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在自然中启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900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起始年级,面对“习作”的出现,学生往往一片茫然,“不会写”、“不知道”这些真实的声音常常听见。作者试着把小种植、小养殖搬进教室,让学生在自然中得到习作启蒙,迈好习作教学的第一步。
  关键词: 三年级作文教学 见所见 想未见 吐自言 唤他语
  一、缘起:“金黄的麦苗”——不认识
  一次练习,其中有一题是:为下面一段话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不要重复。
  春天的花园里,有( )的迎春花、( )的梨花、( )的桃花……真美呀!春天的田野里,麦苗( ),油菜花( ),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麦苗一空,居然错了十多人,错得最多的答案是麦苗是黄色的。当时我很奇怪,边批边和同事聊,一同事应和说,她们班也有写金黄的麦苗,其余的五六位同事翻了一下各自班级的答案,都发现了这种情况。于是我提议,大家都去问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填写。
  调查结果有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之一:看错题了,把麦苗看成麦子。
  情况之二:看错括号是跟着谁的。
  情况之三:概念中的麦苗就是麦子。
  情况之四:不认识麦苗。
  前两种情况,我都能理解,通俗地讲,就是“粗心”,而后两种情况却令人大跌眼镜,孩子们患上了“自然缺失症”,他们过早地和自然母亲断奶,需要自然提供养料。
  然而,要走进自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安全剑悬挂头上,一切美好的理想在安全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二、播种:小种植、小养殖进教室——把自然搬进教室
  丰满的理想,骨感的现实。走进自然既然如此艰难,那“山不过来我过去”,借着学校开展科技节的东风,我班开始了创意小种植、小养殖。薄荷、小麦、火龙果、蚕宝宝……都在我们教室安家落户。先来看看种子的家:可乐瓶做的小猪,露一头的鸡蛋壳,田螺壳里也做起了道场;薄荷、火龙果、玉米……四十多盆小种植摆满了教室里的柜子。小仓鼠、蚕宝宝也来凑热闹了,一下课孩子们就围在柜子前,议论纷纷。“就让我们和种子一起成长”,起步作文的种子播下了。
  三、孵化:所见所闻开启习作之窗
  (一)见所见,想未见。
  1.见,所见。
  起步作文,从“眼中有”开始。首先得让学生知道“这是什么”,然后才能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各种小盆栽摆满教室,随手一指,每天训练学生说说“这像什么”,逐步开启心智。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已经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小种植、小养殖:叶芽的数量有多有少,个子有高有低,风吹和水淋时姿态不一,阴天和晴天时颜色不同……小仓鼠安静时和活动时不同,除了自己动外,还可以使它动,用笔逗逗它,把刨花挪到另一边,仓鼠的行动就不一样……
  生1:黑黝黝的泥土里探出了许多嫩绿的小脑袋,宛如蚂蚁爷爷的小伞,可爱极了!
  生2:它穿着一身金黄色的绒毛大衣,乌黑的大眼睛下面有一张扁扁的小嘴巴,粉嫩的小翅膀紧靠身体,一双橙黄色的精致小鸭掌,走起路来左摇右摆,活像一位尊贵的绅士。
  孩子们的小种植、小养殖是母体,离开了孩子们的悉心培育,有心观察,怎么会诞生“蚂蚁爷爷的小伞”、“尊贵的绅士”?让孩子在自然中得到启蒙。
  2.想,未见。
  孩子天天在眼前,我们似乎看不到他在长高,小种植天天在眼前,有时确实很难看到它的变化。孩子说:“老师,我的××没变化,怎么写?”“像狄仁杰一样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端倪,挖掘一番天地。”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一文中“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写写你想看到什么?
  生1:这些裂缝又细又密,那是闪电爷爷留下的足迹。我多想变成一条小蚯蚓钻到缝里去看看,种子长了多少根,是不是和爷爷的胡须一样?
  生2:我仿佛自己成了一朵康乃馨,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不光我一朵,一盆的康乃馨都在舞蹈。
  “我看花,花自缤纷;我看树,树自婆娑;我览境,镜自去来;我观心,心自如如”(星云法师)。
  遇见未知的它,这是一份美好的期待。
  (二)吐自言,唤他语。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美好的,花有花心,鸟有鸟语,草木有草木的故事。自然界的一切在孩子们的眼中同样充满着无穷的色彩。言语,使生命鲜活。
  1.唤醒——自言自语。
  生1:我念着咒语:“萝呀萝,卜呀卜,我的萝卜快长呀。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
  生2:“快快开花吧,你的绿叶、花朵、果实……都是我的笑容,我相信你一定能给我一个惊喜的!”
