌握割补、拼凑、转化等方法的基础上,把手中的“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并写出图形的计算方法。学生一边实践一边思考,有的学生拼成了像教材上那样近似的长方形,长是c/2,高是r,面积是s=c×r/2。有的学生转化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有的学生看成是若干个小三角形或小梯形。学生思维活跃,方法各异。根据转化后的图形所推出的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化简、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有的学生又提出:“为什么书上只列举了转化为长方形的实例呢?”这又进一步引起大家的思考,认识到由长方形的计算推广到圆的计算公式最简便。最后教师指出:这些拼成的图形都是近似的,当把圆平均分割到不能再分的程度,每份两条半径间的弧越来越接近于直线时,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了。这种认识孕育了“极限”的思想。这样启发学生以已知为媒介,手脑并用,可以使思维的结果物质化,不仅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铅山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1980年中师毕业后,吴国平—直奋斗在家乡镇海的教育战线上.担任过化学教师,做过高三班主任,带过学科竞赛,当过学校中层干部.34岁被任命为镇海职业技术学校校长,36岁被任命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油加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
壳聚糖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水溶性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较低。相比而言,壳寡糖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利用度高。壳寡糖具有许多有价值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抑菌、抗肿瘤、抗炎、调节血脂和血糖、增强免疫、活化肠道菌群等。壳寡糖的分子量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有报道称聚合度在6左右的壳寡糖相对于其他分子量壳寡糖抗肿瘤作用更强,因此通过控制降解反应条件及降解程度获取特定分子量的壳寡糖产品显得尤为重要。生产实践
教学艺术是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内容,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加强教学艺术的修练。  一、让情感伴随课堂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顾板着脸孔一味说教,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斥责,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学生长期处于师道尊严的压抑环境中,情感受到挫伤,个性不能自由发展,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学习失去应有的热情。  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情感的投入与释放,才会全身
阅读课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结合实践我做了一些探索。  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对比发现,引发思考。如在上《将相和》这篇阅读课文时,我从课题找切入点,不但做到了由浅慢慢入深,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伊始,我故意将课题错写成“将和相”。此时一双双小手都举起来了。我装着很吃惊的样子,问道:同学们,你们怎么啦?一生说:老师我想提醒您,您把
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关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问题。太阳高度角指的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其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角,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两侧呈递减趋势。太阳高度角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向两侧呈递减趋势,白天大于零,晨昏线上等于零,晚上小于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在高中地理学中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在进行计算中,我们需要两个已知条件
纵观现在语文课堂,俨然成了“大杂烩”,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环保教育等等,不一而足。唯独对“语言”置之不理,还美其名曰“进行学科整合”。我觉得,语文这一叶扁舟装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最后只能导致原汁原味的语文被其他的杂味冲淡了。  那么,什么是原汁原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