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中国计算机报社主办的2011中国电子商务运营创新论坛暨2011中国最具价值行业电子商务网站颁奖典礼上,国内知名鞋类B2C平台拍鞋网荣膺“2011年最具投资价值电子商务网站”和“2011年中国最佳鞋类电子商务网站”称号。2011年3月,艾瑞咨询发布国内鞋类B2C细分市场的网站排名,拍鞋网名列前三。本报记者采访拍鞋网CEO汪建聰,与之探讨鞋类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经验。
记者:你很早就涉足电子商务了,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
汪建聪:之前我是做外贸的。闽南地区鞋服产业很发达,在我进入这个行业时,市场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我已经错过了最好时机。不过这个领域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一个鞋类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于是我就想能不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整合资源,带动行业共同发展。2003年,我创办了一家鞋类B2B平台——中国鞋网,这个平台在2007年拍鞋网成立时,为拍鞋网的供应链整合做出很大的贡献。
记者:拍鞋网的顾客群体主要是哪些人?
汪建聪:拍鞋网的顾客是以学生和工薪阶层为主的大众消费群体,其中80%是男性。
记者:不少人把鞋类电商划分为京闽两派, 京派是指乐淘网、好乐买等总部在北京的电商,闽派主要是以拍鞋网和名鞋库为代表的福建电商。对这个南北之争,你怎么看?
汪建聪:从地域上看,鞋类电商确实主要聚集在这两个地方。两个地方应该说各有优势,北京聚集了很多高素质人才,更容易和资本市场进行对接;福建能够很好地整合供应链,这是电商很重要的部分。至于所谓的南北之争,我想我们很快会融合在一起。因为营销商多数在北京,而渠道商主要在福建,这二者没有办法分开,所以未来我们可能都在这两个地方设立分公司。
记者:目前,很多投资银行都倾向把大批资金投到电子商务上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也都加入到这个战场,它们有钱、有流量,是不是更容易成功?
汪建聪:我一直认为,进入一个自己不了解的行业一定会吃亏,所以我只做我擅长的事。在鞋类B2C领域,我们深耕多年,这边的鞋类企业都是跟着我们一点一点把鞋类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对产业链有很深入的理解,这是我们的优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大家都把钱投入鞋类B2C领域,说明我们当初选择进入鞋类B2C领域是正确的。有钱、有流量是不是更容易成功?现在还不好说。我们一直都没有花太多的钱在广告上,仍然做到这个成绩。在同等条件下,我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
记者:现在的电子商务,特别是鞋类电子商务很火,但也有很多人认为电商的冬天会提前到来,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汪建聪:电商很火,从表面看是由于资本市场的推动,更深层次来讲,我认为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电商的寒冬提前到来,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泡沫早点破灭,更有利于那种已经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的公司。我们相信在市场上留下的都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
记者:在鞋类B2C领域,很多企业已经拿到了投资,你如何赶超它们?
汪建聪:首先,我必须强调,中国的鞋类消费市场非常广大, 非一家企业能够独占。 目前我们竞争对手所取得的市场份额, 相较于市场规模仍十分渺小,与我们的差距也不大。 目前,我们竞争对手所得到的巨额投资,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竞争优势。
记者:拍鞋网有融资计划吗?如果获得融资,拍鞋网是否会大量投入广告?
汪建聪:目前拍鞋网已经同多家风险投资机构接触了。因为我们的受众群体定位、仓储物流模式、未来的营销模式和其他企业不一样,所以不少VC对我们很有兴趣。至于后期营销推广方式,由于我们的受众群体是以学生和工薪阶层为主的大众消费群体,所以我们的广告投放会比较精准,转化率也相对更高。
记者:拍鞋网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有没有开拓移动市场的计划?
汪建聪:在我们的消费群体中,学生是最多的。学生玩手机时间很长,再加上移动营销的成本也不高,所以我们很重视移动市场的开拓。目前,拍鞋网的手机网站已经上线了。对移动互联网进行有效挖掘,是我们接下来很重要的事情。
记者:目前,好乐买、乐淘网都自建仓库,拍鞋网有没有这个打算?