  孩子们的自言自语能感动天,感动地,感动他们精心呵护的小种植。
  生1:小玉米瞧着我:“小主人,我在你上学的时候又长个了。”说完,小玉米晃了晃那不断变长的“辫子”。
  生2:“不要急,不要急,把我交给时间,我会给你一个惊喜大礼包,说不定我明天就可能探出脑袋来。”这么一听,我心中的那一块在天上乱飞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这些小种植仿佛就是孩子们的孩子,这呼唤铿锵有力,声声给予力量;温柔细腻,句句温暖心灵。
  2.应和——一唱一和。
  生1:早上,我来到教室,种子还没有睡醒,它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看着我。“干什么看着我?”我说道。种子对我说;“主人,我渴了。”……“你快点长芽吧。”“我尽力。”种子回答。我回到座位上,读起书来……
  生2:有人说弹钢琴给植物听,植物就会长快。我也试试,便弹了一首《茉莉花》给小玉米听,小玉米似乎听懂了,便开始翩翩起舞。我可乐坏了,抚摸着小玉米的辫子说:“以后一直要弹曲子给你听,而且要弹不同的曲子。”
  老子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著名生态学家卡逊曾说:“如果说真实的资料是种子,日后能长成知识及智慧,那么感性的情绪和印象便是这些种子生长所必需的沃土。童年时光正是培养沃土的时机。”这些灵动的语言是孩子们精神与生活的结晶,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迷人的光彩。
  三年级起步作文,从自然中起步,孩子们呼吸吐纳着自然之气,在自然中启蒙,在自然中成长。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接触了大量农村学生,在教学之余深有感触。  关键词: 农村初中 特殊学生 心理干预策略  相对城市学生来说,农村学生相对淳朴,价值观单一,在很多方面不成熟,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显现出来,特别是心理差异很大,部分学生出现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自卑心理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逐渐注意到彼此之间的物质条件差异,家庭条件不好者容
近十年来,“课题研究”这个过去只在高校和专门科研机构才有条件、有能力实施和开展的活动,走向基层、基础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阵地。针对基础教育教学一线展开的课题研究,逐渐成为每一位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新宠。由于近一两年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因此,广大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在如火如荼地尝试和开展课题研究。作为一名教研员,我曾多次参与课题研究,但都没有自己主持开展。2013年,河南省基础教育
摘 要: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不仅包括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价,而且包括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本文以石井中学和广东粤剧学校为例,从两校的英语教学实际教学客观存在的评价方式,比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在普通中学和艺术中专的异同。  关键词: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普通中学 艺术中专  引言  学业成绩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
1.设计理念  绘本,俗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用绘画讲故事。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得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
摘 要: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人文教育的最佳境界是浸润,也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是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将人文教育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的困难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教程中,往往囿于教材设计的思路,不能大胆创新,重教材轻学生,重过程轻效果,没有把学情放在首位,没有深入分析学情,而是凭借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主观判断设计教学情节
摘 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平台,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指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面向新世纪,为培养和提高全民素质而设定的新课程。信息技术是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技能之一。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新英语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并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重组单元教材顺序  对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3 “A day out”,我进行了重新组合:第四课时: Vocabulary and
许多教师都发现,当学生面对“一本书有多厚?估计一下上海东方明珠塔大概有多高?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几米?南京长江大桥长几米?”等数学问题难于回答时,我们就常常归因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对身边数学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当问到学生“我们学校的校长大约几岁?妈妈的身高大约多少?”时,听到的答案又出乎你的想象,让老师哭笑不得,非常无奈。这时,我们还能仅仅认为是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吗?答案肯定是不能。那么,会是什么原
2010年6月19日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逐渐临近,学生的复习也到了白热化阶段。在教室、图书馆、自习室中见到学生之时,总见他们要么手持考试大纲规定的词汇小册子,要么拿着教材,抑或新东方版、星火版的真题解析或培训机构出版的模拟题。在紧张复习备考之余,也常有学生忧心忡忡前来请教“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备考?”“教材有用吗?”“做真题好还是做模拟题好?”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通过四级考试
摘 要: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在此调查结果基础上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对大学生的体育指导思想和体育教学形式进行反思,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进而探讨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参与水平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行为 体育锻炼  1.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