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uh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对学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提升还要在管理工作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能力以及管理质量,对学生的学习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班主任要完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约束,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管理工作 完善途径 措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62
  小学教育是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进行合理的指导,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工作指导中起着主导作用,班主任的有效管理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影响。想要有效提升小学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班主任就要有效开展管理工作,并对目前的管理进行完善和提升,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并促进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一、小學班主任对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班主任一职多责,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导,还要对学生的行为以及成长进行正确的指导。在教育中班主任对学生来讲更加有威信力,在这一教育阶段,只有班主任这个角色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约束。小学班主任在学校以及生活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以良好的形象树立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以及态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为班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积极顺应新课改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健康成长起到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目前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管理素质不强
  虽然各个学校班主任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职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大多数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兼任,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所以对学生的管理素质都不够强,在管理中没有让学生产生信服的心理,学生只是被迫地表面上接受教育,学生心里往往是不会信服的,经过这样长期的管理,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在管理中多数班主任都会以学生成绩和平时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定义,而不是教育,从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更加不服从管理,从而影响后期的管理工作。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并没有跟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从而在管理中没有明确的针对方法,无法在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得班主任失去管理的威严。还有一些班主任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区分对学生的管理,对成绩好的学生相对放宽管理政策,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就看不到其身上的闪光点,无法对学生在素质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中进行有效的提升。由于班主任管理素质不强,从而影响对学生的教育水平,对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管理,阻碍了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
  2.班主任在管理中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素质的有效培养。教师局限在对学生的管理中,从而不能有效提升学生个人素质。例如,在实际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大多数学校班主任只是对犯错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并没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融入相应的规则制度。小学班主任由于学生的年龄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并不能使学生有效加入到管理工作中,从而也就不能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这样将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3.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喜欢程度与该科目的学习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教师要多抽出时间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了解,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他们知识的老师,更是关系平等的朋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敬畏心理。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将敬与畏处理得恰到好处,并将这种方法融入班规制定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好地遵守班规,约束自身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实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1.提升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加强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选举班干部,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度,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符合教育发展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在班干部选举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理念对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并通过学生的自荐以及同学的推荐,合理进行选择。这样能够使班干部得到其他同学的信服,从而有效地对班级进行管理,并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并以身作则,不仅在学习中带动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纪律,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个人的素质及能力。
  2.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主任在学生中公平地选举班干部,并对班干部进行有效的管理培养,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素质,从而作为榜样带动其他同学。班干部在班级中应该起着带头作用,对于班级的情况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和反馈,从而便于班主任采取有效措施,针对不同学生以及不同问题进行合理解决。例如,从性格来讲对于内向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并采取各种措施,对他们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表扬,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够在各个方面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提升。
  3.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班级管理
  为了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班主任应该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作用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在班级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并与小学生进行主动交流和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并在教育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同时,自己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同学相处之间容易产生各种矛盾,而班主任面对这些行为,要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解决。要了解整个事件的过程,并分析问题,从而对学生展开教育评价,最后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通过讲道理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在分析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指出问题所在,同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肯定,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有效改正。这种方式是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在教师的强迫惩罚中表面认错,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管理质量,从而让学生主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4.了解学生,进行针对性管理
  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对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详细了解,并实施针对性管理。教师要应用多种管理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有效接受管理模式,从而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与学生时常进行沟通,并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学生面临的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从而帮助小学生进行处理,让学生处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同时,班主任还要及时与家长建立联系,了解学生的原生家庭、在家的表现以及行为,分析学生的心理,从而对学生展开有效的管理。使得学生能够有纪律意识,并严格要求自己,将精力放在学习上。
  5.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行为,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在班级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学生在制度的范围内有序发展。根据实际情况,班主任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管理自己并带动他人。班主任要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约束,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提升,并实现高效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想要有效提升小学教学效果,就要在教学中提升对学生的管理,使得学生顺应新课标的教学要。小学班主任围绕学生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同学生构建良好师生联系,要对相应的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创新。班主任要在管理中提升管理手段,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实现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 许俊路《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第20期。
  [2] 杨艇《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新课程(上)》2015年第3期。
  [3] 陈小燕、向宏《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新课程学习(上)》2015年第4期。
  [4] 周宏印、段会《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第9期。
  [5] 刘尧琼《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中华少年》2016年第35期。
  [6] 陶金林《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措施研究》,《教师》2017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改进程的加快,在语文学科的施教历程中,教师愈发注重教学品质,以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能够实现品德、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成长,从而更加贴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这些都是传统机械式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的。所以,为了消解学生在建构语文知识时遇到的难题,让语文课堂避免传统教育模式当中的弊端,本文将从“做好示范,彰显师德价值”“变换情境,有效应用媒体”和“多元介入,打造多重评价”
摘 要: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在开阔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困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古诗词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困境、发展需求来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诗词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高效课堂  古诗词是学生打开传统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生活情趣具有重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无论身在何方,传统文化都深深影响着我们,在我们心底生根发芽。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注重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小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优秀传统文化 途径与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生只专注于对基础语文知识的学习,通常认为只有掌握了充足的语文基础知识,才能够有效提高
【背景】  我们倡导思辨性阅读也是在倡导批判性思维,倡导质疑和反思。就学生学习的能力而言,“思辨”主要表现在分析问题时能讲究层次,明白有力。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提出:“思辨性阅读,就是要提高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含量,在平时的语文教育中弘扬庄严、深刻而又充满活力的人类理性精神。”作家狄马先生说:“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在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以及在高中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对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教师应将德育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现代教育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意义进行分析,以期实现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现代教育理念 高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实施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73 
摘 要:初中正值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的良好发展。语文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教学载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出语文教学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情况,将符合学生学习的经典文学作品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深度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进而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将我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说明文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另外,说明文的写作具有很多的规律和方法,这些都为说明文教学中设定“工具性”层面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思路。  然而,说明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不像记叙文那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也不像诗歌那样有强烈的情感带入,因此,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提炼和把握无疑是一个难题。说明文按照说明对象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沟通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把语文与音乐紧密结合,恰当地运用音乐手段,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中诗意流淌,能够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愉悦学生的身心,有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音乐 学科联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21  课程的综合化不仅要求课程内容的综合,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综合。音乐,是
摘 要:本文将以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为引,具体阐述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批判阅读的思维模式。整篇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告知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第二,使学生明确批判性思维的具体作用;第三,提出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建议,具体包括精讲传达批判思维的课文内容、课余时间的练习强化以及引用其他学科化案例加以佐证这三个小方面;第四,概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通过这四个部分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