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开放大学办学系统成人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型大学,开放大学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前,江苏开放大学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型的关键期,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江苏开放大学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文化因素已经逐步成为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要素。本文以成人学生社团建设为切入口,对社团现状、运作模式及困难等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 成人学生 社团工作 思考
  2013年1月28日江苏开放大学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踏上了新的征途。目前,江苏开放大学系统主要有高职教育(面向初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开放教育(面向社会各行各业的学历教育)和社区教育(主要面向社区居民和各级各类社区培训)三类教育。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凝聚学生思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社团建设在江苏开放大学办学系统中的高职教育层面做得比较好,但在成人学生中可能还处于摸索阶段。
  一、组建成人学生社团的意义
  (一)上级领导的要求。
  江苏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彭坤明教授在2013年3月召开的一次全省办学系统会议上曾明确提出:各个基层学校要把“在开放态势下,如何重视和加强开放大学学生思想工作”作为一个课题进行重点研究,并再三强调:重视和加强开放大学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一所新型大学的重要职能,特别是如何为学生服务好(这种服务不仅是教学服务,更多的是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因为开放大学的学生同样需要情感的归属、大学文化的熏陶,江苏开放大学不是一所技术大学,不是一台电脑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大学,而是一个人文大学。所以各个县级开放大学要为成人学员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更新教学教育观念、尽可能创设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心智探索世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013年12月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了12个市级和50个县市级开放大学的建设方案。2014年10月23日,武进开放大学正式挂牌,学校现有各类成人学生(含奥鹏教育、开放本专科学生)2700多人。
  近几年,随着社会上私企的增多(他们对人才的要求重在技能资格证书)、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学历越来越高,学历不达标人员越来越少(在这些学历不达标的人员中,除年龄原因外,能主动参与学历提升的人更少),再加上各个本科院校网络学院和成人学院招生的不规范、管理的不规范、考试的不规范而形成的全社会恶意竞争等不利因素,导致我校开放教育的成人招生越来越困难。
  如何在激烈的成人教育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摆在许多基层开放大学领导面前的一件头疼事、烦心事。在教育质量和教学环境条件都差不多的前提下,比服务内容和项目、比文化软实力是基层开放大学学生工作的一种有效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幸福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成人学员的社团建设可以成为县级开放大学成人学生工作的一个抓手、一种办学特色,可以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更好地体现县级开放大学密切联系地方、满足各种层次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
  (三)成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学生社团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生专业实习、技能训练、素质拓展、心理相容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广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举办的各种活动,不仅能提高个人专业水平,而且对学生创造性培养、人格完善、潜力挖掘、自我认识发展及综合能力提高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大家都意识到社团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基层开放大学,能组织成人学员参与社团活动的很少。学校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组织成人学员进行日常学习中,把学员能顺利毕业作为开放教育的唯一考核目标,对于学員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几乎没有任何支持。
  二、初探成人学生社团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成人学生社团工作,武进开放大学成立了一个课题组。自2015年3月组建以来,课题组围绕成人社团建设首先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在150个学员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形成了近4000字的调研报告。为了更多地掌握第一手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资料,课题组曾多次深入一线,与学校负责成人学员管理的各位辅导员促膝谈心,请他们围绕学员的心理特点、开展社团活动存在的困难和设想等发表一些建议;与成人学员代表座谈,倾听他们的心声;走访其他高校,咨询他们的做法。课题组人员不断向书本学习,了解理论前沿的信息。