汪建聪:拍鞋网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最后被否决了,短期内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公司周围有超过2000个鞋类品牌,如果要全部购买,没有哪个电商能够全吃下。所以我们利用跟这些品牌商的深度渠道关系,利用API同各个供应商进行仓储系统对接,系统对接好后,整个晋江都是我们的仓库。目前在线销售的产品中,拍鞋网的产品款式比竞争对手多很多。
记者:目前,大部分鞋类B2C都主营运动鞋或男鞋,大家为什么不卖女鞋呢?女鞋市场应该更大才对。
汪建聪:现在我们的男性消费群体居多。运动鞋容易合脚,且消费周期短。我们的顾客主要是学生,他们爱运动,天天打篮球,所以通常2~3个月就会穿坏掉鞋子,重复购买率会比较高,而且运动鞋一年四季都可以穿。其实我们也在卖女鞋,不过目前主营产品还是运动鞋。未来三年内,我们主营产品还将是运动鞋、休闲鞋、商务休闲鞋、皮鞋。当然,随着我们的消费群体不断成长,拍鞋网会一直有适合他们的产品。拍鞋网不会横向发展,我们会纵向延伸,在鞋类领域精耕细作。
记者:有人认为,在鞋类B2C领域,谁先把营业额做到10亿元,谁就是老大。你怎么看?
汪建聪:10亿元的鞋类市场规模并不大。再过几年,我们还会觉得这个数字更小。在这个市场,即便你现在处于领先地位,也不能算是老大,我们应该计算,这些成绩是花了多少成本做出来的。
记者:百丽投资20亿元进军鞋类B2C市场,对拍鞋网会不会产生影响?
汪建聪:百丽是国际品牌在中国的总代理商,受冲击的应该是定位在国际一线品牌的电商。拍鞋网产品结构以国内品牌为主,所以在渠道上并不冲突,对我们没什么影响。
记者:拍鞋网是否存在人才缺口?
汪建聪:拍鞋网目前的人员规模没有超过150人,主要是因为我们的IT系统非常完善。从订单流程处理到供应商API对接后的订单和库存信息同步,我们的很多流程都实现了自动化,现在我们的消费者从下单到仓库出货,只要6分钟时间。我们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我们还会不断扩充专业的客服人员以及技术人才等。
记者:你认为未来行业的竞争态势会是怎么样的?
汪建聪:目前,国内消费者在网上买鞋的比例还比较低。随着整个鞋子市场的规模不断增长,线上消费群体对线下消费群体的渗透度也会不断提高。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客户体验,才能把更多的线下消费者引导到线上来购买。我们应该携手把线上的销售量做大,这样才可以互惠互利。
记者:你很早就涉足电子商务了,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
汪建聪:之前我是做外贸的。闽南地区鞋服产业很发达,在我进入这个行业时,市场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我已经错过了最好时机。不过这个领域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一个鞋类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于是我就想能不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整合资源,带动行业共同发展。2003年,我创办了一家鞋类B2B平台——中国鞋网,这个平台在2007年拍鞋网成立时,为拍鞋网的供应链整合做出很大的贡献。
记者:拍鞋网的顾客群体主要是哪些人?
汪建聪:拍鞋网的顾客是以学生和工薪阶层为主的大众消费群体,其中80%是男性。
记者:不少人把鞋类电商划分为京闽两派, 京派是指乐淘网、好乐买等总部在北京的电商,闽派主要是以拍鞋网和名鞋库为代表的福建电商。对这个南北之争,你怎么看?
汪建聪:从地域上看,鞋类电商确实主要聚集在这两个地方。两个地方应该说各有优势,北京聚集了很多高素质人才,更容易和资本市场进行对接;福建能够很好地整合供应链,这是电商很重要的部分。至于所谓的南北之争,我想我们很快会融合在一起。因为营销商多数在北京,而渠道商主要在福建,这二者没有办法分开,所以未来我们可能都在这两个地方设立分公司。
记者:目前,很多投资银行都倾向把大批资金投到电子商务上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也都加入到这个战场,它们有钱、有流量,是不是更容易成功?
汪建聪:我一直认为,进入一个自己不了解的行业一定会吃亏,所以我只做我擅长的事。在鞋类B2C领域,我们深耕多年,这边的鞋类企业都是跟着我们一点一点把鞋类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对产业链有很深入的理解,这是我们的优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大家都把钱投入鞋类B2C领域,说明我们当初选择进入鞋类B2C领域是正确的。有钱、有流量是不是更容易成功?现在还不好说。我们一直都没有花太多的钱在广告上,仍然做到这个成绩。在同等条件下,我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
记者:现在的电子商务,特别是鞋类电子商务很火,但也有很多人认为电商的冬天会提前到来,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汪建聪:电商很火,从表面看是由于资本市场的推动,更深层次来讲,我认为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电商的寒冬提前到来,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泡沫早点破灭,更有利于那种已经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的公司。我们相信在市场上留下的都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
记者:在鞋类B2C领域,很多企业已经拿到了投资,你如何赶超它们?
