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改革要动力 以创新促发展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101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总书记放心,我已实现脱贫,还要努力奔小康!”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回访时,清远市连樟村贫困户陆奕和底气十足地说。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连樟村时走访了陆奕和一家。
  时隔一年多,陆奕和一家依靠党的好政策,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大力发展麻竹笋、中药材和大棚蔬菜等产业,一家六口人年收入已超过11万元。
  陆奕和的脱贫故事是清远市作为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在深化扶贫改革上的一个成功案例,也是近年来清远市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实践和真实写照。类似这样的脱贫故事在清远比比皆是。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属于粤北山区,是珠三角之门户,少数民族之乡,喀斯特地貌之域,广东扶贫“双到”的发源地,下辖8个县(市、区),全市总人口443万,其中农业人口271万。2013年以来,尤其在“十三五”期间,清远市以建设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注重改革,积极探索,紧紧围绕创新完善基层减贫治理体系重大命题,创新扶贫责任落实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动力激发机制、利益分享机制、融合发展机制、脫贫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扶贫开发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2013—2015年减贫17.8万人,2016—2019年减贫12.59万人。能取得如此明显成效,与清远推行的“六个创新”密不可分。
  创新责任落实机制,强化攻坚组织保障。清远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实施“双联双单双促”责任落实机制。实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联村包户、定点扶贫,2016年全市从市直机关单位选派230名正科级干部到贫困村中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建强基层组织、发展特色产业、落实帮扶政策、为民办事服务、化解基层矛盾。实施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任务清单,细化行业部门帮扶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列账督办,逐项推进。每周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每月落实办结相关工作,每季度开展扶贫督查,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
  创新社会动员机制,强化攻坚合力支撑。用好“6·30广东扶贫济困日”和“10·17全国‘扶贫日’”活动两个重大平台,充分发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仅2019年就募集扶贫善款1.21亿元。深入推进“百企扶百村”“万小企扶万农户”“冬日暖阳”等活动,全市有114家企业与连山连南两县的1895户有劳力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帮扶,兴办碧桂园职业技术学院为全市397名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全免费的高等教育机会;抓住国家“双区驱动”和广清一体化战略契机,深入推进消费扶贫行动,对接唯品会、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推动快递下乡、电子商务进村,调动各类企业积极参与销售扶贫农产品;通过农村电商、农产品展销会、订单对接、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等渠道,推动贫困村优质的农产品向城市流动,仅2019年消费扶贫金额就达15.58亿元。实施人才战略工程,鼓励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参与脱贫攻坚;深化“广清对口帮扶”,借“入珠融湾”东风,更好地向贫困村注入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资源,实现城乡人才的良性互动。
  创新动力激发机制,强化发展活力支撑。深入推进全员劳动技能培训、田间农业使用技能培训和“订单式”培训等模式,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仅2019年,共对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37103人进行全覆盖技能培训,连南“绣娘”、碧桂园“粤菜师傅”培训等已成为当地特色品牌。建立产业和就业“双奖补”制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种植或养殖项目达到一定规模的,最高可获得4500元的奖补资金;实现稳定就业的最高可获得3500元的奖补资金,有效调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创新利益分享机制,强化带贫益贫能力。按照“一户一地、多块变少块、分散变连片”的思路,对贫困地区承包土地进行整合整治,全市累计整合耕地169.1万亩,其中261个相对贫困村共整合土地35.2万亩,有效解决了山区地区土地细碎化问题,为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快培育和壮大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产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近几年累计建设产业扶贫项目11万多个,通过产业带动有劳动力贫困户年户均增收超过5000元。
  创新融合发展机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近年来,清远牢记总书记嘱托,将连樟村及连江口镇、黎溪镇、下太镇和铁溪林场作为全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样板区,并以连樟村为重点,大力实施“1 1 5”行动计划,通过党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财产权益同权化和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发展,目前整个样板区得到融合发展,为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