  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学校决定由课题组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举全校之力开展乒乓球比赛,想通过比赛成立成人学生社团,提高大家加入社团的兴趣。学校在2015年11月29日上午举办了首届开放和奥鹏学员乒乓球比赛活动,有41名学员参加了男、女单打比赛。这项活动得到了广泛认可。在成功开展乒乓球社团活动的基础上,课题组考虑到开放、奥鹏学员的年龄多数是30岁左右,决定成立学校亲子俱乐部。在全日制毕业生盛小娥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在2016年4月10日与蒙台梭利早教中心合作,成功举办了亲子运动会,有60个家庭报名参加,依据年龄分成4个组别,同样是好评如潮。
  三、开展成人学生社团的困难
  (一)时间问题。
  现在参加开放教育和奥鹏学习的学员都比较年轻,年龄普遍在25~35岁,40岁以上的人员比较少。他(她)们绝大多数已经成家,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读书。为了完成学业,多数学员授课时要把孩子一起带过来,非常不容易。另外有些学员在私企工作,时间比较长,周六上班是普遍现象,当单位比较忙时,晚上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因此来校上课或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很难保证,以工作为重、以事业为重、以家庭为重已成为很多参与学历提升或专业进修学员面临的两难选择。   (二)费用问题。
  开展社团活动肯定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如奖品、裁判员或社团指导老师等。如果让学员自己上交,可能参与的人更少。为了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课题组尝试开展的两个社团活动的经费主要是社会赞助和学校行政支持。
  (三)组织问题。
  通过一系列调研,课题组得出这样一个信息:大多数成人学员认为有必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感兴趣的社团是社会实践类,而对科学技术类、体育竞技类、爱心公益类的兴趣不是很高。绝大多数学员都希望把活动放在节假日,但不能频繁,以一学期两次为好。希望以现场活动为主要参与方式,活动地点希望选择在校外。当然,调研中,部分学员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我们参加开放教育主要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获得书面知识,对其他活动不感兴趣。
  四、几点思考
  (一)县级开放大学成人学员社团的实际运作有一定难度。
  由于广大学员是成人学生,并且已有工作,但是他们工作的地点、时间并不一样,有的在中心城区,有的在农村,有的工作时间是三班倒,有的是朝九晚五,因此成立社团后,会议安排、出勤的统计、组员与组员之間的沟通等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很难达到统一管理,共同开展活动。另外,成人学员除了周末很少有空闲时间,但是周末又要参加开放或者奥鹏的面授课程或受到家庭事务的干扰,因此很难腾出时间参与社团活动,尤其那些有小孩的学员,参与社团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二)县级开放大学成人学员社团项目的开展相对比较单一。
  由于成人学员大多已经工作,谋生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再加上家庭责任,因此,开展社团活动的时候,选择面相对比较狭窄,最好是亲子类活动或相对准备时间不是太复杂,而且经费不要太多的项目(因为年轻人工资待遇不是很高,还要养家,学历提升需要一定的费用),否则参与的人更少。
  (三)县级开放大学社团活动的安排一定要统筹兼顾,要有亮点和吸引力。
  开放学员们没有共同的空闲时间,因此学校也好,社长或者指导老师也好,一定要灵活统筹地安排活动开展时间。对社团活动的参与和出勤人员不做硬性规定,但要做出勤统计,这样对成人学员就不会有太多实际限制,给他们一定空间。对那些积极参与活动者、出勤率高者,可以给予一定奖励,如评选“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等,也可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的重要依据等。
  另外,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一定要预先制订出比较翔实的方案,提前在QQ群或其他新媒体前公布,与活动相关的各类信息要及时在活动群中分享,让没有参加的人感受到这个社团的正能量,让他们觉得没有参与本次活动很可惜,提高社团活动的人气和魅力。
  (四)县级开放大学要从政策层面支持和鼓励成人学员参与社团活动。
  尽管大多数成人学员对参与社团有兴趣,但前提肯定是这个社团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有参与的意义,不然他们不会利用自己本来就很难得的周末出来活动。因此,要想吸引这些成人学员,除了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付出很多努力外,学校首先要出台相应政策进行鼓励,因为这些学员参与社团活动可以扩大学校影响和办学声誉,是提高学校美誉度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上培训机构较多、竞争较激烈的背景下,对一位老师的认可、对一个活动的认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学校工作的认可。其次学校要为成人学员社团活动的开展尽可能提供场所、环境、经费、指导人员等的支持,为社团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良生.建设江苏开放大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8.