汪建聪:首先,我必须强调,中国的鞋类消费市场非常广大, 非一家企业能够独占。 目前我们竞争对手所取得的市场份额, 相较于市场规模仍十分渺小,与我们的差距也不大。 目前,我们竞争对手所得到的巨额投资,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竞争优势。
记者:拍鞋网有融资计划吗?如果获得融资,拍鞋网是否会大量投入广告?
汪建聪:目前拍鞋网已经同多家风险投资机构接触了。因为我们的受众群体定位、仓储物流模式、未来的营销模式和其他企业不一样,所以不少VC对我们很有兴趣。至于后期营销推广方式,由于我们的受众群体是以学生和工薪阶层为主的大众消费群体,所以我们的广告投放会比较精准,转化率也相对更高。
记者:拍鞋网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有没有开拓移动市场的计划?
汪建聪:在我们的消费群体中,学生是最多的。学生玩手机时间很长,再加上移动营销的成本也不高,所以我们很重视移动市场的开拓。目前,拍鞋网的手机网站已经上线了。对移动互联网进行有效挖掘,是我们接下来很重要的事情。
记者:目前,好乐买、乐淘网都自建仓库,拍鞋网有没有这个打算?
汪建聪:拍鞋网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最后被否决了,短期内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公司周围有超过2000个鞋类品牌,如果要全部购买,没有哪个电商能够全吃下。所以我们利用跟这些品牌商的深度渠道关系,利用API同各个供应商进行仓储系统对接,系统对接好后,整个晋江都是我们的仓库。目前在线销售的产品中,拍鞋网的产品款式比竞争对手多很多。
记者:目前,大部分鞋类B2C都主营运动鞋或男鞋,大家为什么不卖女鞋呢?女鞋市场应该更大才对。
汪建聪:现在我们的男性消费群体居多。运动鞋容易合脚,且消费周期短。我们的顾客主要是学生,他们爱运动,天天打篮球,所以通常2~3个月就会穿坏掉鞋子,重复购买率会比较高,而且运动鞋一年四季都可以穿。其实我们也在卖女鞋,不过目前主营产品还是运动鞋。未来三年内,我们主营产品还将是运动鞋、休闲鞋、商务休闲鞋、皮鞋。当然,随着我们的消费群体不断成长,拍鞋网会一直有适合他们的产品。拍鞋网不会横向发展,我们会纵向延伸,在鞋类领域精耕细作。
记者:有人认为,在鞋类B2C领域,谁先把营业额做到10亿元,谁就是老大。你怎么看?
汪建聪:10亿元的鞋类市场规模并不大。再过几年,我们还会觉得这个数字更小。在这个市场,即便你现在处于领先地位,也不能算是老大,我们应该计算,这些成绩是花了多少成本做出来的。
记者:百丽投资20亿元进军鞋类B2C市场,对拍鞋网会不会产生影响?
汪建聪:百丽是国际品牌在中国的总代理商,受冲击的应该是定位在国际一线品牌的电商。拍鞋网产品结构以国内品牌为主,所以在渠道上并不冲突,对我们没什么影响。
记者:拍鞋网是否存在人才缺口?
汪建聪:拍鞋网目前的人员规模没有超过150人,主要是因为我们的IT系统非常完善。从订单流程处理到供应商API对接后的订单和库存信息同步,我们的很多流程都实现了自动化,现在我们的消费者从下单到仓库出货,只要6分钟时间。我们做了很多基础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我们还会不断扩充专业的客服人员以及技术人才等。
记者:你认为未来行业的竞争态势会是怎么样的?
汪建聪:目前,国内消费者在网上买鞋的比例还比较低。随着整个鞋子市场的规模不断增长,线上消费群体对线下消费群体的渗透度也会不断提高。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客户体验,才能把更多的线下消费者引导到线上来购买。我们应该携手把线上的销售量做大,这样才可以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