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发展前景

来源 :流行歌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间,电子音乐和新媒体艺术都在各自的轨道上突飞猛进地发展着,利用最新科技不断地壮大自己,各自都是其领域的先锋代表。如今,电子音乐加入新媒体艺术这个大家族,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借助于高科技与新媒体艺术来发展自身,更加全面的展现自身的艺术魅力。电子音乐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游戏、影视、舞蹈、手机音乐、网络等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
  新媒体艺术引导电子音乐大众化与专业化的融合发展
  1.电子音乐的大众化发展
  在这个到处充满着各式各样信息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与材料进入了多媒体合成时代。而作为用声音来交流的一种艺术,音乐也顺着潮流进入了新媒体音乐时代。音乐的本质是声音,音乐的载体也是声音,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电子音乐更是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来创造出更多人类自己的声音,特别是自然声音和人工声音混合的声音来诠释新的音乐和新的艺术形象。
  上个世纪70年代合成器的出现使音乐的形式简单化,也为操作简单化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艺术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科技的影响,相对于传统音乐制作,随着电子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大力普及,电子音乐将走进千家万户,我们也将深刻体会到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
  最初期的电子工程师大胆的尝试无疑是对全世界音乐发展的一个巨大贡献,是音乐发展的一个巨大的飞跃和质的改变,它让音乐脱掉了繁重的衣服,变得简单化,同时让不懂音乐的人也能加入进来去创作音乐,使得音乐公共化、大众化。
  2.电子音乐的专业化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现代电子音乐经历了初创阶段“具体音乐”(Musique concrète)、早期发展阶段“磁带音乐”(Tape music)、中期发展阶段的“电子声学音乐”(Electro-acoustic Music)和整体数字化“计算机音乐”(Computer Music)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如今的电子音乐进入了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时代,专业化的电子音乐首先体现在专业技术上的要求,能够进行电子音乐创作的制作人。首先必须懂音乐基础理论,这要求人们必须对音乐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并掌握曲式、和声、复调以及配器这四大件。同时音乐制作人还要懂得对计算机以及相应的作曲软件的熟练操作,并具备一定的键盘能力。其次是体现在创作方式上,其中包括用纯电子声音或混音技术制作模拟乐器的声音来代替我们所熟悉的具体材料制成的乐器声音。电子科技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不可避免地会与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音乐体制发生冲突。最后电子音乐创作者要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观点。每一门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观点和标准,一种艺术要经得起考验。电子音乐作品自然也不例外,在批评中寻找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找到符合其自身健康发展的要求。
  3.电子音乐的大众化与专业化融合发展
  首先应该说随着电影电视事业飞速发展及其制作水平的提高,当前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电子音乐。例如一部电视作品甚至一个人心理变化的表演,也许从眼神可以看出,但是有背景音乐的衬托,可能观众不用双眼直接观赏表演者就能直接感受到剧情将要发展的趋势,不同的音乐可以给人完全不同的想象结果。
  电子音乐正是大众化与专业化融合的产物。专业化和大众化的融合是当前的一个文化潮流,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不断地推出很多经典的作品,无论是舞蹈还是美术背景,还是音乐的创作,都离不开新的创作理念和大众的艺术评价。我们现在经常能到老作品翻新再次演绎的情形,这能够将专业的东西再度与大众结合。
  电子音乐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
  作为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电子音乐没必要也不可能排斥或取代传统音乐。正如照相技术再发达也无法代替绘画一样,它将与传统音乐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新媒体艺术与电子音乐相融合之后的创新,使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补充了新鲜的血液进行更新,从而加快了这些传统艺术的创新。那些多年前人们喜爱的传统节目得以全新的方式登上舞台,人们在欣赏原汁原味传统艺术的同时接纳了新来的艺术形式,真正的活跃了传统,这种新形式使传统艺术在形式上再创新后“复活”了。新媒体艺术中的新媒体视觉艺术尤其对电子音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和电子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得欣赏者能在听到音乐的同时还能听到音乐的色彩。从而直接地影响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让音乐作品以及创作者的意图和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入到欣赏者的内心世界。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音乐的传承有了更大力度的宣传,像京剧这样的国粹被加进了中小学的教学计划中。各个省市也纷纷大力加强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加入到课本中,使地方戏剧不被历史遗弃。新媒体艺术、新生代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也非常重要,像超级女声对中国民歌的翻唱,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喜爱民歌音乐的热潮,特别是全国歌手大奖赛对原生态比赛项目的设立,曲艺明星纷纷参加大众化栏目积极为传统音乐做宣传,冀望通过荧屏把这种传统的东西传承下去。