  [2]杜杰.成人教育培训中的不理因素与改进措施[J].职教通讯,2014(14):14-15.
  本文是江苏开放大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立项课题“县级开放大学社团机制的实践研究——以武进开放大学为例”,项目编号:14SEW--Y--025。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我们除了在课堂之外多了一些时髦的词汇“自主、合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探究”等以外,在课堂上少有作为,仍然沿用着老方法“满堂灌”。这种低效的课堂也许有学生的责任,但老师的责任更大一些。消除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的弊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将教學目标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帮助他们在自
摘 要: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及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图标是一种介于实物图像与抽象符号之间的标志性符号,它比图像抽象,比象形文字形象。教师可以运用图标,为幼儿架起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桥梁。本文从运用图标帮助幼儿区分区域活动场地,运用图标帮助幼儿明确区域活动规则,运用图标帮助幼儿丰富区域内涵,运用图标引导幼儿有序摆放材料四方面進行阐述。  关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旨在构建“学为中心,互动共享”的课堂教学特色。下面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确定位置》为例,谈谈对建构“学为中心,互动共享”中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初步实践与体会。  一、新旧联系,引导学生充分感受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
摘 要: 对中专护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显示,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了解非常有限,仍然停留在学习策略使用的认知初级阶段。中专护生使用学习策略意识有待增强,通过SBI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策略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学习策略培训的重点是介绍和引进适合学生学情的策略,即直接策略中的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目标使学生意识到如何学习才最有效,并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关键词: 学习策略 中专生 SBI教学法  对于学习
他是用轮椅承载着生命之躯的作家,在精神“上帝”——地坛的引领下,战胜了死神,超越了自我,因此,他虽然注定了不能像余秋雨那样进行“文化苦旅”,不能像周涛那样“旅牧长城”,更不能像马丽华那般“西行阿里”,但他可以“躺在轮椅上望着窗外的屋角,少一些流浪而多一些静思,少一些宣谕而多一些自语”。  在当今浮躁而功利的社會大背景下,需要史铁生这样的作家和作品做我们精神的引领者,需要他和他的作品为脆弱的学生疗伤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在课堂教学之中落实新课改理念,我认为“预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是通过日
摘 要: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作用不可忽视,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译学的影响下,译者一直处于“隐身”的地位。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当代翻译理论将译者从幕后推向了幕前。本文从阐释学的观点出发,探究其对译者地位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 译者地位 阐释学 主体性  1.引言  翻译作为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一项重要的交际活动,译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的教学理念。每一种理念对于师生都产生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高中师生从化学知识背诵及记忆逐渐转移到了理解,对于可以迁移的中心知识进行了深层次理解。  关键词: 高中化学 知识理解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一)理解是化学的教学目标  在《多元智能》一书中,加德纳提出这样的观点:“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真正理解能力并可以学以致用的人才。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是说舜所制音乐的美妙:箫韵之曲连续演奏,凤凰随着乐声翩翩起舞,曲与舞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显耀天地。学生们写出好的作文,极尽才思、泼墨挥散,就仿佛是“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音乐演奏,读者阅读时,仿佛是在聆听一场动人心腑、响彻天地的音乐表演。怎样的演奏才会达到“箫韵九成,有凤来仪”的境界呢?作文的书写怎样才可以像《韶》乐演奏一般,有凤凰翩翩起舞,自始至终捕捉所有阅者的眼呢?一篇作
摘 要: 读书要做标记,学生要学会利用恰当的符号做批注。以《李时珍夜宿古寺》为例,在学习批注的起步阶段,教师不仅要通过具体细致的指导,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批注符号,还要教会学生巧借批注这一手段,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实例 教学方法  批注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常见的学习方式,即学生进行自我阅读,自己注解,自我圈评;有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学生通过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留下