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地理,必须培养的十种能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w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因此,地理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 地理读图识图能力
   地理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借助地图可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因此对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就至关重要。学习地理必须按照左图右书,图文对照的原则,将书上的文字内容,一一落实到地图上,不要去死记硬背,而要经常读图、用图,增强空间概念,将一幅幅形象、具体的图像印在脑子里。不仅如此,还要经常联系它所在的更大范围的地图进行记忆,久而久之在大脑中就形成了有关世界或某一区域的大体形象。这样既克服了死记硬背,提高了记忆效率,又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学起来不感到乏味。
   二、地理观察能力
   地理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考察和研究,其形式主要有对各种地理现象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各种地图、图解、照片、图表及录像、幻灯、电影等的观察。认识始于观察,观察是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基础。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地理教学为培养观察能力提供了广阔天地,养成多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多让学生观察,使学生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和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他们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如利用Flash制作的“火山喷发过程示意图”,让学生观察“火山通道”的形成和喷发出的物质等等,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一个地区地理特征的形成,是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有其主导因素,但往往都是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如某一河流可以是雨水补给为主,但往往在不同河段、不同季节,还伴有其他类型的补给;某地气候的形成除太阳辐射是最基本的因素外,还受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要学好地理,必须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地理归纳能力
   区域地理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城市、工业、农业、人口等方面;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可归纳为三大类: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归纳总结,可以从一个问题的解决扩大到对一类问题的解决,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形成新事物新形象的能力。想象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源泉。在地理教学中,经常运用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等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地理图像、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想象活动,充分理解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逻辑联系,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复习区域图时与气候、地形、人口、交通、城市等分布图进行叠加,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增强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六、地理计算能力
   地理计算能力是地理学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高考地理要考查的基本技能之一,地理数据可以反映各种地理要素的状态、特征、演变规律和分布特点。运用学过的规律、原理,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各种地理数据,是学习地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运算的过程也是对地理知识,地理原理掌握和应用的过程。主要有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区时、环境度量、等值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的计算或推算。
   七、地理记忆能力
   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新旧地理知识间的联系,地理知识与其他知识间的联系,地理现象与原因间的联系等,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对机械记忆的地名、地理术语、物产、地理数据等,尽可能赋予一定的意义。如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分布犹如一个正立的“品”字,还可以运用地理谜语、诗歌、假设旅行等方法进行强化记忆,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八、地理比较能力
   地理学科的内容决定了比较法更显得特别重要。如学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时,既不能把所有的地理事物搬到眼前,又不可能都去观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最好是把这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和另一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这样有助于学生获得新的地理概念。
   九、正确的地理观念能力
   只有全体学生都树立健全的地理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地理行为习惯,地理教学才算是全面完成了教学任务,才算是成功的地理教学。当前地理教学要着重培养下列地理观念:
   1.整体观念: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地理环境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该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应变化。如在大江大河上游修建大坝,会影响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气温等要素,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
   2.人口观念:正确认识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均资源观念,从小养成俭朴、节约的良好习惯等。
   3.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人口、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之家等可持续发展观念。
   十、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对某一问题持不同意见,精心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使他们在倾听不同意见中集思广益,在透析不同的思维方法中相互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地理概念材料的描述要运用形象思维;地理概念、地理判断、地理推理等多种材料的阐述,要运用逻辑思维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属性,在上述不同思维形态中做出正确选择,以便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作用与功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训练。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和实施,中学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些地理能力。
其他文献
少数民族干部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方针和政策,也是一项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根本意义不仅在于为其提供了视角和论域。而且在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理论前提之所在。简而言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科学无神论教育早已引起多方关注。科学认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教问题,正确分析有神论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产生影响的原因,全面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
领导干部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所持有的尺度和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偏好、行为倾向。领导干部因在社会结构中处于重要位置,其价值取向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应有物质、技术层面,还应有精神、价值层面。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
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面临着诸多文化困境:中国传统文化的阻断;西方文化的侵蚀;大众文化的曲解以及网络文化的冲击
艺术作品宛如一件瑰宝,其美轮美奂自不必说,但如果作为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作品,教师面对一幅优秀的作品,则往往从作品的构思、构图、造型、笔触、肌理、色调、色彩、创作背景、作品营造的意境,是否传神……诸多方面给学生去分析评价。作品的构图造型等一般讲起来学生容易理解。但若说到作品的意境和神韵的时候,这些抽象的东西学生们往往不易接受。那么作为美术教师如何能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欣赏作品“灵魂”呢?这就要从作品的
摘要:目前,我国模具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模具实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增。一方面是各地高职院校大量开设模具专业,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社会要就业,另一方面是社会上模具企业招不到他们需要的、合适的、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实用型的模具人才。这一矛盾就对我们高职模具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挑战,高职院校在模具专业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适应性的改革,提出了“三、二、三”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高职;模具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