  在信息时代,各个领域的艺术家想要把自己的艺术观点以及艺术形式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无疑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来传播给欣赏主体。随着高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人们都说音乐是世界上共同的语言,电子音乐通过新媒体艺术的加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一切从简,音乐不需要记谱至少不是唯一的手段,而是通过MIDI或者音频等等的储存方式来记录音乐。以后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个人行为,更是一个复合型艺术家与欣赏者沟通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把自己想展示的东西展现出来,而欣赏者可以站在自己的欣赏角度上欣赏这部作品,最后达到两者的共识。
  网络艺术的巨大力量促进电子音乐的快速发展
  网络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着自身,也改变着整个世界。媒体及网络艺术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媒体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国际艺坛上,并逐渐成为了新媒体艺术的核心动力。   微软公司最近发明了一个音乐软件叫MYSONG,是一个歌曲自动伴奏的软件,这个软件的问世将使音乐创作更加便捷和大众化,目前这个软件还没有商业化,我们从百度搜索微软、MYSONG等关键词找到有关内容的视频,以往作曲家通过手写或者录音的形式记录自己的音乐创作,既麻烦又会因为记录模糊不清等原因使创作的过程费时费精力,并且最后的成稿要做到每一个音符都必须准确无误,同时还要对旋律写出正确的感情记号的和声功能标记,这对于一个外行人来说是完不成的。而MYSONG软件解决了这个问题,创作者只需尽情唱出自己喜欢的旋律并且录制下来,再一点击相应的乐器为其伴奏,软件自动就会对其旋律进行和声功能的编排和伴奏了。软件还可以根据创作者的情绪,对同样的旋律进行情绪调节,在情绪变化的同时软件就会做出相应的和声以及织体的改变,非常的有趣和简单,在简化创作过程中又时刻能给创作者灵感。
  网络音乐大多数是通过Mp3或Wav或者是电视MV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传播给大众,这种形式的传播规模可以用铺天盖地之势来形容。各式各样的Mp3音乐播放器的出现,以及使用便捷、随身携带方便和具有一定存储性能这些特点,涌现出了新一代的电子音乐爱好者,并促进了网络音乐的发展。我们感叹那种过去利用听磁带学唱和专门用一个本抄歌词的时代过去了,这种小巧的MP3播放器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已经满足了大众对欣赏音乐的要求。像贝多芬和莫扎特那样的音乐巨匠他们的作品也是在创作多年以后才会被人发现而流传至今,他们也许会感叹当今网络音乐的传播之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现在观众的品味已经有所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艺术上的评价。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新生代观念产生了巨大的碰撞。
  新媒体艺术充分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来实现艺术效果,利用电脑传输信息的高速性和处理信息的智能化来存储和传播自己的艺术作品,电子音乐更是利用了这一特点。连接在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上的新媒体,其传播信息的速度是传统印刷品所望尘莫及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计算机通信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融合而形成的多媒体计算机通信网络,既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大大地增强了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了人类社会对各种网络信息服务的多媒体需求,从最初不到十兆字节每秒,发展到万兆乃至几十万兆每秒。
  观念的转变是未来电子音乐发展的希望
  一届又一届的春晚让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大众眼光不断地提高,能让大家都喜欢的节目越来越少了。和刚开始举办的春晚节目相比,似乎原本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和高超表现水平的春晚在人们心中更占有一席之地,形成了一种观众心中的分量失衡的现状。原因何在?难道就仅仅是观众的品位提高了吗?我觉得应该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以前大不相同了,变得更为开放和自由,标志着一个价值观多元化时代的来临。以前人们见面第一句话都是问:“吃饱了没?”而现在人们都提倡健康、养生。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真正的把欣赏水平从我们的艺术角度提高上去,真正的参与到支持电子音乐的发展上去,无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评论的角度,都能参与进来。最终达到艺术能被人们所理解和领悟的境界。
  电子音乐创作者在不断迎合大众口味的同时还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能一味的为了追求艺术而艺术,在追求艺术的同时能积极的和大众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使电子音乐经久不衰。从赵本山的二人转到郭德纲的相声,我们的艺术家们不妨也放低身段,来和大众一起创作出新的音乐篇章。使电子音乐创作者能通过高科技创作出一个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互动的艺术作品。
  中国现代电子音乐的发展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在经历了探索、创新与反思之后,中国现代电子音乐创作没有沿着西方国家的路子去走,而开始形成了属于自己个性特征的发展之路,这个特征集中体现在一个“融”字上。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深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传统音乐思维与现代音乐创作理念相互融合;音乐本体与科技载体相互融合;民族乐器音色与电子合成声音相互融合。
  |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编校:王 姣
其他文献
Rh血型系统是人类较为复杂和重要的血型系统。它有两个同源结构基因串联排列在1p34 .3- 36 .1,编码的 Rh蛋白为有 12个跨膜域的红细胞膜蛋白。Rh抗原有很多变异体 ;Rh D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