  创新脱贫长效机制,巩固稳定脱贫成果。清远市注重探索脱贫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和推进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清发〔2011〕14号)。近年来,继续围绕稳定脱贫的目标,进一步完善稳定长效脱贫机制,重点在制度保障、产业增收、金融扶持、技能培训、社会扶贫、内生动力等六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提出在帮扶工作结束后,确保在贫困村实现“六个留下”。同时,注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着力打造一批扶贫改革典型,2015年创建了两个扶贫改革示范镇和40个扶贫改革示范村;2019年创建了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等6个扶贫改革示范基地,评选出清新区太和镇坑口村毛竹产业扶贫项目等40个扶贫改革创新项目。
首批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清远市市区全景。图/李文勇
其他文献
龙江文全国妇联国际部副部长,时任全国妇联赴漳县扶贫小组组长兼漳县县委副书记  今年是中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中国以豪迈的步伐迈进第一个百年。许多国家的朋友认为,中国式脱贫减贫创造了全球奇迹。这是一场伟大的战役,我非常荣幸能参与其中。  对口扶贫是中国式扶贫的特色。2000年,我作为全国妇联对口甘肃漳县扶贫小组组长同时兼任县委副书记,带领一支9人的队伍在漳县做了一年扶贫工作。记得我把要到漳县扶贫的消息
12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巡礼‘十三五’”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4个省份“十三五”期间综合医改进展成效。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在会上表示,四川、陕西、青海、宁夏4个省份在“十三五”期间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为探索符合西部地区特点的医改道路发挥了比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四川省建成各类医联体779个,县以内就诊率达到90%以
“要加强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加快形成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葛会波说。  地处全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海河流域,京津冀国土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1亿。不到全国2.3%的国土面积和1%的水资源却承载了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总量。  如何推动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三地做好水生态保护任务,这是摆在京津冀三地面
“中国的疫苗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疫苗之一,大家不要因为出现问题我们就回避问题,不要   因为出现问题就对自己研发的疫苗失去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2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有这样的覆盖率,传染病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控。  他表示,过去一年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不断完善, 实现了对39种法定传染
克拉玛依是维吾尔语黑油的意思,这座世界上唯一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所在地。所以,克拉玛依又被称作“新中国石油长子”。  自1955年发现油田和1958年建市起,在“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滩上,由宿舍、食堂、邮电所、医务所、托儿所起步的这片聚居区中的石油工人,就在忠实地履行着既定的使命——“我为祖国献石油”“工作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要向低标准看齐”。
7月,第一批10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陆续确定,河北“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项目成为其中之一。  从北京出发,向东驱车200公里,两个小时就到了河北省迁西县东莲花院乡。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迁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项目就落户这里。  作为全国第一批10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之一,以“山水田园、花乡果巷、诗画乡居”为规划定位的“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总投资15.67亿元,规划面积6.9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8年以来,湖北省实施以“垃圾全收集、污水全处理、厕所全覆盖、荒坡全绿化”的“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截至2018年底,荆门市建改农村户厕17.5万户,配套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设施,精准灭荒4.12万亩,在湖北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并新建乡镇垃圾转运站49座。  但是,
日前,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五水共治”零排放取得了更高的成效。该镇苏福路雨水口断面氨氮浓度降到1.11,总磷含量0.11,非常接近三类水标准,断面水质的好转,得益于该镇五水共治办精准治理、高效治水等相关举措的具体实施。  据了解,苏溪镇辖区面积约109平方公里,拥有省级工业园区信息光电高新区,拥有宗地企业190多家。数月前,苏溪镇在自我监测苏福路雨水口断面时发现水质出现反弹,区块内有100多家涉水企
2020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在会上介绍,草案第二编“物权”在现行物权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物权法律制度,包括通则、所有权制度、用益物权制度、担保物权、占有等5个分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物权编中设立了居住权。  关于居住权的问题早在2002年的《物权法(征求意见稿)》就已提出设立,但是在最后的审议中,
自去年以来,“减负”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高频热词。教育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出台了10多个文件,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于学生来说,减负效果并不明显。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我们做的调查都显示老百姓的获得感很低,大部分人觉得没有什么变化。”  减负难,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两会上已经表态,再难也要减。那么,下一步,减负怎么进行?减负的重点在哪里?半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